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我永远不知道怎么去成功

刘强东:我永远不知道怎么去成功

家庭背景


刘强东,1973年3月10日生江苏宿迁宿豫区来龙镇光明村一个海事家庭,家境贫寒,父母忙于出海,从小就把他放在农村奶奶家。父母以驶船为生,从小将他放在姥姥家,“姥姥不识字,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自己做主”。但也正因为这样,才练就了他超强的自学能力。

大学生兼职创业


虽然环境条件一般,但刘强东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

1992年,刘强东高中毕业于宿迁中学,他以高分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可是明明是理科很强,他却阴差阳错的报了社会学专业。

“我们家所有的亲戚、朋友,还有全村的村民,大家两分钱、五分钱,最多是给一块钱,集资了500块钱。全体村民把所有的鸡蛋都拿出来送给我,76个鸡蛋,就背着它去了北京,那是我第一次到北京。所以到了学校之后,对于我来讲

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生存,因为我也知道家里面,还有村里面再也不可能给我一分钱了,从此就要靠自己。”

“在那个年代,北京打工是很难的,几乎很难找到打工的活。但是我没办法,所以就跟很多同学一样去做家教,去学校食堂门口刷广告,第一年相对来讲虽然很辛苦,但是基本上能够生存。”

回忆起大学时的经历:室友追求了一个女孩,却因为自己学的社会学专业不好找工作而被拒绝。

刘强东自我调侃着说:“当时给了我很大的刺激,我就想工作不好找没关系,可是找不到女朋友很可怕呀!所以一定要学一个第二专业,而且一定要学一个在女孩子看来最高深莫测的专业。想了半天,那个年代最高深莫测的就是计算机专业,当时没有计算机这个专业,怎么办?就自己买书,然后开始自学编程。”

为了学习编程,经常是在机房睡到早晨再去上课。学会编程的刘强东给老家的政府部门编了一套电力管理系统,给沈阳的快餐店编了一套餐饮管理系统,赚了不少外快。

大三开始刘强东课余时间更加卖力地做兼职、编程,很快,刘强东给自己买了“大哥大”,还花两万多元购置了“人大第一台学生机”。

刘强东也顺利地有了女朋友,但后来流传较广的分手原因是:女孩家里不看好刘强东的创业前景。

“到大三的时候,我在想因为虽然打工赚很多钱,但只装电脑,这不是一个事业,只是可以赚钱。在那个年代,经过详细的分析,我觉得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民以食为天,吃一定会成为未来20年整个中国不断上升的一个行业,所以我说开一个餐厅,希望有一天能够在中国开一万家餐厅,像麦当劳、肯德基。然后就把打工几年赚到的钱,背着一大书包现金,那时候我没有银行卡,没有在线支付,背着一书包的钱去人民大学西门找了一个我最喜欢的餐厅,门口告示说餐厅转让。吃完饭我问老板多少钱转让,老板说24万,我说下午过来找你,买你的餐厅。老板一看就知道我是学生,我估计走的时候肯定说神经病。下午我去银行把所有积蓄全部取出来,老板在那儿都傻了,他说你不讨价还价吗?我说我喜欢的东西不需要讨价还价。而且这是我事业的起点,我不是靠你这一家餐厅赚钱,这是一个种子,我把它做好以后要标准化,然后要连锁化,所以我不在乎这一家餐厅贵一点少一点。老板听了以后说“你,有前途。”

“于是我把餐厅买了,前台找了一个小姑娘在那儿收钱、点菜,那时候还看了很多管理的书,复印联三联,要对得起来,这样后厨的菜和前面收钱的对得起来,然后把采购也定了很多规矩,所有员工工资翻倍,每个人送了一块手表。过去员工全部住在地下室,条件非常糟糕,不是人应该生活的那种条件,我把他们搬到六郎庄,租了三个院子,这样能看到太阳,有暖气、有空调,又建立了很多制度,我想员工一定对我非常好,刚开始员工对我也很好。但是过了三个月之后发现亏钱,不但自己拿不了几个钱,发工资没钱,结豆腐没钱,买啤酒没钱。那个时候我还在大四,还在上学,忙着毕业论文,所以没有太多时间,每个月就去两个小时。刚开始员工给我钱,后来就不断问我要钱,到了半年多的时候,我的钱也没有了,然后我就去调查发生什么了,最后餐厅一个老人跟我说了一件事情,他说“小刘啊,你这样开餐厅,永远是亏的,你家都亏没了。”我说为什么?他说收钱的小姑娘和后面的大厨谈上恋爱了,每天把餐厅收银的复印联一扔了,这钱不就不用交给我了吗?这样就查不出来。买菜的小伙子刚开始不断地涨价,当年的牛肉,最早是8块钱一斤,到6个月以后变成18块钱一斤,他还不过瘾,刚开始说6块钱涨到8块钱,8块钱涨到10块钱,涨到18块钱的时候,他还要贪更多的钱,怎么办?买5斤说10斤,买10斤说20斤。那几个餐厅的人天天在一块,关系处的好,分一笔钱,所以没人告诉我。餐厅吃饭喝酒一定要喝最好的酒,菜吃最好的菜,晚上我也不在,十点下班之后,每天晚上全体厨师、服务员要吃最好的,所以大概6个月时间,那个餐厅把我的钱就亏光了。”

