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的怪異“小名”,太有意思了……

小名,文雅的說法叫“綽號”。一般,老百姓家的孩子大都有個小名,像“狗剩子”“二蛋”“豁牙子”“瘦猴”……其實這不只咱老百姓獨享,看似威武霸氣的帝王也有小名。

漢武帝劉徹的小名叫“彘(zhi)”,“彘”是個什麼鬼?一聽你就笑了,就是大“豬”。漢武帝的老爹劉啟怎麼想的,給兒子取這麼個白痴不雅的小名呢?

小皇帝的怪異“小名”,太有意思了……


據《漢武故事》記載:劉徹出生前,他的皇阿爸做了一個夢,夢見一頭大公豬,渾身金光閃閃,架著紫色的祥雲,從天而降,落在妃子王美人的帳前,一晃就消失了。劉啟驚醒了,就聽有人嚷嚷,王美人生了個大胖小子,於是就給兒子取了個小名“彘”。就是小豬佩奇劉徹。

當然這個故事有點無厘頭,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劉裕的小名就不錯:寄奴。《宋書.符瑞志》記載:劉裕出生時,正值半夜,有神光照射劉家的宅子,又有甘露降臨在劉家祖墳的一棵柏樹上。

劉裕的老爸見兒子出生,天有奇異之象,就給他取了個小名:奇奴。後來,小奇奴被舅舅家接走撫養,舅媽給他改成了“寄奴”,意思寄養在舅舅家。

小皇帝的怪異“小名”,太有意思了……

“神光”與“甘露”純屬扯犢子,不過編史書的人,為劉裕皇帝的出身,添了點神秘的佐料,顯示出皇帝與眾不同罷了。“奇奴”與“寄奴”的得名,倒反映了社會實際。

奴就是奴卜,奴卜生來命賤,經得起拉磨,好養活。這樣的小名,是希望小寄奴身體棒棒噠,無病無災,健康成長。

劉裕年少時,手上長了個瘡,總是治不好。一天,在徐州下邳,劉裕遇到一個老和尚。老和尚對他說:“司馬氏的晉朝氣數已盡,不久將會滅亡,到時候,江南會大亂,重整河山,就靠你了啊!”老和尚說完,就從懷裡掏出一包黃藥面,交給劉裕,說:“你的手瘡難以治療,非這種藥不可!”說完不見了。

小皇帝的怪異“小名”,太有意思了……

劉裕半信半疑,到家後,用小勺子挑了一點藥面,撒在爛瘡上。幾天後,手上的瘡奇蹟般的痊癒了。剩下的藥面,劉裕小心翼翼的收藏起來。此後,果然天下大亂,劉裕帶兵廝殺疆場,經常受傷。

他每次受傷都用這種藥面治療,療效顯著。後來,人們就把這種善治槍棒刀傷,跌打損傷的藥叫“劉寄奴”。民間甚至傳言“家有劉寄奴,不怕刀槍捅。”

劉寄奴慢慢衍變為草藥名,既豐富了中醫藥文化的內涵,又為皇帝的小名平添了些許的奇趣。


小皇帝的怪異“小名”,太有意思了……

唐代時,小男孩多數稱為郎。唐明皇李隆基排行老三,所以他老爸睿宗李旦給他取個小名就叫“三郎”。唐明皇的小名因兄弟排行而得,不像漢武帝劉徹的“豬”那樣難聽,所以屬下對這一小名並不忌諱,在文獻裡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小皇帝的怪異“小名”,太有意思了……

唐明皇喜好戲曲,被稱為“梨園領袖”,是梨園弟子的開山祖師爺。開元盛世,負責督造水利工程的專家官員韋堅,在渭水之南開鑿出一條與渭水平行的河道,名為廣運潭。

竣工那天,舉行了隆重的慶典儀式。知道唐明皇愛聽愛唱,韋堅特地建了一座望春樓,供親自出席的唐明皇登臨表演,以祝賀這難得的曠世恩典。

陝縣縣長崔成甫,特地把民間流行的《得體歌》改寫成一首《得寶歌》。崔成甫親自在第一艘船上領唱:“潭裡船車鬧,揚州銅器多。三郎當殿坐,看唱《得寶歌》。”後面有一百多名衣飾華麗的年輕美媚,鶯聲燕語跟著齊聲唱和,笙管笛簫伴奏,鼓樂齊鳴。

