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飛機投幣能祈福?你不是“撒幣”,是SB

往飛機發動機裡扔硬幣能有祈福的作用嗎?面對一次又一次往飛機發動機裡“撒幣”的新聞,海南三亞鳳凰機場近期打出標語,給出了來自他們的答案:

有損福報


向飛機投幣能祈福?你不是“撒幣”,是SB

三亞鳳凰機場宣傳語

這兩年類似“撒幣”這種迷信活動發生概率明顯就比較高,面對一次又一次迷信活動,民航勸阻過,公安拘留過,新聞報道過,媒體批評過……然而基本上也沒起什麼作用,人們該投幣繼續投幣,飛機該延誤繼續延誤。也不知道為啥,總是有人迷信撒了硬幣可以保平安。

你和他們講道理,根本就沒人聽也沒人理。在被逼無奈之下,三亞航空總算是獨闢蹊徑,以毒攻毒,用撒幣者們最關注的點去勸阻他們——有損福報。畢竟,撒幣是為了祈福,這明明白白地告訴你撒幣有損福報,是不是該收斂了?

在一輪又一輪迷信與反迷信的較量之中,講理能講通的其實並不多,所以有些人在道理講煩了之後,開始“師夷長技以制夷”。而最終結果,就是各種“迷信”的較量,讓吃瓜群眾看得五迷三道的。不管真迷信還是假迷信,都足夠讓人感到雲山霧罩。

以毒攻毒

這兩年不知為何,往飛機發動機扔硬幣這種行為流行起來了,這可是前幾年根本就見不到的事兒。不知道人們從哪兒聽來的,往飛機發動機扔硬幣可以祈福……

儘管稍有常識的人都能看出,往飛機發動機裡扔硬幣無異於和閻王爺鬥地主,但現實生活中不光有人信了發動機裡不僅能扔硬幣,甚至扔進去還有祈福的功效。於是乎飛機發動機被一次又一次投幣“餵食”。

這種事件最早一次被大眾所關注,是在兩年前,2017年6月27日。

那天,南航CZ380航班打算從浦東飛往廣州,在登機過程中,80歲的遊客邱大媽向飛機發動機裡扔了一把硬幣祈福。幸好,有眼尖的人發現了這一狀況,工作人員開始立即對發動機進行檢查。

向飛機投幣能祈福?你不是“撒幣”,是SB

大媽的撒幣行為被點名

眾所周知,飛機的結構還是很複雜的,檢修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經過5個小時的排查,終於找齊了扔到發動機中的9枚硬幣,飛機才得以重新起飛,一飛機的人被迫提心吊膽地等了5個小時。

經過上海市公安局國際機場分局調查,涉事旅客邱某,女,80歲,無犯罪和精神疾病記錄,之所以往發動機裡頭扔硬幣,只是為了祈福,並不是出於危害公共安全的目的。但其行為已構成擾亂單位生產秩序的違法行為,應依法處以行政拘留5日。只不過因為邱大媽年齡已經超過70,拘留不予執行。

此次事件一出來,震驚了無數網友。好在是有人看到後立即展開檢查,如果沒人看到,飛機就這樣帶著發動機裡的硬幣飛到天上,那這一飛機的人還不都得跟著出事兒?

就算飛機沒有飛起來,一啟動就發現了問題,一般來說這幾個硬幣對發動機的損傷,修復起來應該不會低於人民幣100萬元。如果飛機發動機損傷嚴重,需要更換的話,那麼這個數字需要再加上個1000萬。

向飛機投幣能祈福?你不是“撒幣”,是SB

結構複雜的飛機發動機

雖然僅僅是扔幾個硬幣,但很可能造成千萬級別的損失……這位邱大媽還真是虎老雄心在。

如果說老人有可能是不懂科學才進行的這種“迷信”祈福活動,那麼一名28歲的年輕男子會不會犯這種錯誤呢?有實例告訴我們,會!

