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我永遠不知道怎麼去成功

劉強東:我永遠不知道怎麼去成功

家庭背景


劉強東,1973年3月10日生江蘇宿遷宿豫區來龍鎮光明村一個海事家庭,家境貧寒,父母忙於出海,從小就把他放在農村奶奶家。父母以駛船為生,從小將他放在姥姥家,“姥姥不識字,從小到大一直都是自己做主”。但也正因為這樣,才練就了他超強的自學能力。

大學生兼職創業


雖然環境條件一般,但劉強東刻苦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異。

1992年,劉強東高中畢業於宿遷中學,他以高分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可是明明是理科很強,他卻陰差陽錯的報了社會學專業。

“我們家所有的親戚、朋友,還有全村的村民,大家兩分錢、五分錢,最多是給一塊錢,集資了500塊錢。全體村民把所有的雞蛋都拿出來送給我,76個雞蛋,就揹著它去了北京,那是我第一次到北京。所以到了學校之後,對於我來講

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生存,因為我也知道家裡面,還有村裡面再也不可能給我一分錢了,從此就要靠自己。”

“在那個年代,北京打工是很難的,幾乎很難找到打工的活。但是我沒辦法,所以就跟很多同學一樣去做家教,去學校食堂門口刷廣告,第一年相對來講雖然很辛苦,但是基本上能夠生存。”

回憶起大學時的經歷:室友追求了一個女孩,卻因為自己學的社會學專業不好找工作而被拒絕。

劉強東自我調侃著說:“當時給了我很大的刺激,我就想工作不好找沒關係,可是找不到女朋友很可怕呀!所以一定要學一個第二專業,而且一定要學一個在女孩子看來最高深莫測的專業。想了半天,那個年代最高深莫測的就是計算機專業,當時沒有計算機這個專業,怎麼辦?就自己買書,然後開始自學編程。”

為了學習編程,經常是在機房睡到早晨再去上課。學會編程的劉強東給老家的政府部門編了一套電力管理系統,給瀋陽的快餐店編了一套餐飲管理系統,賺了不少外快。

大三開始劉強東課餘時間更加賣力地做兼職、編程,很快,劉強東給自己買了“大哥大”,還花兩萬多元購置了“人大第一臺學生機”。

劉強東也順利地有了女朋友,但後來流傳較廣的分手原因是:女孩家裡不看好劉強東的創業前景。

“到大三的時候,我在想因為雖然打工賺很多錢,但只裝電腦,這不是一個事業,只是可以賺錢。在那個年代,經過詳細的分析,我覺得中國有十幾億人口,民以食為天,吃一定會成為未來20年整個中國不斷上升的一個行業,所以我說開一個餐廳,希望有一天能夠在中國開一萬家餐廳,像麥當勞、肯德基。然後就把打工幾年賺到的錢,揹著一大書包現金,那時候我沒有銀行卡,沒有在線支付,揹著一書包的錢去人民大學西門找了一個我最喜歡的餐廳,門口告示說餐廳轉讓。吃完飯我問老闆多少錢轉讓,老闆說24萬,我說下午過來找你,買你的餐廳。老闆一看就知道我是學生,我估計走的時候肯定說神經病。下午我去銀行把所有積蓄全部取出來,老闆在那兒都傻了,他說你不討價還價嗎?我說我喜歡的東西不需要討價還價。而且這是我事業的起點,我不是靠你這一家餐廳賺錢,這是一個種子,我把它做好以後要標準化,然後要連鎖化,所以我不在乎這一家餐廳貴一點少一點。老闆聽了以後說“你,有前途。”

“於是我把餐廳買了,前臺找了一個小姑娘在那兒收錢、點菜,那時候還看了很多管理的書,複印聯三聯,要對得起來,這樣後廚的菜和前面收錢的對得起來,然後把採購也定了很多規矩,所有員工工資翻倍,每個人送了一塊手錶。過去員工全部住在地下室,條件非常糟糕,不是人應該生活的那種條件,我把他們搬到六郎莊,租了三個院子,這樣能看到太陽,有暖氣、有空調,又建立了很多制度,我想員工一定對我非常好,剛開始員工對我也很好。但是過了三個月之後發現虧錢,不但自己拿不了幾個錢,發工資沒錢,結豆腐沒錢,買啤酒沒錢。那個時候我還在大四,還在上學,忙著畢業論文,所以沒有太多時間,每個月就去兩個小時。剛開始員工給我錢,後來就不斷問我要錢,到了半年多的時候,我的錢也沒有了,然後我就去調查發生什麼了,最後餐廳一個老人跟我說了一件事情,他說“小劉啊,你這樣開餐廳,永遠是虧的,你家都虧沒了。”我說為什麼?他說收錢的小姑娘和後面的大廚談上戀愛了,每天把餐廳收銀的複印聯一扔了,這錢不就不用交給我了嗎?這樣就查不出來。買菜的小夥子剛開始不斷地漲價,當年的牛肉,最早是8塊錢一斤,到6個月以後變成18塊錢一斤,他還不過癮,剛開始說6塊錢漲到8塊錢,8塊錢漲到10塊錢,漲到18塊錢的時候,他還要貪更多的錢,怎麼辦?買5斤說10斤,買10斤說20斤。那幾個餐廳的人天天在一塊,關係處的好,分一筆錢,所以沒人告訴我。餐廳吃飯喝酒一定要喝最好的酒,菜吃最好的菜,晚上我也不在,十點下班之後,每天晚上全體廚師、服務員要吃最好的,所以大概6個月時間,那個餐廳把我的錢就虧光了。”

