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时通血管预防脑梗对吗?

每到秋冬季节,一些有脑梗死病史的中老年人就会到医院要求输液,“疏通血管”以预防脑卒中再发,这种现象已持续多年,无论在大、中、小医院均是如此,目前医学界主流观点认为“输液预防脑梗死”不可取,而现实中换季输液现象却相当盛行,这使得一些基层医生感到十分困惑。

为什么换季输液预防脑梗深入人心?

随着生活水平条件的提高,换季输液预防脑梗深入人心的原因可归纳为:防控意识增强;冬春季节高发;输液起效迅速等原因。

脑梗死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人们迫切需要对脑血管病进行防控,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健康宣教的深入,脑血管病预防观念正逐年为广大人群所接受,人们渐渐对脑血管病有了更多的了解,认识到脑梗死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防可治的,这是形成换季输液现象的一个重要基础。

脑梗死是脑血管闭塞引起的一个临床综合征,其发病与季节呈明显的相关性,特别是在秋冬和冬春季节变换之际,脑血管病呈现高发态势,这一现象具有鲜明的特征,为普通人群所自发认识,而这一规律也被相关研究所证实,这就构成了换季输液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急性脑梗死,医院往往采用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所用药物通常是一些抗血小板制剂和中药注射剂,部分患者从中受益,患者在既往的治疗中得到了一些经验,即输液往往会使临床症状得到部分缓解而且起效迅速,因此,在进行二级预防时,患者多主动选择静脉输液。另外,基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具有中风先兆表现的患者,采用静点一些扩血管药或抗小血板制剂,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从患者方面不断得到正面的反馈,这使得基层医生也愿意接受患者的要求,在脑血管病高发季节给患者输液治疗,这在无形中也对换季输液现象起到了推动作用。

医学界的主流观点是什么?

由于“输液预防脑梗死”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目前对于这一现象的主流态度是否定的,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输液预防脑梗死没有科学依据:患者预防性输液主要是采用一些活血化淤、降低血黏度、抗自由基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这些药物从理论上讲可能对防治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但是一个方案的可行性需得到循证医学的验证。目前“常规”输液预防方法尚没有得到科学、严谨、大规模的临床验证。

输液增加感染机会和输液反应:输液是直接静脉给药,这就增加了发生感染和输液反应等[4](如发热、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等)的机会。输液过程中,进入血管内的杂物可引发血液感染,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损伤之处可导致脂质沉积,使动脉粥样硬化,久而久之形成新的栓塞。

输液不适宜作为二级预防措施: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多需要长期乃至终生用药,输液只是一种暂时的给药方式,因而不适宜作为二级预防措施。


换季时通血管预防脑梗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