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潛行;2020,前行


2019,潛行;2020,前行


今天是12月31日,回首這一年,寫了20篇文章,做了個人成長的135期專欄,讀了140本書,錄了三個半廣播劇,去了一趟錄音棚,自費寫了一本小書,上傳了4個視頻。


2019,潛行;2020,前行

從數據上看,做的事,不少。

放慢了閱讀的速度,以質量為標準,出了很多作品,並且在個人興趣上也獲得了又一次的突破。但是我發現,還是太快了。

記得之前我跟你分享過,無論是書,還是課程,買了,不等於看,看了不等於記住,記住不等於能用,能用不等於可以融會貫通,融會貫通之後,還得產生結果。


2019,潛行;2020,前行

當你是一個小白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快速的瀏覽,掌握該領域的框架,然後迅速填充一些最基本的知識,接下來以量取勝,培養自己的學習習慣,在這個過程當中,或許你會迷失在曬朋友圈當中,或許你會斷斷續續三分鐘熱度,也或許,一如既往,不了了之。

可是一旦當你突破了這個層次後,你會發現,成年人的學習,更要功利,更要有目的性。雖然我們多次探討過有關是否一定學習要功利的事情,但從結果、收穫上來看,是必然如此的。

成年人的學習,更多靠的是興趣、自主,靠的是拿來就能用的有用技能,而非太多打發時間,或許耍口舌的炫耀。

2019,潛行;2020,前行

所以在上一年做計劃的時候,我們直接選擇略過數據,以質量為主。

為的是一次次的迭代,一次次的把學到的,看到的,可以疊加到自己身上,產生蛻變。

這,也是19年的整體的總結,潛行。

2019,潛行;2020,前行

可,這並不夠,我發現在數據上鬆懈後,你無法保證質量是如何評定的,比如,你是寫一篇書評算有質量?還是做一場分享算有質量?或者說得出了新結論算是有質量?是,也不是。

2019,潛行;2020,前行

借假修真,過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結果。

前面所有的學習,所有的輸出都是假,而最終拿到手裡的才是真。

還有,在執行這個目標的時候,目標過於專注了,停留在閱讀、輸出上面,卻忽略了其他的規劃上。

職業——事業

身體——健康

財務

娛樂——興趣

朋友——人脈

個人成長

家庭

自我實現

這八項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從總結上,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在個人成長上特別高以外,其他項就很少提了。

並且在執行的過程當中,由於不理性偏差,很多時候你會更偏向於給自己找藉口,或遺忘了最終目標。

比如看一部電影,是放鬆還是消磨時間?

讀一本小說,是學習還是無聊?

刷抖音,是瞭解算法還是忍不住?

是否為了達成目的而達成目的,卻忘記了一開始的目的?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20年的計劃,會更加以結果為導向,拓展更多規劃項,把所有可做的事項按照二八原則重新劃分,沒堅持的,三分鐘熱度的繼續堅持,打磨的作品,繼續輸出,身體,社交也不能落下,並且再加入冥想和小總結日記的方式,短期覆盤,長期執行。


2019,潛行;2020,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