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42所雙一流大學,教育部分為5個檔次,網友:早該如此

中國大學如同人類社會,也是一個金字塔結構的存在,最早是“全國重點大學”獨領風騷,從最早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6所,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近100所,它們幾乎成為了全國考生做夢都想考上的大學。時光進入上世紀90年代,全國高校進行體制改革,“全國重點大學”走下舞臺,影響範圍最大、時間最長的高校工程“211”和“985”正式浮出水面。


全國42所雙一流大學,教育部分為5個檔次,網友:早該如此

其中,985大學39所,清華北大、華東五校等均在其中;211大學115所,身為985工程的高校必然也是211大學。他們的風靡程度至今依舊存在,尤其是職場招聘,一直傳聞很多優質企業招聘門檻都是“謝絕非985/211院校畢業生應聘”。到了21世紀,高校系統再次提出新結構,“雙一流”問世,結果共有42所大學入圍“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根據以往經驗,這些大學要實現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項目都是要分批次進行,我們可以從教育部批覆各大高校的時間,從而推斷出各所大學的實力和地位。這樣來看,大致分成了以下5個檔次。


全國42所雙一流大學,教育部分為5個檔次,網友:早該如此

第五檔次


這是“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最低檔次,一共有12所入圍,分別是東北大學、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鄭州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和雲南大學。雖然他們被排在最末流,但是,並不代表他們實力就差,而是在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中相對弱一些。


譬如國防科技大學,它是中國最好的軍校,每年培養出無數國防尖兵,由於免學費和住宿費,學生每個學期還能拿到一定的生活補助,畢業了還可以分配工作,所以,每年報考的人數都很多,競爭很大。再看吉林大學,老牌的985高校,經常盤踞在中國高校排行榜10-15名左右,也可以被視作向頂尖高校躍進的中繼站。時下極為熱門的汽車相關專業,由於吉大和長春一汽相互依託,也是其王牌專業。


全國42所雙一流大學,教育部分為5個檔次,網友:早該如此

第四檔次


這個類別中共有10所大學,分別是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山東大學、天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廈門大學和中南大學,它們的目標是在2050年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換成通俗一點的講法就是入圍全球高校100強。

這些大學明顯實力要強上一些,就像中國農業大學,原來是北京農業大學,中國最早入選全國重點大學的六所高校之一。電子科技大學,赫赫有名的“兩電一郵”之一,在如今互聯網、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時候,電子科技大學的相關專業十分搶手。另外,這所大學還是全國綜合類大學中收費“最貴”的高校,費用將近10萬元。


全國42所雙一流大學,教育部分為5個檔次,網友:早該如此

第三檔次


這個類別也同樣擁有10所高校,分別是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山大學、東南大學、蘭州大學、同濟大學、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和南開大學。這些高校的建設目標是在2050年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即在全球高校排名進入前50名。

雖然看起來任務艱鉅,但是,就目前這些高校的實力來看,還是十分擁有完成目標的能力。諸如武漢大學,最近幾年發展迅速,已經成為華中地區實力最強的綜合類大學,目前完全擁有衝擊“華東五校”的底蘊。再看北京師範大學,首都高校圈流傳著一句俗語“清北人師”,其中“師”就是北師大,把它和清華北大並列在一起,可見實力絕對出類拔萃。


全國42所雙一流大學,教育部分為5個檔次,網友:早該如此

第二檔次


進入這個階級的高校絕對是中國大學界的“大佬”,入選的大學只有6所,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他們的建設目標相對之前的3個檔次更加具體,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建設方向,譬如哈工大,它的目標就是要在本世紀中葉就成為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的世界頂尖大學;上交大則是要在2050年成為卓越的世界一流大學。


全國42所雙一流大學,教育部分為5個檔次,網友:早該如此

第一檔次


這是中國高校金字塔的最頂端,能夠位列其中必然是中國最好的大學,入選的一共有4所家喻戶曉的名牌高校,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另外,還有一所不是在42所“雙一流高校”名單中的大學,也被排進了這個級別,那就是以研究生教育為主的中國科學院大學。

常言道“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他們身上肩負著在2050年必須進入世界一流大學頂尖行列之中的重擔。也就是說,在30年之後,全球大學TOP20中至少要有5所中國大學的名字。


全國42所雙一流大學,教育部分為5個檔次,網友:早該如此

這就是目前中國42所雙一流大學的分類分檔情況,即將參加2020年高考的同學或者還沒有參加過高考的同學都可以瞭解一下,根據自身成績狀況和未來研究方向,選擇合適自己的大學。也算是為自己立下一個目標,從而可以更好的制訂學習計劃,有的放矢、努力奮鬥。最後,你認為創建不久的西湖大學和正在籌建的雄安大學會不會異軍突起,打亂目前中國高校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