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帶她去趟菜市場就夠了——購物逛市場能教會孩子什麼呢


教育孩子,帶她去趟菜市場就夠了——購物逛市場能教會孩子什麼呢


01

鄰居娟姐特別愛網購,瓜果蔬菜,都是快遞送到家門口。她說這樣省時間,可以多帶孩子上節興趣課。

作為媽媽,我們都理解,帶著孩子去菜市場,要看著孩子,又要挑菜買菜拎東西,確實費時間。

可有時候我們常常忽略了,菜市場不只是能買菜,更是孩子最佳的生活學習課堂。

毫不誇張地說:教育孩子,帶他去趟菜市場就夠了!

教育孩子,帶她去趟菜市場就夠了——購物逛市場能教會孩子什麼呢


02

菜市場

可以教孩子掌握知識技能

我們小區的珠珠,3歲多,特別聰明,說話頭頭是道,能計算20以內的加減,知識量也很豐富,認識蔬菜、水果、顏色,都不在話下。

我們請教珠珠媽,是不是天天在家給孩子上課呢?

珠珠媽笑著說:“我就是平時買菜的時候教教她罷了。”

大家都不相信,抽空跟著珠珠媽逛了趟菜市場。

珠珠媽逛菜市場一點都不像買菜,倒像是帶著女兒逛展覽館:

路過海鮮攤,她由著珠珠慢慢觀察;到活畜區,她也耐心地回答著珠珠天馬行空的問題;

走到菜攤前,她會給珠珠介紹一圈:“這是青色的西藍花,那是白色的花椰菜,還有紅色的西紅柿,是不是特別漂亮,你聞聞,每個菜都有香味,你喜歡吃什麼,我們就買什麼回去做。”

教育孩子,帶她去趟菜市場就夠了——購物逛市場能教會孩子什麼呢


結賬,也把紙幣交給珠珠來負責付錢收錢。

比如買棗,珠珠媽拿著棗慢悠悠地說:“這是棗,紅棗,你摸摸,橢圓形,紅紅的,乾乾的,皺巴巴的,我們可以用來泡水喝,也可以煮在粥裡喝,等我們買回家,你嚐嚐,可甜啦。”

等給珠珠介紹完,珠珠媽問老闆多少錢?

老闆說:“40元一斤。”

她又向老闆要了個袋子,說:“一斤40元,你來挑,挑20個,咱們稱稱有多少斤?”

等付錢,她再引導著珠珠把錢準備好,付給老闆。

我們平時兩分鐘搞定的“買棗”,珠珠媽花了十幾分鍾才買好。

一圈下來,我們都釋然了,珠珠之所以那麼優秀,是因為,媽媽每天都給她上一堂鮮活的早教課。

教育孩子,帶她去趟菜市場就夠了——購物逛市場能教會孩子什麼呢


龍應臺說:“上一百堂美學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寫作者在市場里弄髒自己的褲腳。”

父母有心,菜市場就能化身知識大課堂。顏色課,數學課,生活課,藝術課,課課生動有趣,堂堂價值無限。

03

菜市場

可以教孩子理解生活規則

菜市場除了可以教孩子知識,還能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

有一回,我又遇見一個“菜市場教育高手”。

豆腐攤邊,一位媽媽阻止不及,孩子用手指把好幾塊豆腐都戳爛了。

老闆氣急。

媽媽一把抓住孩子的手,抱起孩子,連聲道歉。

又看著孩子眼睛說:“這些豆腐是老闆的,你弄壞了,現在怎麼辦?想想你的玩具如果被別人弄壞了,你是不是會很傷心?”

看著生氣的老闆,嚴肅的媽媽,孩子撇嘴要哭。

媽媽又說:“我們把豆腐弄壞了,就要賠給老闆。老闆,麻煩你把這幾塊破損的都收起來。”

“寶貝,你還記得‘粒粒皆辛苦’嗎?和農民伯伯種稻谷一樣,老闆做豆腐也是很辛苦的,不可以這樣浪費,今天晚餐我們就吃這些弄壞的豆腐吧。”

等付完錢,媽媽又問孩子:“你戳豆腐,是不是覺得很好玩?如果你好奇的話,我們買回家,你和媽媽一起做菜,再研究豆腐好不好?”

