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買一顆車釐子好嗎”?媽媽自認聰明的回答,卻耽誤孩子一生

蘭蘭今年3歲了,這天她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購物,當看到水果攤上紅豔豔的車釐子時,蘭蘭非常的好奇,因為沒有吃過而想要嘗試一下。

“媽媽買一顆車釐子好嗎”?媽媽自認聰明的回答,卻耽誤孩子一生

但她又害怕媽媽拒絕她,於是便十分小心翼翼的說道:"媽媽,買一顆車釐子好嗎?"看著孩子渴望的目光,寶媽也有些動搖,但當她看到車釐子的價格竟然是90元一斤時,立刻就不再猶豫。

寶媽想了想說道:"那不是水果,不是甜的,特別辣,小孩子不能吃。"寶媽本來是想著等到以後車釐子的價格便宜了再給孩子買,並自認為這是聰明的回答。而蘭蘭雖然有些不高興,但還是相信了媽媽的話。

“媽媽買一顆車釐子好嗎”?媽媽自認聰明的回答,卻耽誤孩子一生

然而幾天後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蘭蘭所在的幼兒園這天發的水果就是車釐子,當蘭蘭看到其他小朋友要吃時急忙伸手阻攔,大聲喊著:"不能吃,那是辣的,小孩子不能吃!"

結果其他小朋友聽了立刻嘲笑蘭蘭沒見識,連車釐子都沒吃過,蘭蘭覺得自己非常委屈,小心翼翼的嚐了一顆車釐子,結果發現真的是甜的,一時間她對媽媽萬分失望,從此之後再也不相信媽媽的話了。

“媽媽買一顆車釐子好嗎”?媽媽自認聰明的回答,卻耽誤孩子一生

有些家長總是覺得孩子不懂事,於是便找一些藉口哄騙孩子,還自以為自己的做法非常聰明,實際上,父母的哄騙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還會耽誤孩子的一生

那麼,父母哄騙孩子會造成哪些危害呢?

“媽媽買一顆車釐子好嗎”?媽媽自認聰明的回答,卻耽誤孩子一生

1、

導致孩子對父母不信任

就如同上文一樣,寶媽自以為自己哄騙了孩子,可是孩子知道真相後心中十分失望,再也不敢相信媽媽的話了,孩子的內心十分脆弱,他們的是非觀還沒有成型,當他們覺得自己被最親近的人哄騙後,就會覺得很受傷,也會十分的委屈,之後對親人再也不敢相信。而且日後這種不信任還有可能轉移到其他人的身上去,就連最親密的人他們也會有所懷疑,很難找到可以交心的朋友。

“媽媽買一顆車釐子好嗎”?媽媽自認聰明的回答,卻耽誤孩子一生

2、 孩子會模仿哄騙行為

當孩子看慣了父母經常哄騙自己之後,最初可能會對父母產生不滿,時間久了他們會覺得所有人都是這樣做的,而且孩子經常會模仿父母的言行,他們見慣了父母的哄騙,自己以後也會學會這種壞習慣,甚至還會用這種壞習慣來哄騙其他人,輕則滿口謊言,重則還會犯下大錯,父母無意間的行為就會對孩子造成終身影響,如果讓孩子學會如何哄騙其他人,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等到父母察覺孩子出現狀況也已經為時已晚很難改變了。

“媽媽買一顆車釐子好嗎”?媽媽自認聰明的回答,卻耽誤孩子一生

3、 阻礙親子間的溝通

孩子從小到大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因為他們年齡小見識有限,所以很多時候都需要父母的引導和幫助。假如在生活中孩子對父母十分信任,自然會將自己心裡的話全部說給父母聽,請父母幫忙,但假如孩子已經不再信任父母,並意識到父母經常哄騙自己,那麼孩子就不會再和父母溝通交流,就算父母給出意見他們也不會再去信任。這不僅會阻礙親子間的溝通,還有可能讓孩子受到重大傷害。

“媽媽買一顆車釐子好嗎”?媽媽自認聰明的回答,卻耽誤孩子一生

4、 影響父母的威信

雖然說在很多時候孩子和父母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但實際上父母們仍舊需要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這種威信有助於幫助家長教育孩子,同時也會對孩子起到震懾的作用,雖然說並不是想要孩子害怕父母,但尊重卻是必須的。然而當孩子揭穿了父母的哄騙謊言之後,父母便沒辦法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甚至還會不再尊重父母,這樣一來孩子的教育就成了大問題。

“媽媽買一顆車釐子好嗎”?媽媽自認聰明的回答,卻耽誤孩子一生

所以說,父母不要覺得自己比孩子聰明就去哄騙他,這會讓孩子和父母之間出現很大的問題,就算有時候父母沒辦法滿足孩子的要求,也可以和孩子進行溝通和協商,讓他們明白父母的為難之處,不管怎麼處理都比哄騙孩子效果更好。

日常分享育兒身邊事,瞭解更多的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 ,為您答疑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