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要玩遊戲?做好了,能讓孩子情商管理和社交超越同齡人

親子游戲 連接親子感情的紐帶

孩子為什麼要玩遊戲?


孩子為什麼要玩遊戲?做好了,能讓孩子情商管理和社交超越同齡人


遊戲會影響寶寶的情感、社會行為、身體、認知和語言各個方面的發展。通過各種遊戲,孩子在數學、語言、合作和解決問題等方面變得更加成熟。遊戲有助於發展他們的好奇心、自尊心、力量與協調、獨立自主和自我引導的能力。

一、遊戲能促進寶寶交往技能的發展


經常進行親子游戲能促進寶寶安全依戀的形成。一個有著安全依戀的寶寶有足夠的自信和安全感,能夠愉快地和同伴遊戲,發展自己的社會技能。

通過與其他人一同遊戲,發展了寶寶的合作(例如一同搭積木)、設身處地(例如瞭解另一個寶寶扮演怎樣的角色)、分享(例如輪流玩一個帶滾輪的玩具)以及提供幫助(例如協助完成拼圖)等技能。

當寶寶們在一起玩遊戲時,衝突是不可避免的。當寶寶學習怎樣解決衝突時,他們也學會去了解別人的觀點,以及社會關係中對付出和索取的需要。

二、遊戲能促進寶寶情感的發展


當寶寶開始自己遊戲時,他們有了快樂和成功的經驗。這樣的遊戲使他們感到自己的能力,促進他們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

當寶寶創造性地表現自己,例如繪畫或者扮演角色時,這個表現的過程能提高他們對自我價值的感覺。

通過角色扮演遊戲,寶寶學會控制自己對現實生活事件的情感,雖然這時他們還不能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如寶寶扮演小醫生給扮演病人的媽媽打針吃藥時,當媽媽假裝害怕,他開心大笑時,他對醫院的恐懼情緒得到了疏解。

開放式的遊戲,例如玩沙子、玩水、捏橡皮泥等等,也能夠為寶寶提供表達和釋放自己感情的機會。

孩子為什麼要玩遊戲?做好了,能讓孩子情商管理和社交超越同齡人


三、遊戲可以刺激寶寶身體的發育


在出生後的最初幾年,寶寶是通過身體的活動來增加自己對物體的認識的。

他要去探索,通過爬,跑,跳的各種遊戲,寶寶形成了對自己的身體以及身體空間位置的認識。

四、遊戲能夠促進寶寶認知的發展


遊戲為寶寶提供了機會,使他理解事物間的關係以及它們是怎樣工作的,比如他如何能把積木搭得更高;他把不同的物品放到水裡,為什麼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沉到水底;他會逐漸瞭解到他按一下牆上的開關,燈就會亮……

在過家家遊戲中,寶寶曾經的經歷得到再現,一塊積木可以被當作洋娃娃的奶瓶或者是一輛小汽車。在這種遊戲當中,抽象概念得到了鍛鍊。

遊戲中還包括了大量解決問題的活動,比如完成一幅拼圖。

孩子為什麼要玩遊戲?做好了,能讓孩子情商管理和社交超越同齡人


通過遊戲,還可以培養寶寶的

堅持性,專注力——這些能力都是幫助寶寶在上學時取得成功的必備技能。

一些遊戲還可以刺激輻合思維(將與問題有關的信息聚合起來,尋找一個正確答案的思維形式,又稱求同思維)的發展。例如將鈕釦按照尺寸大小分類,或者正確地把拼圖塊放進拼圖板裡。

一些遊戲也可以刺激發散思維的發展。發散思維中包括髮現多個解決辦法,例如用積木搭建房子或者造車。

在建構性遊戲和過家家中,經常會需要寶寶練習制定計劃和作出決策的能力。

五、遊戲能夠促進寶寶語言的發展


通過和媽媽的遊戲,例如用鏡子照面部的表情、教寶寶發音、玩藏貓貓等遊戲,寶寶可以學習怎樣進行交流,這是溝通和交流的基礎。

在過家家中,寶寶會經常使用詞彙用來指代人物、物體和事件。

根據協商,父母與寶寶之間或者寶寶與同伴之間所進行的合作遊戲,包含了大量溝通與交流的機會,例如對規則或者角色的討論等。

早期的塗鴉和畫畫是寶寶通過書寫來表情達意的最初形式。讀故事、講故事、手指遊戲和唱兒歌能夠提高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

孩子為什麼要玩遊戲?做好了,能讓孩子情商管理和社交超越同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