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瘋狂“撒幣”,有人還在坐以待斃?

最近,有張圖在朋友圈刷屏。


說的是,美國2萬億刺激政策正式通過,開啟無節制“撒幣”模式。


全球瘋狂“撒幣”,有人還在坐以待斃?


自疫情蔓延以來,全球都開始大規模放水。


中國也不例外,更大的寬鬆,很快就要來臨。


大水來了,很多人對此依然毫無察覺,或者即使知道,也感覺跟自己沒啥關係。


我覺得,這其實是一種“坐以待斃”的心態。


1


為了對沖疫情負面影響,全球都在瘋狂“撒幣”。


美國最為典型,放水放到利率為0,而且宣佈無限制印錢,要多少就印多少。


而其他國家,也紛紛出臺超寬鬆政策,力度都遠超08年。


全球瘋狂“撒幣”,有人還在坐以待斃?


中國呢?可想而知,政策力度100%會強過當年。


08年國內4萬億,已經佔到了GDP的12%,而今年會佔到多少?


我不敢估計,相信聰明的人應該都懂。


曾經有人算過一筆賬,治癒一個新冠患者,大約需要花費多少錢?


答案是至少112萬,數據源來自於武漢人民醫院醫生,當然這條微博已經被刪除。


全球瘋狂“撒幣”,有人還在坐以待斃?


現在國內疫情已經基本好轉,有這麼多患者被治癒,當然是好事,但這背後都是國家財政掏錢。


可想而知,今年國內財政支出,可能會比想象要大出很多,大家可以想想,錢要拿什麼來還?


更難的是,為了刺激經濟,入不敷出的局面可能還會繼續。


花錢和放水不會停止,財政貨幣也都會進一步加碼。


上週五,政治局會議召開,其中明確提到:


要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


簡單來說,就是高層允許地方政府,多花錢多欠錢,並且降低市場利率,讓錢更加便宜。


預計新老基建進度會加快,今年LPR利率降低,也是指日可待。


還有個意思的信號是,這次的政治局會議,再一次沒有提到房地產。


2


我發現,文字,能影響人們的心理。


同一件事,用不同文字描述,會帶來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比如,貨幣寬鬆,如果叫它放水印錢,那麼,大家心裡,肯定沒啥感覺。


但,如果要說它是搶錢和收割,很多人內心就會開始焦慮。


有人做過測算,1980年1萬元相當於現在255萬,1998年1萬元相當於現在16萬,2008年1萬元相當於現在3.5萬元。


全球瘋狂“撒幣”,有人還在坐以待斃?


可能數據不一定準確,但大家應該能感同身受。不信你拿100塊去一趟超市,看到底能買到些什麼?


要知道,通貨膨脹,其實從來就沒有停止,錢貶值也從來沒有消失。


只不過,有些人已經看見,並做出行動,而有的人選擇無視,繼續裝睡。


遺憾的是,你永遠也叫不醒裝睡的人。


在我看來,放水,就等同於收割。


因為任何事情都有代價,印錢本質上是向未來借錢,借了錢就得還,關鍵是誰來還?拿什麼來還?


有句話最近很出名,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在大時代背景下,普通人能做的選擇,其實相當有限,對待趨勢,只有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惜一切代價XXX的字眼,已經成為高層執政時的口頭禪。


全球瘋狂“撒幣”,有人還在坐以待斃?


乍一聽,總是熱血激昂,感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危難時機,就需要有這樣的魄力。


但現實的殘酷是,有時候,領導說不惜一切代價,而你往往就是那個代價。


判斷自己是不是代價的依據很簡單,就看:


自己是因此變得更窮,還是相對過去或他人變得更富即可。


口號可以唬人,結果不會騙人。


3


最後,我想說,很多人賺不到大錢,是因為他認為絕大部分事情都與他無關,自己只是這個時代的看客而已。


看不懂時代,看低了自己,所以註定和錢無緣。


舉個例子,當你看到物價上漲,經濟可能下滑,疫情繼續蔓延,全球都在放水,你會想到什麼?


全球瘋狂“撒幣”,有人還在坐以待斃?


99%的人們,第一想法是,抱怨。


抱怨現在經濟不好,物價漲得太快,希望政府趕緊解決,似乎這事與他們距離很遠沒啥關係,平時該咋咋樣,頂多日常消費時,注意下錢包。


而另外1%的人,他們會多思考一步,為什麼會發生這一切?我該怎麼從中獲得回報?


於是在省吃儉用的同時,走上負債買房的道路,逼自己在核心城市一年買一套。


所以看到沒?


對同樣一件事,不同的認知,會導致不同的行動,從而造成命運的不同。


如果你總覺得,國家各種印錢和物價上漲與你沒關,那麼對不起,活該你就是被“bō xuē”的命。


聰明的人,一定是看到趨勢的同時,學會順勢而為,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決定。


全球瘋狂“撒幣”,有人還在坐以待斃?


因為既然國家會放水,那麼負債肯定也會貶值,想要對沖通脹,負債買好資產就是最好的策略之一。


大家都知道,國家要繼續搞基建要放水,你的態度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是想著怎麼賭國運分享蛋糕?


是坐以待斃,還是拼力一博?要做一個看客,還是要做一個參與者?


做看客最安全也最平庸,當參與者有風險但也會精彩。


人各有命,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活法,不過我想說:


如果你對自己的定位只是觀眾,就別嫉妒在臺上的人,能體驗到的一切。


更多房產樓市資訊,歡迎關注“熊大說深房”,每週都會更新有關深圳樓市投資原創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