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北方的天空,总是如此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博物馆大厅
山西表里山河,东界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亘北岳恒山、五台山,南耸中条山,中立太岳河,汾河、海河从中穿越。都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地下的看陕西,地上的看山西。这里自古便是兵家策马拼杀之地,当从大家都能熟知的关隘就可看出这里地理位置的重要:娘子关、雁门关、平型关、杀虎口、风陵渡,只是到头来,每一个大一统朝代,却不曾有任何一位君王定都太原,所以山西的历史文化与邻居河南陕西相比山东相比有点被人所淡忘了。好在如今的山西人归纳出了自己八大人文文化品牌:华夏之根、黄河之魂、佛教圣地、晋商家园、边塞风情、关圣故里、古建瑰宝、太行神韵。仔细探究,底蕴还是深厚的。


也确实,一样是黄河流经的地域,山西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从春秋五霸的晋文公重耳到名将卫青、霍去病,到武圣关羽,再到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同朝代的狄仁杰、裴度,以及罗贯中、白居易、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关汉卿,书画家傅山,六君子杨深秀,以及徐向前、傅作义等。山西人杰地灵,代不乏人,到了这样的地方,这里的博物馆肯定是首要的目的地。

一大早排队在郝刚刚羊杂割店吃完羊杂割,打的前往博物馆。山西博物馆的建筑特色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如斗似鼎”。“斗”象征着丰收喜悦,“鼎”象征着安定吉祥。据介绍,博物院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12万平方米,高34.5米。四周水环路绕,东与汾河公园隔路相望,北以宽阔的望景路与滨河体育中心相连,西环西渠水,南临玉门河。建筑由主馆与四角辅楼组成。主馆造型如斗似鼎,四翼舒展,象征着丰收富足与安定吉祥,馆藏文物40万件。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文物以青铜器称著全国,夏商踪迹和晋国霸业展厅展出的青铜器琳琅满目,令人震撼,最出名的有商代“龙形觥”,“兽形觥”、“雷纹提梁卣”。镇馆之宝有四件,分别是《鸟尊》、《龙形觥》、《晋侯臣斤壶》和《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山西简称晋,所谓晋国霸业可以理解成山西的通史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兽形觥,觥,古代祭祀用来盛酒的器皿,腹部成椭圆形,上有提梁,底有圈足,盖子成兽头形,

也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正面看来是一兽首的样子,眼睛大而圆且怒睁着,眉毛粗黑,双耳招风

成叶子状,张口露齿,表情狞厉,为商代盛酒器。整器以雷纹为地,三层花纹交错装饰,形象逼

很生动,立体感极强。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镇馆之宝——鸟尊,好像百鸟之王,神圣庄严,雍容华贵。尊头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禽体丰满,

尾部下弯成象鼻状,象鼻内卷上扬,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器上铸有铭文“晋侯乍向太室宝尊彝”

,证明其为宗庙礼器,即贵族祭祀宴会上使用的酒器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镇馆之宝——龙形觥,整体宛如一艘停泊在水波里的龙舟。这件青铜器从年代、工艺、造型而言,不仅是“山西唯一”、“中国唯一”,而且也是“世界唯一”。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猪尊,尊是古人祭祀时、生活中使用的酒器和礼器,这件西周时期的青铜猪尊,长$2,体形

壮硕,四足平踏,吻部略小翘,嘴角出獠牙,短尾上卷。猪背有一圆形品,上有盖,带圈形捉手。

器盖与器腹外底均铸有铭文“晋侯乍族飤”。“飤”通“食”,多用于青铜食器上,在酒器中自

铭为“飤”。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云雷地乳钉纹瓿(bù),是古代盛水或酒的一种器皿,呈敛口、圆腹、圈足,似后代的坛子。此

器商代晚期风格,其造型浑厚敦实,饰云雷纹、夔纹和乳钉纹,肩部有三个高浮雕兽首。云雷纹

是青铜器上的一种典型纹饰图案,它的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形,圆形的

称“云纹”,方形即“雷纹”,常作青铜器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夔纹,也是青铜器上的装

饰纹样之一,图案表现传说中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夔,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乳钉纹,

属于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之一,其纹形为凸起的乳突排成单行或方阵。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虎头匜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铜牺立人擎盘,在钟鸣鼎食的战国时代,青铜器是贵族的象征,是代表身份和地位的一种符号。

“国家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代,青铜器的主要功能便是祭祀与征战,祭祀属于国家的头等大

事,而“牺”便是古代对祭祀所用牲畜的称谓。铜牺立人擎盘,整体由三大部分组成:铜牺是一

个竖着耳朵的神兽,牺体肥壮,尾巴短小,形象逼真,它综合了多种畜禽的特征,驯良温顺,憨

厚可爱;牺背上立一女子,束发披肩,两臂前伸作合抱之态;双手捧着圆柱,柱顶上放置着一个

可随圆柱转动的镂空圆盘。整个器物构思精巧,纹饰精美、造型生动、工艺精湛,是战国青铜器

的佳作。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刖人守囿铜挽车,车马模型。长方扁形车厢,无车辕。车厢前有两扇车门,左门上铸一立体圆雕的裸体刖俑人,俑人一手扶门闩一手拄杖。车有六轮,其中车厢两侧前端各一卧虎足,每一卧虎前后足各踩一小轮;车厢两侧面后端则各装有八辐条的车轮。车厢盖钮为一蹲猴,盖四角各有一可转动的乌。车厢的四隅和两侧面中线处各铸一圆雕的回首兽,以及平雕的鸟纹。此车是以往从未出现过的铜器器形,形制独特,可以转动,巧妙地运用了机械原理,各种圆雕也极为生动。刖俑人的出现是研究当时刑法和政治生活的重要资料。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匏壶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雁鱼宫灯,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山西省襄汾县吴兴庄村出土铜灯构思巧妙,

灯火点燃时,烟气通过鱼腹和雁颈导入雁腹,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功效。制作精美,

代表了汉代青铜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胡傅酒樽,出土地正当匈奴与汉族杂居区域,酒樽通体鎏金彩绘,中原器型与草原装饰浑然一体,

技法十分罕见。器身虎、象、鹿、马等动物图案形象生动,更显富丽堂皇。口沿刻铭文“勮阳阴

城胡傅铜酒樽,重百廿斤,河平三年造”。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百福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表里山河——走进晋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