今年2月17日下午,祥鵬航空8L9960安慶至昆明的航班工作人員在飛機機身附近地面發現兩枚硬幣,在意識到事情太不妙之後,祥鵬航空立即報警。

經過警方的調查詢問,一名28歲男子承認是自己登機時向飛機左側發動機投擲了兩枚硬幣,隨即該男子被公安機關控制,並接受進一步審理。為確保安全,祥鵬航空不得不取消航班進行全面排查,直到18日8點29分才重新安全起飛。

向飛機投幣能祈福?你不是“撒幣”,是SB

該事件相關新聞

28歲,正值壯年,這個年齡理論上來說應該也是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年紀輕輕卻依舊覺著往飛機發動機裡頭扔硬幣能祈福……咱也不知道是咋想的,咱也不敢問,反正因航班取消而造成的旅客滯留17小時,以及超過14萬元的經濟損失,祥鵬航空怕是要找他算一算。

當然了,即便是算賬,也得等他蹲完7天治安拘留再說。

我們繼續來看看3月10日發生在山東濟南的一件事。祥鵬航空8L9616次由濟南飛往成都的航班上,有兩位二三十歲的女乘客,也是往發動機扔了硬幣。同樣是年輕人,不僅扔了硬幣,還是組團扔,而她們的理由,依舊是“祈福”。


向飛機投幣能祈福?你不是“撒幣”,是SB

祥鵬航空又發意外

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不管是年齡大年齡小,似乎都成了狂熱的迷信分子,不管會不會對飛機造成損害,也不管自己和其他乘客的安全,他們只管往發動機裡頭扔硬幣。

4月16日,天津航空GS6681從呼和浩特飛往赤峰的航班上,有一名66歲老大爺往飛機發動機裡扔了6枚硬幣,被公安機關控制了;4月20日,南寧吳圩國際機場緊跟著也發現了一名扔6個硬幣的旅客,說是因為第一次坐飛機害怕,希望扔這6個硬幣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氣。

他們說扔硬幣能祈福,能給自己帶來幸運之類的。但是飛機會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或者造成發動機爆炸,他們沒說。

一次又一次的事件,讓各大機場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每天派出一波又一波的人盯著旅客,掛起各種各樣的牌子,但是旅客們該扔還得扔,似乎不祈福一下就對不起自己坐了飛機一樣。被逼得沒轍了,才出現文章開頭三亞鳳凰機場用“迷信對迷信”的方法寫出標語,宣稱“撒幣”行為有損福報。

不走點偏門的路子“以毒攻毒”,怕是根本無法鎮住這些迷信群眾。

向飛機投幣能祈福?你不是“撒幣”,是SB

鳳凰機場的“頑抗”

神奇的錦鯉

除了往飛機發動機扔硬幣之外,其實我們身邊有著更多的“迷信活動”。或許算不上是傳統的老派迷信,但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很多行為確實也涉嫌迷信,並且被群眾們自發地推廣宣傳……

譬如轉發錦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轉發錦鯉成了當代青年的日常行為之一。不管是考試求過,還是工資求漲,又或者一些其他什麼需要運氣——或者說他們自己覺著需要運氣的東西,都要轉上一轉。

“轉發這隻錦鯉,這個六月一定超級順‘鯉魚’”。

向飛機投幣能祈福?你不是“撒幣”,是SB

類似的轉發內容

如同現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一樣,這種錦鯉轉發往往十分直接,根本沒有什麼心靈雞湯。再配合一個顏色鮮豔豐富的錦鯉圖片,單刀直入不廢話,很明確的告訴人們:

不用琢磨,轉就完事兒了。

可就這種看似毫無技術含量和文化深度的東西,卻瞬間能得到很多轉發。不管是微博、微信,還是QQ空間,類似的消息總是會有人發,也總是會有人轉,而且轉發的人往往也都不會很少。

現在的年輕人都懂科學,都知道神鬼妖狐之類的是假的。但面對枯燥壓抑的生活,也總得釋放宣洩一下。再加上這種快節奏的轉發也不會耽誤什麼時間,更沒有心靈雞湯之類的東西暴露自己的內心想法,轉一下也就沒得所謂了。

反正別人都在轉,自己也轉了吧!一個人這麼想,看到他轉發的十個人也這麼想,看到這十個人轉發的一百個人也這麼想……於是乎轉發量蹭蹭蹭往上狂飆,帶起了一陣又一陣的錦鯉轉發熱潮。

隨著時間流逝,單純的錦鯉已經無法滿足人們了,“錦鯉”開始變得豐富多樣,有貓,有狗,有獨角獸,有人魚,有貔貅,甚至連接轉發個紅色的石頭子兒都可以獲得好運了。不過這些東西並不是“轉發錦鯉”的高潮,直到人們認識了那個女人——楊超越。

向飛機投幣能祈福?你不是“撒幣”,是SB

楊超越

因《創造101》熱播,“村花”出身,幹啥啥不行只知道哭的楊超越火了。在所有參賽選手都有著各種高超技能的情況下,啥都不會的楊超越竟然也能得到第三名的驚人成績,無疑令所有觀眾震驚。然而在此之後,楊超越瞬間成為“躺贏”的代表,人們覺得她肯定是運氣好。