“我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就跟员工开了一个会,把所有员工都多发了一个月工资,提前让买菜的人贴告示,要求所有的供货商,就是你供豆芽、豆腐、牛肉、啤酒的,必须来结账,把所有供货商的钱全部还完,每个员工发了一个月工资,然后跟员工开了最后一次会。我说这是我第一次创业,也曾经是我一个最大的梦想,我觉得我对你们非常好,但是你们做了什么,你们很清楚,现在我也知道了,这是让我最为伤心的地方,这个地方我再也不会回来了,我开完会就会走,餐厅留给你们,你们爱经营还是不经营,还是找个老板,我不管,总之这个餐厅我也不会再卖给别人,我也懒得再卖给别人。因为在很年轻的时候是非常理想化,对这件事情觉得是很痛苦、很伤心,那种痛苦和伤心不是来自于金钱的损失,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某种失望。就怀着这样的心情就走了,再也没有回去过。”

解读:

生存的压力,激励他去兼职打工赚钱;(现实压力)

对未来谈恋爱及就业的忧虑,激励他去学计算机编程,种下了做IT生意的种子;(不仅收获了爱情,更意外收获了第一桶金。也体现超强的自学能力)

因为伟大的创业梦想,想开一万家像麦当劳一样的餐厅,却第一次正式创业失败;(有伟大志向,跟马云一样)

买餐厅24万不还价,对餐厅员工福利及工资条件非常好,关店举措,不同的境界、仁义的老板;(思维层次高,与众不同)

第二次创业

“但是我在反思,我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为什么第一次创业这么惨?把过去三年所有的积蓄都赔了,其实赚来的钱也不容易,没日没夜的,上学的时候也是几乎每天都16个小时上学、装电脑、看书、工作、学英语。所以我在想应该是我的管理出了问题,我应该学点管理知识。所以我就找了一个大家都说管理最好的日本企业,我就加入进去,加上自己的努力,老板也很器重我,不断地给我升职,从最早的电脑担当,后来到库管担当,再到销售担当,经过三个轮岗,老板要给我升职,那时候我说不,我不会停留在这家公司。因为虽然我第一次创业失败,但是自己的梦从来没有丧失过,而且在日本企业工作两年之后,让我原谅了当年餐厅的几十个员工,我觉得他们亏欠我。但是到了企业工作两年以后,我觉得是我的责任,不是他们的责任。当你的企业没有很好的管理机制,或者当你的管理机制失灵的时候,在几乎毫无管理和监控系统的公司里面,慢慢会把人性的坏给发挥出来。所以那时候我就想我必须要出去,那股劲就是不服气、不服输,激励自己要去创业。”

“还完欠的债,还剩一万两千块钱,我就拿着一万两千块钱去中关村。那个年代北京的中关村是很火的,因为我学过电脑编程,我想进入IT行业,就去了中关村,因为中关村有无数年轻人,中关村那个年代高素质的人很多,不像开餐厅的,大家有共同的语言。所以就租了一个最便宜的柜台,然后买了一台电脑,大概还剩400块钱,如果三个月之内这个小柜台不能赚钱,基本上第二个创业的公司可能又倒闭了。但是还好,很幸运,为什么做到了?因为我在中关村走了一个多月,发现那个年代中关村几乎都在骗,假冒伪劣商品横行,没有什么服务,每个柜台的老板培训自己的服务员,说白了就是怎么去欺骗客户,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刘强东:我永远不知道怎么去成功


“所以我说一定要做到跟别人不一样,我1998年开的柜台是中关村第一个明码标价的柜台,卖的所有货全部都是正品行货,你来了之后不用讨价还价,要不要发票都给你,都是一样的价格,不卖假货、水货,用非常公平的价格保证自己基本的利润。”

