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學案(十五) 中國古代農耕經濟

經濟

專題一、中國古代農耕經濟

一、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中國古代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鐵製農具和牛耕技術。

春秋初期開始掌握冶鐵技術,出現鐵製農具,戰國時期得以廣泛推廣。

春秋後期牛耕出現,戰國時普及。

2、耕作方式的演變:原始社會刀耕火種——商周時期出現青銅農具(未廣泛應用)——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西漢中期發明犁壁——隋唐時期曲轅犁(又名江東犁)。

二、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變

1、奴隸社會(夏商周):土地歸國家所有,實行井田制——春秋時期開始瓦解——戰國時期正式瓦解。

2、瓦解的原因:

A.春秋時期鐵製農具和牛耕技術的出現,使生產力迅速發展(根本原因)

B.大量私田的出現。

C.魯國實行稅制改革,實行初稅畝,促使土地逐步由國有向私有轉變,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剝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各國紛紛跟進。

D.戰爭頻起,勞動力銳減,無法再支撐井田制。

3、封建土地所有制:

A.形成: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先後變法,其中商鞅變法最為徹底,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B.多種所有制形式:

a.國有土地所有制:國家經營,主要用於封賞和授田(如均田制、屯田制)

b.土地私有制:包括君王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農土地私有制三種。

地主土地私有制佔支配地位,土地兼併成為地主階級擴大地權的主要途徑,也成為對封建社會的一大威脅,導致國家稅收的減少。

自耕農土地所有制(即小農經濟、自然經濟或自給自足經濟)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是長期以來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結合,生產的主要目的是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在封建經濟中占主導地位。

(PS:中國的土地制度中均田制及以後的發展,很有研究價值,重農抑商政策和經濟發展自身規律的對抗在其中無數次的出現:

A.在均田制的基礎上,唐代確立了租庸調的賦役制度,主要是配合均田制的施行。所謂租、庸、調,即指田租、力役和戶賦。唐代規定丁男十八歲以上,授田百畝,其中二十畝為永業田,八十畝為口分田,老死還官。人民向政府取田而登記戶籍,政府依據授田紀錄而向人民徵收租庸調。均田制以男丁為單位而授田,租庸調製也是以丁作為徵收對象。又因為均田制中所有領田者,皆領定額的田,故此制中以廿一至六十歲的男子為丁,不論貧富,一律繳納定額的租庸調。

B.唐德宗時期,宰相楊炎創兩稅制,核心內容為:“凡百役之費,一錢之斂,先度其數而賦於人,量出以制入。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居人之稅,秋夏兩徵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雜徭悉省,而丁額不廢,申報出入如舊式”。均田制度及其伴行的租稅制的失敗,不僅說明流通經濟相當發達的官僚社會,不可能再把土地與農民束縛定著起來,還說明這種社會由長期因緣積累所逐漸形成的門閥及其有關的社會政治勢力,再不會允許他們把已經領有或將要取得的土地所有權力,交到中央政府統制支配。所以,為了適應這兩種客觀情勢,唐代統治者體驗到維持統治的最安穩最聰明的辦法:不在壟斷土地分配權,以長期控有賦稅源泉,而在承認既成土地所有關係,以改進賦稅收入,這即是代替均田制以及租庸調製而出現的楊炎兩稅法。兩稅法的精神,不在字面的每年兩次徵收,而在於把此前有國家統制分配土地規制從根本上取消了。也許正因如此,楊炎在舊歷史學家的心目中,就被視為是罪大於商鞅的。把楊炎比商鞅,正說明了廢均田與廢井田同樣重要,在應時達變,解放社會生產力而言,商鞅功不可沒,楊炎是同為不可沒的。

C.方田均稅法,王安石變法實行的政策之一。熙寧五年(1071年)八月由司農寺制定《方田均稅條約》,分方田與均稅兩個部分。方田是每年九月由縣長舉辦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為五等。均稅則是以方田丈量的結果為依據,制定稅數。它消除了隱田逃稅之現象,增加了賦稅收入,一定程度地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但它卻侵害了豪強地主階級的利益,遂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元豐八年(1085)基本廢止。至宣和二年(1120)完全廢止,已清丈的方田也仍照舊法納稅。