孩子破涕而笑,再次和老闆道歉,主動拎著豆腐,和媽媽走了。

我暗暗讚歎,這位媽媽實在是棒,完全把孩子的“錯誤”轉變成“學習機會”,既讓孩子理解了“花錢才能買東西,弄壞了就要賠償”的規則,又給孩子講了珍惜糧食的道理,更引導孩子出現問題時怎麼補救。

從小被媽媽這樣教育的孩子,長大後,能更輕鬆地適應生活的規則,融入社會。

教育孩子,帶她去趟菜市場就夠了——購物逛市場能教會孩子什麼呢


菜市場,就是一個小型社會,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各樣的事。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用眼睛去觀察生活百態,用耳朵去捕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幫助孩子潛移默化去理解遵守社會規則的重要性:從商販們維持競爭又合作的關係中理解保持邊界的規則;學會排隊等待;學會有多少錢買多少菜.....

菜市場熱騰騰的煙火氣,遠比書本教育的規則道理,來得更猛烈更實際。

04

菜市場

可以塑造孩子的人生觀

《特別狠心特別愛——父愛是一種智慧》的作者沙拉,是一名出生在上海的猶太人後裔。

她從小沒有母親,父親在她12歲時去世,成人後又經歷了失敗的婚姻,帶著三個孩子困苦過日,後來,她逆襲成世界第三大鑽石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又培養出兩個身家過億的兒子和一個外交官女兒。

教育孩子,帶她去趟菜市場就夠了——購物逛市場能教會孩子什麼呢


談到成功的人生和教育子女的優秀經驗,她說,是得益於父親帶她去菜市場給予她的生命教育。

沙拉幼時,家境富有,父親疼愛。

但十歲生日那天,爸爸送她的禮物居然是帶她去菜市場。

藉由買菜,爸爸給女兒傳授人生道理:

沙拉看見漂亮的青菜,急切地就要買,爸爸卻帶著她慢慢從每一個攤位前穿過,告訴女兒第一個道理:

人生如同菜場,不要一看到東西就馬上把它買下來,你必須要再走下去,看別的攤子,你要學會比較。

等繞到新攤位,沙拉發現裡面的青菜比外面的還要好,爸爸提醒說可以買了,當她去挑選時,爸爸囑咐:“注意你的行為,必須輕輕地拿,別翻。”

買完菜,爸爸告訴她:

走過這個菜市場(人生路),再回去時,不是走回同樣的一個口,人生從進去到出來,它會是不同的出口,所以必須要非常認真地觀察、等待,不要急躁。”

爸爸也特別注意買菜順序,雞蛋都是最後買,他又告訴女兒個新道理:

雞蛋就像你將來要走的人生路,你得記住菜籃裡的菜位置是可以隨便換的,但雞蛋不可以。

如果你把雞蛋和硬的東西碰在一起,雞蛋就會碎,如同友誼,它們都很脆弱,你跟所有人交朋友時,都要小心翼翼,因為他跟你不是親人,沒有義務原諒你的過錯。

爸爸買完菜,也不會像一般人那樣要求多加一棵蔥,相反,他每次都會在菜市場的門口另外買些蔥和菜。問到原因,爸爸解釋:“裡面是正兒八經的商販,但是外面賣菜的小菜農也要生活。”人與人之間,是需要互相幫助的。

沙拉說,那天買菜回家以後,爸爸讓她寫了篇買菜的日記。

兩年後,爸爸去世,這篇日記一直陪伴在沙拉身邊,用沙拉的話說,她的人生中,每次遇到苦難,是爸爸教給她的人生道理讓她一次次闖過難關,她一點點地去理解並領悟到父親傳遞的智慧,也學著爸爸的方式把這些人生道理傳遞給自己的子女。

教育孩子,帶她去趟菜市場就夠了——購物逛市場能教會孩子什麼呢


小小菜市場,大大人生觀。

民國著名吃貨汪曾祺先生說:“我寧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同一個菜市場,不同的人領悟不同的人生觀,理解不同的規則,學到不同的知識。

而在教育的路上,孩子把菜市場看成人生百態的縮影,還是下里巴人的商販地,都取決於父母的引導。愛孩子,想教育孩子,就帶他去去菜市場。

菜市場裡,有比“看萬卷書,行萬里路”更深遠的人生道理!

——END——

教育孩子,帶她去趟菜市場就夠了——購物逛市場能教會孩子什麼呢


96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