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體溫測量方案


疫情期間體溫測量方案

疫情期間體溫測量方案

鑑於當前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熱為患者的主要突出症狀之一。體溫測量是防控疫情的關鍵步驟和重要手段。為切實落實防控工作,做好防疫期間學校師生員工的體溫測量,現制定方案如下:

一、確保體溫計數量充足,質量精良。

(一)體溫計包括額溫槍、水銀體溫計,必要時為紅外體溫探測器等。

(二)由後勤保衛處主導,招標採購辦配合,因應需求,通過多種途徑採購。

(三)在校學生以班為單位,約40人左右配備一支。

二、嚴格測溫操作規範,保證數據準確。

(一)工作人員在進行體溫測量前,應詳細閱讀說明書,熟練掌握操作方法。

(二)做好體溫計消毒、清潔、歸零,水銀體溫計應將

汞柱甩到36度以下。

(三)測量者清洗好雙手,測量人數較多時應配戴口罩、穿戴手套,防止交叉感染。

(四)水銀體溫計使用後,需用75%酒精進行浸泡消毒。

(五)如顯示體溫異常,應使用不少於三支不同的測溫儀重新測量,以確保數據準確。

三、嚴格實行“雙測溫”制度,做到守土盡責。

(一)進入學校大門的師生員工及外來人員,由後勤保衛處校衛隊負責測溫;

(二)進入學生宿舍的人員,由物業公司宿管人員和學生工作處負責測溫。

(三)疫情控制及學生開學後,由學生以班為單位每日一次測溫(學生工作處協調)。

(四)在隔離宿舍進行留置觀察的人員,由其本人每日兩次自行測量並上報。

(五)測溫結果由測量者造冊記錄,存檔備案。

四、發現發熱情況及時上報,做好後續工作。

(一)發現發熱大於等於37.3℃病例,由測溫者馬上向其上級主管部門(學生工作處、後勤保衛處)負責人彙報,並交由學校醫務室研判指引、記錄彙總並跟進。

(二)發現發熱情況,按下述指引執行:

1.發熱大於等於37.3℃,且有湖北經停、居留史或與湖北人員接觸史的,馬上致電120安排救護車轉運到定點醫院診治。

2.發熱大於等於37.3℃,且無湖北經停、居留史或與湖北人員接觸史,同時具有以下症狀其中之一:明顯全身痠痛、非常乏力疲倦、氣促或呼吸困難者,馬上致電120安排救護車轉運到定點醫院診治。

3.發熱大於等於37.3℃,但無湖北經停、居留史或與湖北人員接觸史,且無上述不適者,建議其自行到三甲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三)發熱患者離開現場後,測溫者應及時通知後後勤保衛處環衛中心,由環衛中心安排專人對原逗留場所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潔消毒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