D.一條鞭法;明代中葉後由張居正開始的賦役方面的一項重要改革,主要是總括一縣之賦役,悉併為一條,即先將賦和役分別合併;再通將一省丁銀均一省徭役,每糧一石編銀若干,每丁審銀若干;最後將役銀與賦銀合併徵收。代表了16世紀明代管理者試圖獲得一種理想狀態的各種努力:徭役完全取消;裡甲體系不管在形式上還是實質含義上都不再存在;任何殘留的人頭稅都將併入田賦之中。而納稅人可以通過分期支付單一的、固定的白銀來履行對國家的義務。

E.攤丁入畝:是清朝政府將歷代相沿的丁銀併入田賦徵收的一種賦稅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賦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源於康熙、雍正、乾隆年間普遍實行。其主要內容為廢除人頭稅,此後中國人口迅速增長,客觀上是對最底層農民人身控制的放鬆。同時,政府也放鬆了對戶籍的控制,農民和手工業者從而可以自由遷徙,出賣勞動力。有利於調動廣大農民和其他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促進社會生產的進步。)

4、評價:

A.進步性:小農經濟下形成的農民有一定的土地、農具、耕畜等生產工具,具有生產積極性。

B.侷限性:小農經濟結構簡單,本身十分脆弱,極易被破壞,但也因此十分頑強,在被摧毀後很容易復生。

C.保守性、落後性,小農經濟使得農民天然偏於保守,這也是小農階級的天然落後性所在。

(PS:自然經濟具有雙重性,既脆弱又充滿了生命力)

(PS:自然經濟的雙重性也就決定了農民階級的兩面性。)

5、自然經濟:又稱小農經濟,是以家庭為單位,主要耕作方式為鐵犁牛耕,主要組織方式為男耕女織,主要生產特點為精耕細作,具有分散性(家庭為單位)、封閉性(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結合)、自足性(生產的主要目的是滿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納稅)的特點,是一種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廣泛存在於中國封建社會中,也是封建社會經濟的基礎。

(PS:中國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某種程度上其實就是小農經濟的理性迴歸而非產業的革命。因此,要辯證的看待小農經濟,當前中國的核心問題,就是三農問題(農業、農村、農民),而解決好三農問題的關鍵,從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來看,就是要做好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

三、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發展:

1、發展歷程:原始社會後期手工業與農業分離;夏商周時期,手工業由官府壟斷;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出現了官、民、家庭手工業三種形式。

A.官營手工業:由政府直接經營,進行集中的大作坊生產,生產不計成本,產品精美。成就:西周晚期,中國已有鐵器。商周時期,青銅器進入鼎盛時期。西漢的高爐鍊鐵和炒鋼技術。東漢杜的的水排。南北朝的鋼鐵法。

B.民間手工業:明中葉以後,民營手工業超過官營,佔據全社會手工業生產的主導地位。,明朝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出現清朝繼續發展。

2、主要手工業部門及成就:

A.冶金業:

a.冶銅:新石器時代出現銅器,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技術領先,出現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大型器物,作為禮器。

b.冶鐵:商代出現了用隕鐵製作的鐵製兵器,說明對鐵的鍛打已有了解,但尚未掌握人工冶鐵。春秋時出現了“塊鍊鐵”。戰國晚期開始掌握“塊煉滲碳鋼”,這種最初期的鍊鋼技術,並在西漢早期進一步發展出“百鍊鋼”技術,西漢後期出現了“炒鋼”技術,由生鐵變為熟鐵或鋼。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灌鋼”技術,將生鐵與熟鐵混合,再改進淬火技術,這是中國冶鐵史上又一獨創性發明,到了宋代,“灌鋼”技術已相當成熟。明代則發明了“生鐵淋口”法,使熟鐵的刀口煉成鋼鐵。後又發明出“蘇鋼”法,將鍊鐵爐中流出的鐵水直接流入炒鐵爐中炒成熟鐵,減少了一步再熔鍊的過程,也就使鋼鐵冶煉出現了半連續性系統。

