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明明早就認識並一直關注,後宮偶遇,官家為何會裝作不認識張妼晗?

娛樂鑫火


電視劇《清平樂》中,帝后的故事經過編劇的改動顯然成了一段婚後愛的感情線。劇中江疏影飾演的曹丹姝膚色玉曜,眉色淡遠,氣質高雅,端莊賢惠,讓很多觀眾高舉帝后CP的大旗。尤其當看到王凱飾演的仁宗手握曹皇后的手,指導她寫飛白時,舉案齊眉、琴瑟和諧的氣氛讓原著粉了忍不住激動了一番。

儘管追劇網友每日一問“帝后何時圓房”,兩人因為各種誤會彷彿還是沒有前進一步的意思。一個拼命撩卻頻頻受打擊,一個端著身姿什麼也不說。敢情他們兩人是把月老給他們的紅線用來拔河了。

就在帝后兩人還在互相誤解,之步步時,曹皇后的最大情敵,仁宗最愛的妃子張妼晗上線。兩人的緣分是從帝后大婚那夜的偶遇開始。兩人再見時本以為直接開啟戀愛模式,沒想到官家卻否定了與她相識。可是事實上官家明明記得的,他為何要裝作不認識呢?

首先,仰畏天,俯畏人的仁宗覺得愛是剋制。

官家剛出生就被抱給了劉後撫養,一生未能叫生母一句孃親,直到生母去世也依舊未能擺脫規矩束縛,去見她最後一面。劉後垂簾聽政、把持朝政,他只能按照大娘孃的意思娶了郭氏這個德不配位的女子為皇后;面對自己喜愛的女子陳熙春時,不敢把她拘在宮裡,只好放她自由。

他一早就明白了,皇家享受的是天下最尊貴的榮耀,也要承擔無人陪伴的孤單。在他心裡,愛是剋制,越喜歡一個人,越不能讓人看出來自己喜歡她,否則身在皇家只會給她帶去災禍。所以當他再遇張妼晗時,裝作不認識她。

其次,那時的官家並無意願多一位娘子。

官家雖是天子,但他的兩任皇后卻都是聽從別人安排娶回宮中,一個是大娘娘選的郭氏,一個是文武百官選得曹氏。即便是處處都好的曹氏也只是別人覺得好,從來沒有人問過官家自己是否喜歡。

即便他明白皇家無私事這個道理,也會覺得異常苦悶。正因如此,他才會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朝政之上。後宮娘子倒是不少,可官家這些年幾乎只宿過苗娘子處,就像那時的曹皇后對張平甫說過的一句“這幾年來,你可曾見過他宿在其他娘子閣中”?

曹皇后那樣冰雪聰明,自然知道他這是不願意旁的女子走進他的心裡,也就只有這個與官家從小一同長大,被他當作家人一般的苗娘子能讓官家願意敞開心扉了。

這次官家在宮中偶遇張妼晗,不過是因為與皇后生了悶氣出來散散心。聽聞一陣曼妙動聽的歌聲,出於好奇過來看看而已,他並沒有什麼意願多一位娘子。倘若官家真的很輕易就添加娘子,他也不會至今才只有一個公主,被大臣催著選宗親立為皇儲了。

最後,官家不想讓這跳脫不羈的性格被淹沒在孤城裡。

身處皇家的官家,生活環境從小壓抑。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所有人物用放大鏡照著,生怕自己出了一點的差錯,唯恐別人給他安上任何一點莫須有的罪名。

長此以往,形成了他習慣壓抑自身的性格。但是這樣的生活無疑枯燥無味,而這時候出現在他身邊的任何一個有趣的事物,都有可能成為照亮他的光。

張妼晗與官家第二次見面時,她毫不避諱對官家說,好像在哪裡見過他。後來,她大膽表白自己喜歡官家,努力跳舞就是要給官家看。她不吃不喝執意求見他,只是為了對官家說一句:“我沒有撒謊,就是見過你!”