之後楊超越的頭就被P上了光圈,如同一尊佛爺或者菩薩,變成了表情包。人們瘋狂轉發楊超越,希望自己能夠像他一樣擁有可以“躺贏”的好運氣。或許一開始是出於調侃娛樂,但當所有人都在流著哈喇子瘋狂轉發時,這事的意義或許早已不一樣了。

向飛機投幣能祈福?你不是“撒幣”,是SB

“楊菩薩”

雖然人們對轉發楊超越照片就能轉運這事兒並不是十分確信,但依舊還是有著那麼一絲的幻想再告訴自己:“萬一轉運了呢?”

一群走在時代最前沿的年輕人,一群受過高等教育、自幼就是無神論的當代青年,此時的“迷信”程度,或許比那些老人們都高。

尤其去年支付寶的“中國錦鯉”活動,“天選之子,獨寵一人”的信小呆成為了被所有人羨慕的運氣王。趁著這波熱度,無數自媒體開始了他們的錦鯉之路,只要參與他們這個錦鯉轉發,誰都有可能成為運氣王。

這波活動無疑是錦鯉界最光芒萬丈的一段時光,只可惜事與願違,那些宣稱要抽“XX錦鯉”的,有很多被曝出其實是抽假獎,來了個集體翻車。

火遍全國的“杭州錦鯉”活動,藉著這波熱度賺到了超過36萬人的報名參與,但當人們開始對那些提及過的商家們諮詢此事時,商家們卻紛紛表示自己沒有接到通知,也沒有贊助過獎品。

向飛機投幣能祈福?你不是“撒幣”,是SB

轟動一時的“杭州錦鯉”

後來文章被封,人們才開始意識到這一切都是個騙局,所謂“聯合100家商鋪”是子虛烏有的事情,一切只是為了騙取一些關注和流量罷了。同時,這些所謂的“錦鯉活動”,很多都涉嫌違法犯罪,充斥著虛假廣告、欺騙誤導、不正當競爭……

隨著後來“武漢錦鯉”、“鶴壁錦鯉”等活動紛紛被曝出是騙局,錦鯉界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打擊。轉發錦鯉到底能不能轉運人們不知道,但容易被騙是肯定的。

轉來轉去,到最後把自己轉成了被騙的冤大頭,這真的能算是“轉運”嗎?

向飛機投幣能祈福?你不是“撒幣”,是SB

幡然醒悟的群眾


新型迷信

向飛機發動機扔硬幣,或者是轉發錦鯉,常常被網友們稱為“當代新型迷信活動”的代表。誰都知道這玩意沒什麼用,但卻總還是有很多人忍不住想去試試。反正扔幾個硬幣(如果沒被抓)或者轉發一下圖片對自己來說就是隨手的事兒,沒啥成本,也不需要費多大的勁兒。

擱在老年間,要是想燒個香拜個佛那可是麻煩得很,流程多了去了,回頭還得給和尚們包紅包。對比互聯網時代的新型迷信活動,老派迷信活動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是不夠靈活不夠方便的。

尤其在當今社會,生活工作節奏一天比一天快,很多人都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中。遇到這種隨手就能做一做的事兒,哪怕明知道沒什麼用,但本著對自己內心深處的一個安慰,人們也都很容易去試一下,抒發一下自己心裡的壓力。

當然了,還有很多其他的迷信模式也非常受歡迎,例如那些擁有一顆Old School之心的人們,雖然不再燒香拜佛,但他們能燒香拜點其他東西,比如網店店主拜馬雲、劉強東的。

向飛機投幣能祈福?你不是“撒幣”,是SB

網店店主拜馬雲

殊不知,在他們拜完之後,馬雲說要退休了,劉強東更是走到了法庭上……

除了馬雲、劉強東,其實很多人都被拜過:有拜喬布斯求能搶到最新款蘋果手機的,有拜馬化騰希望自己玩遊戲能夠一路順風的,有拜校長院長輔導員求考試不掛的……反正形形色色的事件出現在人們身邊,說是求個平安祈個福,但看著一個個的當代人照片下襬放著香爐,總覺著哪裡不太對。

這些滿世界瞎拜的事件看似不靠譜,但去這麼幹的人其實並不算少。畢竟現在人們都能吃飽飯了,吃多了撐著沒事兒干時候總得找點樂子。拜一拜當代這些人,或許是因為真的希望保佑但不知道拜誰才選擇了他們,又或者說為了娛樂效果才選擇的他們。