另外,在鼓風方面,東漢後期南陽太守杜詩發明水排,大大提高了效率。北宋出現了可移動的行爐。在燃料方面,宋代鍊鐵已普遍使用煤,最遲到明代開始用焦炭進行冶煉。

B.制瓷業:

a.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商代便有了最原始的瓷器。

b.東漢瓷器生產技術達到成熟階段,早期青瓷,後期燒製出白瓷。

c.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兩大系統,唐朝越窯的秘色瓷極為珍貴。

d.宋代制瓷技藝大放異彩,瓷窯遍佈全國,並湧現初“官、鈞、定、汝、哥”五大官窯。南方以景德鎮為代表。

e.江西景德鎮到元代發展為全國的制瓷中心,燒製出白地藍花的青花瓷。

f.明清時期,景德鎮成為全國的“瓷都”,明中後期,又在青花瓷基礎上燒製出多種彩瓷。清代又發明了琺琅瓷。

C.紡織業:大汶口文化時期,相傳黃帝的元妃螺祖發明養蠶繅絲。新石器時代,人們發明了紡輪。西周則出現了原始的紡織機、紡車、轈車。漢代發明了提花機。宋末元初黃道婆(布業始祖)在松江府以東教授先進的紡織技術和推廣改良的紡織工具,出現了空前的紡織盛況。

1、特徵: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手工業技術先進。多種經營模式:官營、民營、家庭手工業長期並存。官營長期佔據主導,明中葉後民間手工業取代。經濟重心南移,手工業也隨之發生變化。“資本主義萌芽”出現改變了古代手工業的性質。

四、中國古代商業的發展

1、商業的發展歷程:a.商人的由來:商朝人以善於經商著稱,因此將善於從是商業活動的人稱為商人。b.春秋戰國時期商業繁榮,商業向政治的滲透是後期重農抑商政策的重要原因。c.秦漢以後,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使商業的發展比較艱難,商人在時間、地點上書到了限制。c.隋唐時期,草市出現,為商業服務的櫃坊和飛錢相繼問世。d.兩宋時期商業空前繁榮,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商業稅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e.明清時期,棉花、茶葉進入市場,商幫出現,著名的徽商、晉商。

2、市的變遷:西漢時,長安城東西設九市,定點定時,嚴格官吏;唐代,長安城設東西二市,各佔兩坊之地,仍受到嚴格官吏。宋代,市分散在城中,草市更加普遍,出現了四大商業名鎮,市與坊的界限被打破。出現了夜市和早市,商業活動的時間也被打破。明清時期出現了單一的商業城市。

3、官府控制下的對外貿易:a.唐朝設有市舶使,總管海路邦交外貿。b.兩宋貿易稅收成為了南宋的國庫重要財源。c.元朝時泉州有第一大港的稱號。d.清朝閉關鎖國,海禁政策,唯一的對外貿易形式為朝貢貿易,目的不在於獲取經濟效益,而是宣揚國威。。

4、商業發展特點:a.商業產生後不斷髮展,宋元時到達頂峰。b.國內毛衣與對外貿易全面繁榮。c.政府逐步放款對商業的限制,但長期的重農抑商政策,阻礙了商業的長足發展。d.商業始終是自然經濟的補充,無法佔據主導地位。

五、資本主義萌芽與“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

1、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與緩慢發展:

A.明朝產生:

a.原因: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商品經濟是資本主義萌芽的必要條件,明朝中後期,在商品經濟發達的江南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b.出現部門:手工業的紡織業和陶瓷業。

c.出現標誌:手工工場的出現(機房)

d.關係:“機戶出資,機工出力,計日授值、聽大戶呼織等”的僱傭關係。

e.目的:增殖利潤,擴大再生產。

B.清朝發展:清朝前期繼續發展,手工工場規模擴大,分工更細,部門和地區增多。

C.認識:

a.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代表了中國社會進步發展的總趨勢。

b.萌芽只出現在少數地區的少數部門,是微弱的。

c.萌芽發展緩慢,始終處於萌芽狀態,且最終被扼殺。

D.阻礙發展的因素: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促使統治者通過一系列重農抑商政策抑制發展。

