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撒幣”東北,會成為下一個毛振華嗎?

劉強東“撒幣”東北,會成為下一個毛振華嗎?

最近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在“撒幣”,唯獨劉強東“撒幣”別出心裁,連日來的輿論轟炸讓東北這個“共和國長子”陷入了無窮質疑,但劉強東卻選擇逆勢而上,不僅砸錢200億,還號召人們支持東北。

劉強東性格里有一種倔性,京東虧了那麼多年,他沒覺得有問題,做物流要養那麼多人,他也沒覺得有問題,娶90後章澤天,他還是沒覺得有問題,他總是和主流不一樣,這次他又這樣做了,難道倔脾氣又犯了?

當然,劉強東畢竟是老道的商人,固然懂得商人的本質是獲取利潤,邵逸夫就從來不做虧錢電影。即使做慈善,投入必然要有產出,即使沒有現金收入,也應該有名譽上的光環,難道劉強東貪圖這點名譽?

誰也不知道劉強東葫蘆裡買了什麼藥?一切似乎還得從東北的電商說起。

東北電商,錯過了整整一個時代

說到東北經濟,人們首先想到重工業、農產品,甚至喊麥,但似乎沒有提到東北電商。劉強東與東北的聯繫也全繫於這一詞上。

在百度上搜東北電商相關內容,有時候,你會搜到一些令人咂舌的內容。

網上就流傳著一種說法,即電商是東北經濟衰弱的原因之一,不乏有激進者認為東北應該屏蔽電商。

比如有人在天涯上發帖稱“東北電商公司本來就少,東北人網購會把東北的資本源源不斷的輸往南方,結果造成東北越來越窮,企業倒閉,商業街空置,就業率斷崖下跌,人口外流……”

這也許只是極個別人的極端言論,但另一方面,東北電商又是十足的弱者。兩者存在深層次的聯繫。

2012年到2013年,電商對實體企業的衝擊如日沖天,當時王健林和馬雲下了一個億的賭局,就賭10年後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會不會超50%。

電商最熱鬧的時候,東北人對網購卻相當冷漠,2013年天貓雙十一後,結果東北三省網購交易額排名全部位居十名開外,氣得《大連日報》說了句俏皮話,“東北人網上購物真的不夠‘豪爽’”。

何止不夠豪爽,簡直是吝嗇。4年後,2017年天貓雙十一各省銷售額排名上,遼寧排在18位,吉林排在22位,黑龍江排在25位,在全國31個省市中,幾乎都是墊底的。

2016年8月,東北天使會成立,有78個投資者。東北外來投資幾乎是鳳毛麟角,他們還敢形成組織,對東北算是真愛了。

不過,2016年11月,東北天使會副秘書長周倜說過一句話:“東北還在談‘傳統零售’受電商衝擊”的時候,電商已經快成明日黃花了。”這幾乎是東北電商的現實。

直到2016年的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中,才明確有積極推進落實“互聯網+”行動。劉強東這次去東北的講話也還是圍繞著“互聯網+”,這都是幾年前的老詞了,二三線城市都不說了。

滯後結果就是,全國已經有1000個淘寶村,東北只有5個。這是2016年11月,阿里公佈的數據。

2017年,吉林電商交易額是3300多億元,黑龍江2017年上半年的交易額是1081億,遼寧暫時還沒看到數據,而電商大省浙江2017年前三季度電商交易額就達到了8613億元,是東北一個省全年交易額的兩倍還要多。

東北是資源大省,農作物、特產等優勢都是獨步全國的,沒有發展電商,非常遺憾,說一千,道一萬,背後不乏東北人民有意無意的牴觸。

劉強東:你在南方,東北是我的

我們一方面說東北電商的落後,從另一個角度,這何嘗不是一種機遇呢?事實上,在全國電商市場幾近飽和的情況下,東北是一塊值得開發的處女地。

古人言,近水樓臺先得月。作為北方電商市場的老大,京東如果能把東北捏在手裡,對抗阿里自然能增勢不少。而遠在南方的阿里鞭長莫及,也給了京東施展身手的絕佳機會。所以,東北是京東大後方,戰略意義重大。