不過具體拜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很多人覺得這樣可以解壓,可以讓這些照片去為自己的失敗背鍋。不管拜完了結果如何,起碼在這不琢磨不動腦子的時間裡,讓自己快樂一些。當人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渾渾噩噩的狀態反而會讓人的心態變得更平緩,也不會自己跟自己鑽牛角尖,自然會變得快樂。

另外還有不得不說的一項迷信分支——占卜。占卜,應該是歷史最悠久的迷信活動之一了,早在甲骨文時期,人們就已經通過占卜與預測吉凶。但當代的一些所謂“計算機占卜”,卻著實讓人有點發蒙。計算機,科技的產物,占卜,迷信的傳承,這兩種東西真的不知道是怎麼和在一起的。

向飛機投幣能祈福?你不是“撒幣”,是SB

“電腦算命”概念圖

當然了,計算機占卜其實並不是這兩年才有,早在2000年代初就出現了,基本上就是你把名字、生日輸入系統,系統會根據內置的一些相關資料,按著你輸入的信息,給匹配出屬於你的批語。最開始的計算機占卜,差不多就是按著一些算卦的書籍去批八字。

可現在和那會兒又不一樣了,有些人開始隨著人們的迷信風潮,開始鑽起了空子。去年12月3日,鄭州二里崗分局接到群眾舉報,說在鄭州某公司接受話術培訓後,感覺他們像是再搞網絡詐騙。等警察們一核實調查才發現,這幫人冒充和尚給人算命,然後藉此斂財詐騙。

對比以前單打獨鬥、流竄作案的“大忽悠”們,現在這些“假和尚”則是穩步跟上時代的進程,把一切詐騙行為安排地有條不紊。以轉運作為藉口,通過和賣保險一樣有邏輯有層次的固定話術,從初次交流,到需求分析,再到交易促成,來把二三十元買來的劣質玉器以1280~1680的高價賣出去,隨後又進行“二次促成”、“三次促成”……

而他們擴展客戶的方法也尤為先進,先是成立公司,然後通過廣告公司去國內某搜索引打廣告,吸引大量流量,同時只要聯繫他們的,基本上都是有些相信占卜的,比較好忽悠。

他們一邊宣傳,一邊對手下員工進行系統化培訓,一邊對客戶們展開忽悠。到團伙被端掉時,上當受騙者已經達到兩千多人,涉案金額上千萬。受騙者不僅有中國大陸居民,包括臺灣省、緬甸、韓國等地區均有受騙人。

向飛機投幣能祈福?你不是“撒幣”,是SB

假和尚騙錢相關報道

諸位您自己說,找這幫騙子“破財消災”祈來的福能算是福報嗎?福報不福報不知道,但是找他們肯定被騙錢這個宰纏上。

至於占卜圈另一大分支,星座星盤……全世界同一天生的人那麼多,都是一個命嗎?很顯然不可能,所以算出來又怎麼可能準。當然了,星座這種起源於西方占星術的迷信行為,在現在時代也不是完全沒有意義,起碼在自已什麼事情沒做好或者運氣差的時候,還可以甩鍋給“水逆”。

向飛機投幣能祈福?你不是“撒幣”,是SB

人人喊打的“水逆”

“新型迷信”就像當年那些信這個大仙信那個大神的如出一轍,給你一個幻想中的美好世界,讓人們沉迷其中,一邊自我安慰一邊甩鍋,無法自拔。這樣下去,自然就能成為虔誠的信眾,然後去發展更多的新信眾,新的信眾們再沉迷進來,由此形成惡性循環,被一些投機分子無止境地榨取著他們身上的價值。

人們需要娛樂,需要宣洩,也需要一些精神寄託,這是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避免的話題。但我們對未來的一些美好期望,還是應該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不然不僅不能給自己帶來福報,反而會惹得一身麻煩。

信這些東西不如信自己,把自己能做的事兒做到最好,不斷提高自己能力,追求進步,這樣才能獲得美好生活,才能得到福報。真要是逼得別人非得用“有損福報”這種荒唐的理由來阻攔“迷信”現象……說實話,挺丟人的。

正如郭德綱所說,迷信就是“迷迷糊糊就信了”。讓自己明白一點,多思考多動腦子,這才能遠離這些滑天下之大稽的“迷信”活動。對於消滅當代新型迷信,我們任重而道遠。

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鬥才能夢想成真。

向飛機投幣能祈福?你不是“撒幣”,是S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