“我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就跟員工開了一個會,把所有員工都多發了一個月工資,提前讓買菜的人貼告示,要求所有的供貨商,就是你供豆芽、豆腐、牛肉、啤酒的,必須來結賬,把所有供貨商的錢全部還完,每個員工發了一個月工資,然後跟員工開了最後一次會。我說這是我第一次創業,也曾經是我一個最大的夢想,我覺得我對你們非常好,但是你們做了什麼,你們很清楚,現在我也知道了,這是讓我最為傷心的地方,這個地方我再也不會回來了,我開完會就會走,餐廳留給你們,你們愛經營還是不經營,還是找個老闆,我不管,總之這個餐廳我也不會再賣給別人,我也懶得再賣給別人。因為在很年輕的時候是非常理想化,對這件事情覺得是很痛苦、很傷心,那種痛苦和傷心不是來自於金錢的損失,更多的是對人性的某種失望。就懷著這樣的心情就走了,再也沒有回去過。”

解讀:

生存的壓力,激勵他去兼職打工賺錢;(現實壓力)

對未來談戀愛及就業的憂慮,激勵他去學計算機編程,種下了做IT生意的種子;(不僅收穫了愛情,更意外收穫了第一桶金。也體現超強的自學能力)

因為偉大的創業夢想,想開一萬家像麥當勞一樣的餐廳,卻第一次正式創業失敗;(有偉大志向,跟馬雲一樣)

買餐廳24萬不還價,對餐廳員工福利及工資條件非常好,關店舉措,不同的境界、仁義的老闆;(思維層次高,與眾不同)

第二次創業

“但是我在反思,我作為一個在校大學生,為什麼第一次創業這麼慘?把過去三年所有的積蓄都賠了,其實賺來的錢也不容易,沒日沒夜的,上學的時候也是幾乎每天都16個小時上學、裝電腦、看書、工作、學英語。所以我在想應該是我的管理出了問題,我應該學點管理知識。所以我就找了一個大家都說管理最好的日本企業,我就加入進去,加上自己的努力,老闆也很器重我,不斷地給我升職,從最早的電腦擔當,後來到庫管擔當,再到銷售擔當,經過三個輪崗,老闆要給我升職,那時候我說不,我不會停留在這家公司。因為雖然我第一次創業失敗,但是自己的夢從來沒有喪失過,而且在日本企業工作兩年之後,讓我原諒了當年餐廳的幾十個員工,我覺得他們虧欠我。但是到了企業工作兩年以後,我覺得是我的責任,不是他們的責任。當你的企業沒有很好的管理機制,或者當你的管理機制失靈的時候,在幾乎毫無管理和監控系統的公司裡面,慢慢會把人性的壞給發揮出來。所以那時候我就想我必須要出去,那股勁就是不服氣、不服輸,激勵自己要去創業。”

“還完欠的債,還剩一萬兩千塊錢,我就拿著一萬兩千塊錢去中關村。那個年代北京的中關村是很火的,因為我學過電腦編程,我想進入IT行業,就去了中關村,因為中關村有無數年輕人,中關村那個年代高素質的人很多,不像開餐廳的,大家有共同的語言。所以就租了一個最便宜的櫃檯,然後買了一臺電腦,大概還剩400塊錢,如果三個月之內這個小櫃檯不能賺錢,基本上第二個創業的公司可能又倒閉了。但是還好,很幸運,為什麼做到了?因為我在中關村走了一個多月,發現那個年代中關村幾乎都在騙,假冒偽劣商品橫行,沒有什麼服務,每個櫃檯的老闆培訓自己的服務員,說白了就是怎麼去欺騙客戶,只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劉強東:我永遠不知道怎麼去成功


“所以我說一定要做到跟別人不一樣,我1998年開的櫃檯是中關村第一個明碼標價的櫃檯,賣的所有貨全部都是正品行貨,你來了之後不用討價還價,要不要發票都給你,都是一樣的價格,不賣假貨、水貨,用非常公平的價格保證自己基本的利潤。”