(PS:目前有些教材中將明朝中期開始的資本主義萌芽表述為一些學者的觀點,我認為還是比較中肯的,那個時期中國出現的新的生產方式到底能否算作資本主義的萌芽時期,確需更多的研究。以我個人所見,所謂資本主義萌芽,很大程度上是個一廂情願的定位。一方面是為了迎合“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觀”(1939年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明確指出:“中國封建社會內的商品經濟的發展,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如果沒有外國資本主義的影響,中國也將緩慢地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另一方面則是民族自尊,為了證明本國也有自發現代化的資質,只是被外力中斷了。資本主義是一種生產關係,本身就不能用舉例子的方式來論證。要說商品經濟、自由僱傭勞動,在西歐的整個封建社會階段,偶發的案例並不鮮見,中國曆朝也多有散佈。根據黃宗智的觀點,從事工商業大抵是農民為了生存不得已而為之,是“剝削推動的商品化,而非牟利推動的商品化”,並未改變中國社會小農經濟的性質,甚至可以說是加強了它。硬將中國腳套進西方鞋的做法是令人質疑的。中國有自己的社會發展史,自然也該有自己的社會發展史觀,只是目前這套史觀還在形成與豐滿之中罷了。)

2、重農抑商政策

A.產生:產生於戰國時期中商鞅變法正式提出,後成為封建社會的傳統經濟政策。

B.原因:“重農抑商”政策是封建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必然產物,同時也起到鞏固封建統治的作用。

C.目的:鞏固封建統治(根本目的),確保賦稅的徵收和徭役的徵發(直接目的)。

D.主要內容:把農業作為國計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視和保護,對商業活動加以限制。

E.評價:積極:封建社會初期重視農業,保護了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促進了農業的發展,鞏固了封建統治。消極:明清時期,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是中國近代落後的重要原因。

F.中國的重農抑商政策雖是貫穿於封建社會始末的,但不意味著每一個具體統治時期都在堅定不移的抑制商業的發展,他們有些是出於恢復社會生產的統治需要,比較典型的是在西漢文景之治中的各項經濟方面舉措,如“弛山澤之禁”,即開放原歸國家所有的山林川澤,從而促進農民的副業生產和與國計民生有重大關係的鹽鐵生產事業的發展。再如廢除了過關用傳制度,廣通關隘,促進商品流通和各地區的經濟交往。從這些惠農手段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經濟政策始終是抑商的,但惠農也是一種重要的補充。另外更重要的是經濟發展自身的客觀規律,特別是明朝中期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一些學者認為清朝扼殺了明朝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也就扼殺了中國的未來。確實,清朝統治者作為傳統的少數民族和遊牧民族,是有別於中原文明的,即便再被漢化,一些骨子裡的東西不會變,比如海禁政策雖是在明朝開始的,但明朝從統治者到政策的具體執行者,都更多的是抱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執行,而清朝則完全不然,對外貿易只留下了廣州一處,其餘的均為朝貢使節通道。是否真的如此,是否真的如果沒有清朝,明朝的資本主義萌芽就會將中國自然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依我之見未必,歷史無從假設,但從西方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整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乃至文學、繪畫領域看,都是向著資本主義社會一往無前的發展的,而中國明朝當時的各個方面,卻在向著君主專制方向一路狂奔。我的個人觀點,明朝資本主義萌芽只是受到地理大發現影響,而被迫捲入世界市場的一個特定經濟現象,不具有發展甚至將中國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條件。因此,那個時期中國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的性質,我在前文早已說明了。)

3、海禁政策

A.原因:防範西方殖民入侵和反清鬥爭(直接原因)、統治者自身盲目自大(主觀原因)、自然經濟自身的封閉性特徵(新聞根本原因)。

B.危害:妨礙了海外市場的拓展,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中國長期與世界隔絕,逐步落後於世界。

(PS:中國明清兩朝的海禁政策其實發生了很多反覆和變化,這樣變化也能體現出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下,重農抑商政策的不斷反覆與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