小皇帝的怪異“小名”,太有意思了……

崔成甫將《得體歌》中原有的“三郎”一句巧妙引用,暗喻唐明皇,以讚揚他統治下的盛世太平,樂得望春樓上的李三郎像個一百多斤的孩子。

北宋太祖趙匡胤,小名“香孩兒”。《宋史》說趙匡胤出生時,“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日不變。”說趙匡胤出生的那一晚,紅光滿屋,他的胞衣像一朵未開的荷花,滿室飄逸著奇異的香味,所以取小名“香孩兒”。

當地民間傳說,趙匡胤出生時,深夜子時,天空一片紅光,遠望如大火漫延一般,四鄰八舍連忙提了水桶臉盆趕去救火,到了才知道原來是“香孩兒”誕生。鄰舍們驚歎不已,後人便將趙匡胤出生的地方喚作“火燒街”。

小皇帝的怪異“小名”,太有意思了……

可見老趙一出生就“大火”,註定不同凡響。

香孩兒趙匡胤是一枚淘氣的神獸,上學時,父親給請了家教,但他就是不喜歡讀書,只喜歡跟小夥伴們舞槍弄棒,鬥蛐蛐,還喜歡賭博,喜歡兵法戰策。

有一次,他又翹課,在一座D級危房的土坯房裡,跟小夥伴們玩鬥地主,忽然屋外來了一群麻雀,嘰嘰喳喳,小夥伴們興趣轉移,放棄賭博的遊戲,到外邊逮麻雀玩兒。結果,他們剛剛跑出土房子不久,房子就塌了,就這樣成功躲過一難。

一天,有人弄來一匹烈馬,沒有韁繩也沒有馬鞍,無人能馴服,趙匡胤偏要逞能。當他躍上馬背後,烈馬野性大發,四蹄亂刨,仰天長嘯,向城門外狂奔。趙匡胤驚慌失措、猝不及防,一頭撞到城門口的門楣之上,跌於馬下。

小皇帝的怪異“小名”,太有意思了……

在場的人都大驚失色,認為他玩完了。出乎意料,趙匡胤揉了揉腦袋,一躍而起,迅速追上這匹烈馬,縱身騎上馬背,死死抓住馬鬃不放。經過一段時間的糾纏,烈馬終被馴服,香孩兒名聲在開封百姓心中傳為少年英雄。

“香孩兒”從小頑劣,身體素質肯定錯不了,從飛奔的馬上跌落,常人不斷胳膊也可能斷腿,況且腦袋又撞到城門門楣上,香孩兒竟然安然無恙,還馴服了烈馬。這事無論真假,“香孩兒”趙匡胤鐵定是個傳奇人物,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總之,老百姓給孩子取個小名,主要原因在古代,兵荒馬亂,爭戰不斷,生活沒有保障,老百姓的孩子成活率很低。給孩子取個小名“阿貓”“阿狗”的,名字“賤”好養活,孩子叫什麼名不要緊,關鍵是得好好活著,長大後,再取個大號,就成人了。

帝王家的孩子也是如此,古代帝王家,看似錦衣玉食,吃喝無憂,其實內耗很大。皇宮內妃子們爭寵奪權,上演了形形色色的奇葩事件,漢昭帝劉弗陵8歲當皇帝,21歲就死了,他沒有孩子,後來選了他哥哥劉髆的兒子劉賀當皇帝。

《甄嬛傳》中為了孩子的事也是弄的風生水起。像《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宋真宗時期,劉妃與內監郭槐合謀,以剝皮狸貓調換了李宸妃所生的嬰兒,李宸妃因誕下狸貓,隨被打入冷宮。

這樣的事,不見得真像戲中演的那麼玄,但也說明了,孩子在皇宮內的安全問題也是個事,取個小名好成人,皇帝后繼有人,才能衣缽傳承。

小皇帝的怪異“小名”,太有意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