事實上,京東對東北市場一直非常上心。早在2011年,京東成立東北區。同年成立京東瀋陽研究院。京東在東北有一個“亞洲一號”的物流中心,也是東北最大的,在東北有400餘個自營自營配送點,東北77個地區可以實現“211限時達”。京東在東北的員工也有近萬人。

2017年8月,京東首家實體店在北京開業。9月,東北首家京東專賣店在瀋陽鐵西開業。然後再是南方城市。2018年,首家京東X無人超市落戶大連。劉強東一直重視東北,這是個基本事實。

對比阿里的態度,有瀋陽人在貼吧發帖說,天貓常年有個什麼十城五折天活動,一線加二線城市,北方只有北京天津,瀋陽青島大連都沒份,支付寶活動也基本上是南方先開始……(京東)各種活動也都想著瀋陽,冷鏈冰鮮也有瀋陽……

這基本也是事實,天貓很少在東北三省搞優惠活動,倒是京東每次都想到東北,僅去年就有兩次大規模優惠活動。2017年4月,東北區成立6週年,東北人享受專享價。2017年12月,京東超市“72小時城市促銷風暴”活動,瀋陽入選首批城市。

當然,京東在東北有個不小的挫折,2017年初的京東瀋陽研究院整體裁撤,當時員工有200個左右,在關閉之前2017年的開年大會上,劉強東才剛剛承諾過不開除任何兄弟。

想必當時京東也是混亂的,在決定之前,小道消息滿天飛,京東便派人去瀋陽闢謠,結果還是裁了。研究院也非常委屈,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控訴自己長期被邊緣化、工作強度是總部1.5倍、福利不及總部一半等等。

東北既然是互聯網荒漠,一個互聯網科技部門能撐這麼久,其實也不容易了。從投入產出比角度來看,不如說劉強東變得更現實了。

劉強東這200億的利與弊

這200億是京東三年投入東北的資本,至於怎麼花,是直接打在人家賬上,還是有目標得投入,這是成敗的關鍵。

1月15日,劉強東在和黑龍江領導談話時,劉強東說,更看重的是如何幫助當地特色農產品外銷,幫助東北的優質產品賣個好價錢。在與吉林的合作中,主要的點是“吉林省製造上京東”。也就是說,京東主要做的還是幫東北品牌走出去的工作。

東北優勢也在於此。比如東北的糧食。2017年,東北三省的糧食產量約為1.1億噸,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6。中國人吃飯繫於東北。這次京東和北大荒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後者每年的糧食產量在850萬噸水平以上。未來,京東可以在糧食等品類上獲得優勢。

京東耕耘六年的物流優勢也比較明顯。農作物交易成本的大頭在物流成本,而物流成本的降低在於物流效率的提升。目前,京東配送可以覆蓋東北的25000個行政村,京東在東北還有便利店1800餘家,近200家家電專賣店。這是其他電商所不具備的核心優勢。

當然,弊端也是比較明顯的。東北人才外流現象普遍,人才市場缺乏優質勞動力;東北人對電商的認知還處於初級階段,還需要長期培養;東北的營商環境比較落後,也需要長期改善。這些都是硬骨頭,需要京東去啃下。這是京東面臨的風險。

當然,另一方面,劉強東在東北拿到了一張貴賓席的票子。怎麼說呢?轟動全國的“毛振華控訴黑龍江亞布力管委會”事件發生後,東北在輿論上遭到鋪天蓋地的質疑與指責,而劉強東是第一個站出來力挺東北的領袖級民營企業家。在東北看來,劉強東其實是“救火隊員”的角色,東北肯定不希望看到劉強東成為下一個“毛振華”,這將對東北造成毀滅性打擊。

既然拿到貴賓席的票子,京東在東北自然能夠獲得更大的便利,也更能夠施展拳腳,而東北也自然會盡力配合,力求將京東的這200億投資打造成民營企業的投資樣板。

劉強東說,沒有東北就不會有國家初期的工業振興。今天他們有了困難,大家都應該過去幫一把,算是一種感恩吧。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心裡估計也是五味雜陳的。京東2017年前三季度盈利也就三十多億,200億可能是京東好幾年的利潤。東北是鬼門關,許勝不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