父母吵架、冷戰,是怎樣一步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



重要的不是衝突,而是解決衝突的方式。冷戰只是掩蓋衝突,並沒有解決衝突。


夫妻之間的吵架,冷戰,對孩子來說,那不是吵架和冷戰,那是一次次凌遲。

我爸媽幾天吵一次。讓我也對結婚很抗拒。因為我覺得我爸媽的婚姻很失敗,且很不幸福。於是在他們某次吵架時,我會故意的對我爸媽說。“如果以後我永遠不結婚,一定是因為你們”,我不知道他們什麼心情,反正我有種報復的快感和一絲絲難過,我也不想啊,可就是因為他們。我自卑,內心陰暗,有社交恐懼症,害怕吵架。無論怎麼改變,都刻在我的骨子裡。



小時候父母爭吵畫面還記得,導致現如今的缺乏信任感、安全感,心智不成熟時期甚至想過以自殺結束。我現在雖然名校畢業,可對未來是悲觀的,幸福的生活離我很遠,我不配得到。



我爸媽從我小的時候就爭吵不斷,小的時候,我媽經常拉著我的手,要帶我離家出走。在我不聽她的話的時候,她就會把我和毛絨玩具一起推到門外,說不要我了。每次吵架都說要離婚,那個時候我幾乎是以期盼的心態希望他們離婚,結果呢,一切如常。有一度我是天天發脾氣,摔書本,找事,其實自己也不想,後來才知道,那是一種心理暗示,只要我鬧起來,他們就無暇吵架,所以我只能日復一日的吵鬧。


從我記事起,他們幾乎天天吵架,有時候還拉上我來評理,小時候我最盼望的事就是他們會對我說:我們離婚了!可是沒有,他們說是為了我好,想要給我一個完整的家,直到我初中畢業,終於等來了這一天,普天同慶,一切都結束了,我沒有一天不在盼望著自己長大,能夠離開這個家,去一個沒有煩惱的地方,開始我的新生活。可我現在30多了,依舊沒有找到這樣的地方。


父母吵架、冷戰,是怎樣一步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


當看到這一個個自白,作為父母,是不是在想,有這麼嚴重,我們以後再也不吵架了。有些父母會說,我們不吵,就是冷處理,請別以為小孩什麼都不懂,孩子對父母的關係的敏感度遠超過你的想象,即使一個2歲的孩子,也能感知到父母情緒的變化。


父母吵架、冷戰對孩子人格心理的影響:


父母吵架,孩子會不安,會恐慌,擔心父母會不會因此離婚。也有的孩子內心會希望父母離婚來結束這一切,但他不會說出來,孩子夾在父母兩方,被迫和父母的一方共同對抗另一方,殊不知,這是在活生生的分裂孩子的人格。


孩子的認知還不成熟,他會在心裡認為父母吵架是自己的錯,因為自己不夠好的原因,他們需要為父母的衝突負責,內心產生愧疚感,無力感。


還有,孩子可能變的很膽小,因為害怕父母的衝突行為會傷到自己,會喪失安全感,變得多疑,不合群,自卑,不知所措。


這樣的環境下,會造就孩子自卑,感情淡漠,沒有安全感的人格心理。


父母吵架、冷戰,是怎樣一步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


父母吵架、冷戰對孩子婚姻擇偶的影響:


孩子會在原生家庭裡潛意識裡複製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內心深處對家庭的記憶,會在成人後自己組建的家庭中,無形中掌控著自己的家庭朝著不良夫妻關係的方向發展,把夫妻互動模式“改造“成符合自己內心深處熟悉的原生家庭互動模式,認為吵架冷戰才是正常態。


父母吵架、冷戰,是怎樣一步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

父母要學會積極的溝通,給孩子以正確的示範。

如果夫妻有爭執,在孩子面前討論時,是用一種平靜地處理衝突、訴說自己的看法,同時聆聽對方的看法、肯定對方看法中自己認同的部分、願意共同謀取雙方可以接受的方案、和平地解決衝突,孩子不僅不會因為父母之間有衝突而懼怕,反而會明白衝突是可以解決的,會學習到有效的溝通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態度,懂得當有衝突出現時可以如何處理。

如果爭執變得激烈,但兩人仍然能夠堅持上述的態度,並且事後為自己的情緒而向對方道歉,孩子也會受益,因為他們會懂得:

衝動的情緒表達方式是不對的,是需要為它負責的。比如,我們需要向別人因為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傷害而道歉。另外,激烈的衝突是可以面對的,無需懼怕。

這樣,孩子便獲得了更寶貴的溝通經驗。

父母之間發生建設性的衝突是為了明確邊界,釋放情緒,解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可以通過輕度或中度的含有妥協以及相互支持的衝突而獲得成長。


重要的不是問題,而是解決問題的方式,衝突是肯定存在的,重要的是我們怎麼理解衝突和解決衝突。父母怎麼處理自己的衝突,才是孩子人際關係以及婚姻的真正的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