“別人做一單生意可能三分鐘、五分鐘,錢收到了儘快打發走,我在那有可能教他三四個小時。大概堅持了半年的時間,所有買我電腦的都認識了“京東多媒體”這個品牌,買了京東多媒體電腦回去的老闆都賺了錢,買了別人的電腦回去都不會用,因為別人賣電腦不培訓,而我培訓了,所以導致半年之後很多人都紛紛去中關村找京東多媒體。因為那時候只是一個小櫃檯,沒有廣告,也沒有百度,也不能搜索到。所以一夜之間,中關村冒出來五六個京東多媒體,當然最終還是有人找到我,所以我的生意非常火。四個月後聘了第一個員工,後來幾乎每個月都聘員工,別的櫃檯基本上不會有人排隊,我的櫃檯是在中關村唯一買東西要排隊的。當然跟我交易的時間長也有關係,因為不是說你買了東西交了錢就走,買了東西在那兒培訓,一個個教,所以生意很火。”

後面開始租了門臉,租了一個不夠,兩個、三個、四個,6年的時間,我在中國就有了12個IT連鎖店面。那時候我就希望做連鎖,因為看到國美、蘇寧的成功,做家電連鎖很成功,我想IT連鎖沒人做,這應該也是能夠成功的。

結果到了2003年來了非典。因為不想讓自己的員工感染上非典,命令任何員工不允許去門店工作。在那個年代,中關村幾乎所有的老闆都逼著自己的員工必須上班,不上班就開除。

我們有一個經理,迄今為止誰也記不清是誰說的,因為當時中午大家喝了酒,都在那兒鬱悶,一個經理說“既然我們不敢跟客戶見面,為什麼不通過網上去賣東西呢?這樣就不用見客戶了,就沒有非典的問題了。”我們說太好了,趕緊去接了一個ADSL,開始去搜狐、新浪每個新聞底下,包括我在內,天天在那兒打字,我們是京東多媒體的,賣什麼東西,這些東西多少錢,如果想買給你一個郵局匯款地址,匯給我們。結果發了四天,一個人都沒有,沒有這麼傻的人,怎麼可能在新聞底下看到一個評論就說要買東西,給郵局匯款,然後就把錢匯過來?後來有一天我去了CD Best發了一個帖子,結果CD Best老闆,也是創始人,也是總版主,就把我這個帖子給置頂了,置頂的時候他做了一個回覆,他說“京東多媒體我知道,這是中關村五年以來從來沒賣過假貨的一家公司。”結果一星期之內有21個網友給我們匯款,買了我們的東西。

二十多天之後整個非典就過去了,也就結束了,但是我就想挺有意思的,真的有人在網上買東西。到2003年年底的時候我做了一個分析,判斷出電子商務一定是零售的未來。

因為6年線下傳統的零售讓我知道零售很核心的三個關鍵點,我相信今天在座的很多同學都知道,零售最重要的,前端用戶體驗,後端成本和效率,我發現在線上購物不用出家門,就可以買到東西。到2003年的時候,雖然線上大概只有一兩百個人買我們的東西,但是成本比我們12個連鎖店的成本低了50%。

2004年的時候公司全年的電商業務佔了5%銷售額,95%是來自於線下,90%的淨利潤來自於線下12個店,線上只佔10%的淨利潤。但是那是我創業第一次一個大的抉擇,在年底的時候開了員工的會議,38個兄弟召集起來,大家整整吵了一天,本來我想說服大家做線上,因為資源有限,不可能線上線下同時做好,結果大部分同事說要做線下,因為線下很賺錢,還可以不斷地發展。但是到最後,我還是堅持要把線下的店全關掉,那也是第一次我的團隊動盪,本來所有的兄弟加入6年沒有一個離職,但是在那個時候前前後後有十幾個兄弟走了,為什麼?他覺得沒有希望,覺得老闆瘋了。線下連鎖店這麼好不做,要做什麼線上?人們對未知的東西本能都是充滿恐懼,但是堅持做下來,證明整個京東的發展非常好。

解讀:

失敗知道找問題原因,並去解決,很有想法;

沒有在日企持續做下去,依然有創業夢想;

大學自學的編程,促使去中關村賣電腦;(原來種的瓜,誰知道?)

選擇只賣真貨,好服務;(又是與眾不同,也心存正念)

有人提出網上買東西,但他堅信線上的未來並執著地堅持下去,這叫戰略眼光;(不知道提出網上買東西的那位經理,後來在京東關閉線下門店全面做線上商城的時候,辭職了沒有?)