這樣敢愛敢恨,不顧規矩的女子,跳脫的性子不恰恰就是他心中最期盼的嗎?但是他仍然不敢把這樣一位女子拉入後宮,消耗她的青春。

因為羨慕,因為不捨得。

當初官家喜歡陳熙春,卻選擇放她出去看更廣闊的世界,追求獨有的幸福。如今再一次遇到一個如陳熙春似的跳脫不羈的女子,他的第一反應依然是選擇放過,不願把她像鳥兒一樣囚禁在這孤城裡。

既然不想留又何必招惹?官家假裝不認識合情合理!可惜事宜願為,越剋制的愛越濃烈,張妼晗終還是成了官家最寵愛的一位妃子,代價便是香消玉殞在這四角皇城中。


姒莞萱


《清平樂》中,仁宗大婚當晚沒有理會曹後,而是獨自夜遊,遇見了張妼晗。

幾年之後,仁宗生曹後的氣,獨自夜遊,再次遇見張妼晗。

這便是緣分。彼時的張妼晗還是個孩童,如今的張妼晗已經出落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張妼晗真是個神奇的女子。

別人見到官家,都是各種畢恭畢敬,她倒好,不僅直接說:我見過你。還說那日之後自己特意尋過官家。

張妼晗說話如此大膽直白,換做其他皇帝,恐怕小命都不保。偏偏仁宗不僅不生氣,反而十分喜歡她。

畢竟,仁宗身邊的女子都是遵守規矩的,見到張妼晗這種,他反而覺得新鮮。

然而,仁宗口是心非了,明明想起張妼晗,還對她倍加關注,卻非要說自己不記得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如果結合仁宗的經歷,並不難理解:

仁宗不得不送走自己喜歡的陳氏,而娶大臣們選定的皇后曹氏。

當初,仁宗是想立陳氏為後的,但是陳氏因為出身商賈之家,被大臣們認為出身不高,無法母儀天下,逼得仁宗不得不將她送出宮去。

現在,仁宗雖然喜歡張妼晗,但是她的出身也實在是一言難盡,想到言官們的勸誡,他又不禁感到頭痛。

當然,有人不解了。

當初讓陳氏出宮,是因為不能立她為後。如今仁宗已經有曹後,不可能立張氏為後,僅僅是將其納入後宮,又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不然。原因在於第二點。

