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味與健康

“辣”味與健康

“辣”是“酸甜苦辣鹹”五味之一。《內經》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谷肉菜果,皆天地所生,以食人者也。各有五氣五味,人食之,先入本髒,而後養其血脈筋骨也。”道教典籍《四氣攝生圖》中也說:“天以五氣養人,地以五味養人。”可見,“辣”作為五味之一,對人的健康是有很大好處的。

“辣”味與健康

我國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關於“辣”字的記載。《廣雅》:“辣,辛也。”《通俗文》:“辛甚曰辣。”但這時的辣味多指花椒、姜、茱萸等,與辣椒無關。辣椒原產南美,明末才傳入我國,最初叫“番椒”,因其味辣,改為辣椒,它也從此修改了中國人對辣的感受,顛覆了我們傳統的辣味觀。此前,中國的辣對人味蕾的俘獲速度要慢得多,沒有哪種香辛料比得過辣椒。辣椒的外形像火苗,它本身就給人以動感;而在吃的時候,辣味卻更像閃電,它一瞬間劈開了你味覺裡遲鈍、黑暗的部分,甚至驚醒了你身體裡最偏僻角落裡的細胞。能吃辣是一種口福,只有那些口腔有相當承受力的人,才真正識得辣滋味,也才能真正理解辣的層次、分支與內涵。人們對辣味的層層突破和領悟,也彷彿對應著對生活各個層面的理解。辣椒,像微型的人生教科書。辣椒也用來喻人,《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外號就叫鳳辣子。而在鄉村,說小姑娘是辣椒,指其潑辣美豔,無貶義,且“椒”、“嬌”同音,自有一份寵愛在裡面。

“辣”味與健康

辣椒作為“辣”味食物的典型代表,對於人們養生的作用,一些人會有深切的體會。我小時候,家鄉有句話很流行:窩頭就辣椒,越吃越添膘。那時幾乎家家吃紅薯窩頭。新出鍋的窩頭黑亮亮的,中間的凹坑裡放一勺辣椒泥,就摻和著吃,哧哧溜溜的吸氣聲中,不知不覺,一筐窩頭就被全家人消滅掉了。那時生活困難,一天到晚只有紅薯吃,不免讓人厭煩,需要菜餚相佐才咽得下,俗稱“哄飯”,即用菜的好味道把飯騙進肚子裡之意。但蔬菜更少見,有時只有辣椒,但它顯然是稱職的。辣椒之稱職,全在其辣,當舌頭被辣得不知所措時,窩頭趕來救駕,一般不怎麼細嚼就急著嚥了下去。那時候我就深深的知道“辣”味食物吃了之後能增強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進消化、健胃增進食慾。

“辣”味與健康

“辣”味與健康的密切關係我們共和國的開創者毛澤東先生對此體會更為深切。毛澤東青年時代求學時,因生活窘迫,嚴冬常與辣椒為伴,以此取暖。後來成為革命領袖後,還經常開玩笑說“不吃辣椒不革命”,並留下米高揚與他比酒量,他卻與米高揚比吃辣椒的美談。鄧小平自幼與辣椒結緣,一生愛吃辣椒。 魯迅少年時代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把學校獎給他的獎章換成錢,然後買成書外帶一串紅辣椒,晚上看書時,困了就吃口辣椒。歌唱家宋祖英,從小就跟嗜辣的家人學吃辣椒,走出湖南後,一曲《辣妹子》唱紅神州。其實,何止是湖南人好吃辣椒,湖北、四川、貴州、河南、山東等許多省、市、區的人對辣椒也都情有獨鍾。許多即使平時不吃辣椒的人,在喝羊肉湯、吃燴麵的時候,也是一定要用些辣椒的。

“辣”味與健康

“辣”味的食物除了辣椒之外,還有蔥、姜、蒜等,它們對人體的保健作用也不盡相同。蔥有去腥羶、去油膩的效能,炒菜時不可或缺;氽丸子、包餃子、包包子、包餛飩前制餡,更不可少;蒸菜扣碗絕不可少;做燉菜、煨菜、紅燒肉或海味以及各種魚類時,必不可少。美味佳餚扒廣肚、大蔥燒海參等全憑大蔥出味,假如不放蔥,這些佳餚必定遜色。姜微辣性溫,燉雞、鴨時,放入姜塊或薑片,可使肉味醇香。做甜酸味道的菜餚如糖醋魚、糖醋里脊時,將姜剁成薑末,與糖醋兌汁加入,可產生特殊的酸甜味。做魚時放點姜既可緩解魚的寒性,又可解腥,增加魚的鮮味。冷凍的肉類、家禽,在加熱前若能先用薑汁浸漬一下,可起到返鮮的作用。

“辣”味與健康

一般來說,老薑適宜切片,用於烹調中的燉、燜、燒、煮、扒等方法;新薑辣味淡,適宜切絲,可做涼菜配料。姜還是中藥材之一,民間素有“早吃三片姜,賽過喝參湯”,“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之說。大蒜以超強的殺菌能力聞名,有去腥提鮮的功效,燉魚、炒肉都少不了大蒜。燒茄子、炒豬肝或其他菜餚,放幾瓣蒜可增添菜的香味。吃餃子、小籠包子、燒麥、蒸餃時,蘸用小磨油、醬油、辣椒油勾兌的蒜汁,既開胃利口,又可防腸道疾病。吃包子、撈麵條、滷麵時,許多人都喜歡就著蒜瓣。用拍碎的蒜瓣或搗碎的蒜泥拌涼菜,調涼粉,鮮香辣味更濃。把蒜末與蔥段、薑末、料酒等兌成汁,可以做出各種風味炒菜。

“辣”味與健康

“辣”味食物的主要特點是性熱,對於寒性體質的人有很好的中和作用,從而達到“和諧”的境界。而對於陰虛火旺的人就不太適合了,另外這些食物具有很大的發散作用,過多食用,容易耗氣,嚴重者可導致氣虛,而氣虛者最為明顯的表現就是免疫力降低。因此,很多人辣的食物吃多了,反而會覺得渾身無力、容易疲倦。這種氣虛的症狀一旦找上門來,感冒等疾病也就會不期而至。這是我們在食用“辣”味食物時需要特別注意的。

個人獨著《草木果蔬養生物語》,精選自然界中我們常見的草木果蔬,解讀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和養生內涵。朋友們覺得感興趣,不要忘了添加關注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