不斷融資不斷開戰


2006年11月,劉強東及其他創始人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組建了海外控股公司,以促進國際融資(該公司隨後在2014年1月改名為360buy京東公司)。

2007年6月,成功改版後,京東多媒體網正式更名為京東商城,以全新的面貌屹立於國內B2C市場。京東正式啟動全新域名,併成功改版。

7月,京東建成北京、上海、廣州三大物流體系,總物流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

8月,京東贏得國際著名風險投資基金——今日資本的青睞,首批融資千萬美金。

在徐新看來,劉強東是匹千里馬,他的聰明、誠信、堅持、倔強甚至強勢都是難得的企業家氣質。正是出於這份看重,京東2007年意向融資200萬美元,徐新直接給了1000萬。

同年,劉強東做出兩大決定性戰略決策,一是向全品類擴張,從只做3C產品轉為一站式購物平臺,二是決定自建倉配一體的物流體系,這是京東真正蛻變的開始。

2008年也是京東的一個拐點,這年京東商城的銷售額達到13億元,首次超越噹噹、卓越亞馬遜成為中國最大的自主式B2C網站。而這離不開京東的“鬥爭策略”。

彼時,京東就像一個剛會走路就想跑的孩子,它首先進入日用百貨,然後是圖書音像,“只要是蘇寧、國美、沃爾瑪有的東西都要上”。隨後又進軍虛擬產品,比如旅遊產品、電子書刊等。

2009年1月,京東獲得2,100萬美元融資。

2010年年末,京東圖書上線,主動對圖書銷售老大當當網發起價格戰。噹噹斥資4000萬元搞促銷,京東就掏出兩倍的錢迎戰。京東的邊界逐漸拓展,每一次拓展都是一場激烈的戰爭。它選擇的對手也都赫赫有名:國美、蘇寧、噹噹、淘寶,這些對手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2011年4月1日,劉強東完成15億美元融資。

隨著京東的發展壯大,京東與阿里的矛盾也逐漸公開化。2011年,二者正式交鋒,5月,京東宣佈棄用支付寶,並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網銀在線,與之展開對 抗;10月,又發起對阿里巴巴旗下購物搜索服務網站“一淘”的屏蔽,起因是一淘抓取京東頁面數據併發布“商品價格指數”報告稱京東領漲B2C商品價格。

有分析認為,正是這些不間斷的邊界突破,才形成了“物流+互聯網金融+全品類電商”的京東商城。

2012年,劉強東執意斥巨資自建物流、建設“亞洲一號”,極少有支持的聲音,評論幾乎一邊倒地罵他“自不量力”、“亂燒投資方的錢”,或者乾脆一個字——“傻”。

劉強東:我永遠不知道怎麼去成功


2012年8月,京東發起對整個行業影響至深的“電商大戰”。8月15日,劉強東發微博稱,“京東大家電三年內零毛利”,今後京東所有大家電至少比國美、蘇寧連鎖店便宜至少10%。

既然選擇了全品類戰略,就站在了這樣的位置上,劉強東就義無反顧地採取了先發制人的策略,不斷挑起紛爭,對線上和線下的競爭進行佈局。或許劉強東的一句話更適合解釋他的選擇:“我創業之初幾乎沒錢都沒害怕,何懼今日?光腳不怕穿鞋的。”

2012年10月,京東融資金額為3億美元,由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領投,京東的第三輪投資方老虎基金跟投。

2013年2月,京東完成新一輪7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加拿大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和沙特億萬富翁阿爾瓦利德王子控股的王國控股集團以及公司一些主要股東跟投。

2013年3月30日,京東,去商城化,全面改名為京東,隨後更換LOGO。

2014年3月10日,京東獲得來自騰訊的投資。

京東在美國上市2014年5月22日 ,京東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掛牌上市。

從2007年起第一次融到1000萬美元,至IPO之前,京東已經進行了多次融資,總計融資金額27億美元,但劉強東仍一直牢牢掌握著京東的控制權,恐怕是讓馬雲羨慕嫉妒恨的一點。

解讀:

怎麼樣融到了第一筆資金?開國際公司?徐新成為他的貴人;第二輪又是怎麼融到的?

全品類發展?沒有成為噹噹,這也是戰略眼光,或者更接地氣地說是想做百億市值公司的野心;

自建物流,也是戰略眼光,劉強東很有成本意識,自建物流的優勢很明顯,速度、服務、規模都能更好,也能建行業壁壘,唯一欠缺的就是錢,所以不斷融資,但利用規則保留了絕對的控制權;這與美國流媒體巨頭奈非選擇從傳統光盤轉向流媒體的大筆投入及由盈利到不盈利的過程一樣,儘快尋找自己的第二曲線。

主動挑起價格戰,就是做行業的“破壞者”,贏得名分(知名度及市場份額),後面有資本的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