張妼晗這個人本身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劉娥。

張妼晗出身舞女,因為長相出眾,聰明伶俐,被仁宗所喜歡。

這無疑會觸動大家敏感的神經。

當初,劉娥也是舞女出身,特別擅長邊敲鼓邊說唱,又因為長得好看,讓真宗喜歡得不得了。

真宗喜歡劉娥,這件事被太宗知道了,很生氣,把兩人分開。

但是,真宗依舊私底下和劉娥在一起。等到自己繼位,馬上就把劉娥接回宮中。

明明是李氏懷孕生下仁宗,真宗偏偏說這是劉娥的孩子,要憑藉此立她為後,遭到大臣反對。

結果,真宗立劉娥為德妃,之後再立為皇后。

雖然後來大家對劉娥的評價是不錯的,但是,那主要是因為劉娥這人確實有才能,也很大氣。

但是張妼晗就不同了,此女有著劉娥的出身,運氣,樣貌,卻沒有劉娥的大氣和才華。

看到這樣的女子被仁宗寵愛,大家能不慌嗎?包拯包大人為此氣得吐沫星子到處飛,直接飛到仁宗的臉上。

仁宗說想不起來,說白了,是不想招惹張妼晗,不想讓老頭子們來煩自己。

仁宗認為張妼晗的性格不適合在後宮生存。

張妼晗不知禮,但從她與仁宗重逢這個場景中就可見一斑。

在宮中隨意唱歌,和教習頂嘴,當著皇上面毫無規矩。這要不是皇上寬仁,真是夠她受的。

張妼晗這種性格,遇到遵守宮規的皇后,如果沒有仁宗護著,難免要吃虧。

張妼晗這種性格,如果有仁宗護著,苗娘子那樣性格的女子,怕是要被她欺負。

這樣的女子,無論如何,都會攪得後宮不安定,仁宗又不可能時時刻刻護著她,最終吃虧的是她自己。

綜上,考慮到這三點,仁宗選擇失憶。

然而,當張妼晗再次展示自己的個性時,仁宗竟然出奇的記憶強化了,連一個小姑娘的名字都記憶猶新。

只是,他這麼一來,真是讓皇后當眾打臉啊。

不過,這才是開始,以後張妼晗小姑娘欺負皇后的時候不會少,驕橫的日子還在後面。

所幸,張妼晗小姑娘只活了三十多歲,生的幾個孩子都死了,沒帶來大災難,也沒有過於折損仁宗的名譽。

倒是,張妼晗死後終於為自己爭取到皇后的名分,仁宗當著曹後的面,追封她為溫成皇后。只是,有宋一朝,大家都不願意承認她這位皇后,後來,雖然溫成皇后被承認,但是大家又要嘲笑仁宗,弄的一出生死兩皇后。


圓滾滾的蝸牛先森


我想做他一輩子最喜歡的女人,這就是《清平樂》中張妼晗對皇帝的心聲,這位將來的張貴妃明明與皇帝從小就認識,可為何皇帝在與她相遇時卻又說她認錯人了呢?


要知道當年宋仁宗遇到張妼晗時,那可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正直他與曹皇后成親的當天晚上,為躲避所謂的"醜女"皇后曹丹珠,宋仁宋冒著鵝毛般大雪在花園中散步,從而偶遇了正在為小免子的死發脾氣的小妼晗的,不但如此,皇帝還把她帶進了屋裡烤了一夜的火。

時隔多年以後,這位仁慈的皇帝又在某一個夜晚,在花園中遇到了正在私自練舞唱歌的妼晗,只見皇帝未見到人時就已經從聲音中聽出了這熟悉的聲音,可是一見到妼晗,在妼晗一再挑明以前見到過他的時候,宋仁宗卻反常地直接說她認錯人了。



那宋仁宗明明認識張姚晗,為什麼還要說她認錯人了不跟她相認呢?

要知道一入豪門深似海,更何況是帝王世家呢,我認為宋仁宗是從三個方面來考慮的。

考慮皇后的感受

首先是因為宋仁宗與張妼晗相遇的那天晚上,正直是與曹皇后成親的日子,如果這就承認了與張妼晗是相識的,並在那天晚上倆人過了一夜,讓皇后知道了是因為張妼晗而涼了她新婚之夜,必然會引起曹皇后的猜忌,甚加深皇宮中兩位權力最高的二位人物的矛盾,再說與宮女沒名沒份地在一起過夜於皇帝名聲也不好!




怕引起後宮動亂

其次,張妼晗作為一個小小的宮中舞娘,與皇帝早就認識並過了夜,如傳到其她嬪妃耳中,必然會引起縱多的懷疑,絕對會有人吃醋的,更有人為了自己地位要對張妼晗進行暗中的慘烈打壓。


像張妼晗這種大大咧咧有仇必報的性格,必然會把事情給鬧大,再加上她沒一個有錢、有勢的人家來撐腰,勢必會被別人用計抓住她致命的錯誤而置她於死地,所以,觀在宋仁宗說她認錯了人就是對她的保護。

防止百官們以此事作文章

要知道宋仁宗這位的皇帝的婚姻那可是帶有極為濃厚政治色彩的,每走一步都要經過深思熟慮的,一不小心就會造成腥風血雨的局面。



比如早年間的郭皇后就是當時撐控朝政的劉太后劉娥硬塞給他的一樁婚姻,最後卻被人謀害而死,不了了之,而現如今的曹皇后也是如此,只不過是換成了文武百官為他選的而已。


不僅如此,就連宋仁宋的親生母親也是宮斗的犧牲品,到底都未能見自己親生兒子一面,可見宮庭裡多可怕。

而張妼晗要出身沒出身,要內涵沒內涵,完全不懂得尊重人,只是空有一腔痴情而已,根本就不能服眾,必然會引起全朝文武百官的反對。


就算硬要相認,可能也會引起一些不安好心的官員來利用張妼晗,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這對沒有成長起來的張妼晗來說,那可是致命的,因為她毫無宮斗的心計。

所以說,宋仁宗現在不與她相認,完全是就是為保護她,侯門深似海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