“别人做一单生意可能三分钟、五分钟,钱收到了尽快打发走,我在那有可能教他三四个小时。大概坚持了半年的时间,所有买我电脑的都认识了“京东多媒体”这个品牌,买了京东多媒体电脑回去的老板都赚了钱,买了别人的电脑回去都不会用,因为别人卖电脑不培训,而我培训了,所以导致半年之后很多人都纷纷去中关村找京东多媒体。因为那时候只是一个小柜台,没有广告,也没有百度,也不能搜索到。所以一夜之间,中关村冒出来五六个京东多媒体,当然最终还是有人找到我,所以我的生意非常火。四个月后聘了第一个员工,后来几乎每个月都聘员工,别的柜台基本上不会有人排队,我的柜台是在中关村唯一买东西要排队的。当然跟我交易的时间长也有关系,因为不是说你买了东西交了钱就走,买了东西在那儿培训,一个个教,所以生意很火。”

后面开始租了门脸,租了一个不够,两个、三个、四个,6年的时间,我在中国就有了12个IT连锁店面。那时候我就希望做连锁,因为看到国美、苏宁的成功,做家电连锁很成功,我想IT连锁没人做,这应该也是能够成功的。

结果到了2003年来了非典。因为不想让自己的员工感染上非典,命令任何员工不允许去门店工作。在那个年代,中关村几乎所有的老板都逼着自己的员工必须上班,不上班就开除。

我们有一个经理,迄今为止谁也记不清是谁说的,因为当时中午大家喝了酒,都在那儿郁闷,一个经理说“既然我们不敢跟客户见面,为什么不通过网上去卖东西呢?这样就不用见客户了,就没有非典的问题了。”我们说太好了,赶紧去接了一个ADSL,开始去搜狐、新浪每个新闻底下,包括我在内,天天在那儿打字,我们是京东多媒体的,卖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多少钱,如果想买给你一个邮局汇款地址,汇给我们。结果发了四天,一个人都没有,没有这么傻的人,怎么可能在新闻底下看到一个评论就说要买东西,给邮局汇款,然后就把钱汇过来?后来有一天我去了CD Best发了一个帖子,结果CD Best老板,也是创始人,也是总版主,就把我这个帖子给置顶了,置顶的时候他做了一个回复,他说“京东多媒体我知道,这是中关村五年以来从来没卖过假货的一家公司。”结果一星期之内有21个网友给我们汇款,买了我们的东西。

二十多天之后整个非典就过去了,也就结束了,但是我就想挺有意思的,真的有人在网上买东西。到2003年年底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分析,判断出电子商务一定是零售的未来。

因为6年线下传统的零售让我知道零售很核心的三个关键点,我相信今天在座的很多同学都知道,零售最重要的,前端用户体验,后端成本和效率,我发现在线上购物不用出家门,就可以买到东西。到2003年的时候,虽然线上大概只有一两百个人买我们的东西,但是成本比我们12个连锁店的成本低了50%。

2004年的时候公司全年的电商业务占了5%销售额,95%是来自于线下,90%的净利润来自于线下12个店,线上只占10%的净利润。但是那是我创业第一次一个大的抉择,在年底的时候开了员工的会议,38个兄弟召集起来,大家整整吵了一天,本来我想说服大家做线上,因为资源有限,不可能线上线下同时做好,结果大部分同事说要做线下,因为线下很赚钱,还可以不断地发展。但是到最后,我还是坚持要把线下的店全关掉,那也是第一次我的团队动荡,本来所有的兄弟加入6年没有一个离职,但是在那个时候前前后后有十几个兄弟走了,为什么?他觉得没有希望,觉得老板疯了。线下连锁店这么好不做,要做什么线上?人们对未知的东西本能都是充满恐惧,但是坚持做下来,证明整个京东的发展非常好。

解读:

失败知道找问题原因,并去解决,很有想法;

没有在日企持续做下去,依然有创业梦想;

大学自学的编程,促使去中关村卖电脑;(原来种的瓜,谁知道?)

选择只卖真货,好服务;(又是与众不同,也心存正念)

有人提出网上买东西,但他坚信线上的未来并执着地坚持下去,这叫战略眼光;(不知道提出网上买东西的那位经理,后来在京东关闭线下门店全面做线上商城的时候,辞职了没有?)

不断融资不断开战


2006年11月,刘强东及其他创始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组建了海外控股公司,以促进国际融资(该公司随后在2014年1月改名为360buy京东公司)。

2007年6月,成功改版后,京东多媒体网正式更名为京东商城,以全新的面貌屹立于国内B2C市场。京东正式启动全新域名,并成功改版。

7月,京东建成北京、上海、广州三大物流体系,总物流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

8月,京东赢得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基金——今日资本的青睐,首批融资千万美金。

在徐新看来,刘强东是匹千里马,他的聪明、诚信、坚持、倔强甚至强势都是难得的企业家气质。正是出于这份看重,京东2007年意向融资200万美元,徐新直接给了1000万。

同年,刘强东做出两大决定性战略决策,一是向全品类扩张,从只做3C产品转为一站式购物平台,二是决定自建仓配一体的物流体系,这是京东真正蜕变的开始。

2008年也是京东的一个拐点,这年京东商城的销售额达到13亿元,首次超越当当、卓越亚马逊成为中国最大的自主式B2C网站。而这离不开京东的“斗争策略”。

彼时,京东就像一个刚会走路就想跑的孩子,它首先进入日用百货,然后是图书音像,“只要是苏宁、国美、沃尔玛有的东西都要上”。随后又进军虚拟产品,比如旅游产品、电子书刊等。

2009年1月,京东获得2,100万美元融资。

2010年年末,京东图书上线,主动对图书销售老大当当网发起价格战。当当斥资4000万元搞促销,京东就掏出两倍的钱迎战。京东的边界逐渐拓展,每一次拓展都是一场激烈的战争。它选择的对手也都赫赫有名:国美、苏宁、当当、淘宝,这些对手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2011年4月1日,刘强东完成15亿美元融资。

随着京东的发展壮大,京东与阿里的矛盾也逐渐公开化。2011年,二者正式交锋,5月,京东宣布弃用支付宝,并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网银在线,与之展开对 抗;10月,又发起对阿里巴巴旗下购物搜索服务网站“一淘”的屏蔽,起因是一淘抓取京东页面数据并发布“商品价格指数”报告称京东领涨B2C商品价格。

有分析认为,正是这些不间断的边界突破,才形成了“物流+互联网金融+全品类电商”的京东商城。

2012年,刘强东执意斥巨资自建物流、建设“亚洲一号”,极少有支持的声音,评论几乎一边倒地骂他“自不量力”、“乱烧投资方的钱”,或者干脆一个字——“傻”。

刘强东:我永远不知道怎么去成功


2012年8月,京东发起对整个行业影响至深的“电商大战”。8月15日,刘强东发微博称,“京东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今后京东所有大家电至少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至少10%。

既然选择了全品类战略,就站在了这样的位置上,刘强东就义无反顾地采取了先发制人的策略,不断挑起纷争,对线上和线下的竞争进行布局。或许刘强东的一句话更适合解释他的选择:“我创业之初几乎没钱都没害怕,何惧今日?光脚不怕穿鞋的。”

2012年10月,京东融资金额为3亿美元,由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领投,京东的第三轮投资方老虎基金跟投。

2013年2月,京东完成新一轮7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加拿大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和沙特亿万富翁阿尔瓦利德王子控股的王国控股集团以及公司一些主要股东跟投。

2013年3月30日,京东,去商城化,全面改名为京东,随后更换LOGO。

2014年3月10日,京东获得来自腾讯的投资。

京东在美国上市2014年5月22日 ,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挂牌上市。

从2007年起第一次融到1000万美元,至IPO之前,京东已经进行了多次融资,总计融资金额27亿美元,但刘强东仍一直牢牢掌握着京东的控制权,恐怕是让马云羡慕嫉妒恨的一点。

解读:

怎么样融到了第一笔资金?开国际公司?徐新成为他的贵人;第二轮又是怎么融到的?

全品类发展?没有成为当当,这也是战略眼光,或者更接地气地说是想做百亿市值公司的野心;

自建物流,也是战略眼光,刘强东很有成本意识,自建物流的优势很明显,速度、服务、规模都能更好,也能建行业壁垒,唯一欠缺的就是钱,所以不断融资,但利用规则保留了绝对的控制权;这与美国流媒体巨头奈非选择从传统光盘转向流媒体的大笔投入及由盈利到不盈利的过程一样,尽快寻找自己的第二曲线。

主动挑起价格战,就是做行业的“破坏者”,赢得名分(知名度及市场份额),后面有资本的支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