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和峰家話”第一期: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本期話題: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老師和家長怎麼說。今天做客欄目的是一年級安俊澎、任蕭瑤、武森娞、單茁邇的家長,邵瑩、楚曉真老師和副校長尹延紅。


邵瑩:各位家長,大家好!我是嶽峰小學的邵瑩,今天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參加“和峰家話”欄目。今天我們邀請到了一年級的幾位家長代表,他們是安俊澎、任蕭瑤、武森娞、單茁邇的家長,邵瑩、楚曉真老師和尹延紅校長。歡迎你們!


“和峰家話”欄目從今天開播,定期通過推送微講座,目的是針對孩子在學習、生活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提出有效解決的辦法,為家長支招,解決困惑,共同進步。期中考試剛剛結束,孩子們考得怎麼樣?


家長1:我家的那個還可以,成績都在95分以上。總體來說我很滿意。上一週我參加了一次家長駐校,發現班裡的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呢。上課的時候有做小動作的,也有走神的,我家那個的橡皮被戳得一個洞一個洞的……


家長2:我家那個也是,我發現孩子的語文課本上,畫了很多小人,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畫的……老師給我打電話,說孩子上課心不在焉,唉,我知道肯定上課又走神了。

邵瑩:大家提的問題很普遍,我是一年級的班主任,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剛入一年級的孩子,很多都存在這樣的狀況,我翻閱了一部分資料,發現這是正常現象,孩子的大腦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對於大腦尚未構建完善的孩子來說,他還沒有辦法按照成年人的標準來區分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信息是不重要的。所以,這個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他真正感興趣的事情所吸引,比如,窗外的飛鳥、操場上的喧鬧等等。另外,如果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了困難或是挫折,他也有可能表現出逃避的行為。有時候,注意力不集中也是一種逃避的表現,因為這樣可以讓自己免於直視這種挫敗感帶來的無力和痛苦。


楚曉真:邵老師說的很對,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只看到孩子表面的行為,而應該透過行為看到背後的感受和需求。要想改變孩子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的現狀,一方面需要你給孩子一些成長的時間,過度苛責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給孩子一些鼓勵和幫助,克服學習中的小障礙。如果他能從攻克學習難關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也能很好地激發孩子學習的自信和興趣。


家長3:聽老師這麼一說,我就放心了,我還以為孩子有多動症,需要送醫院呢。


邵瑩:我們千萬不要盲目給孩子貼標籤,更不要動不動就說孩子有病,即便是真的很嚴重,我們也應該到正規的專業醫院去看看,讓醫生給咱指導。


家長4:邵老師提醒的是,其實孩子還是很聰明,很真正常的,只不過我們不瞭解他們的心理發展特點。


邵瑩:您說得很對,下面咱們請尹校長給我們支支招,看看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尹延紅:關於孩子注意力的問題,其實不單單是咱一年級家長的困惑,著是困擾孩子小學階段的大問題。大家大可不必著急,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問題會慢慢得到緩解。一二年級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生理原因,剛才睿思老師提到的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這是正常的,只要教養得法,隨著年齡的增長,絕大多數孩子能做到注意力集中。


也有可能是病理原因:兒童存在輕微腦組織損害、腦內神經遞質代謝異常,另外,有聽覺或視覺障礙的孩子也會被誤以為充耳不聞,不注意聽或視若無睹。這些情況需要得到專科醫師指導下的治療才能改善。


還有環境原因:許多糖果、含咖啡因的飲料或摻有人工色素、添加劑、防腐劑的食物,會刺激孩子的情緒,影響專心度。此外,孩子的學習環境混亂、嘈雜、干擾過多也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當然還有教養方面的因素:①父母教養態度是否一致?②是否太寵愛孩子,使孩子缺少行為規範?⑤家裡的活動是否太多,無法給孩子提供安靜的環境?⑥學習的過程中是否積累了不愉快的經驗?例如孩子程度跟不上老師、家長的要求,孩子注意力不好時大人給予強化等。⑦孩子是否有情緒上的壓力?是否過多的批評、數落孩子?


低年級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問題就是怎樣將玩的興趣轉換為學習的動力。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剛從幼兒園或者學前班升入小學,從遊樂的天堂一下轉到有制度約束的正規課堂,孩子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上學後的生活,所以給孩子定的學習目標最好稍低於孩子的實際能力,儘可能的讓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體會成功後歡樂的心情,這樣才會更有信心去接著做好其它的事。


孩子最感興趣的事兒是看動畫片,看看孩子們看動畫片時的樣子,注意力集中嗎?非常非常集中。為什麼呢?因為動畫片裡設計的故事情節、人物關係深深吸引住了孩子,它對動畫片感興趣。


不過很遺憾,數學中的概念、公式不可能把它編成動畫片裡的故事、人物情節那樣吸引孩子,有些定理還需要孩子背下來,但是老師可以通過靈活的教法,恰當地引導,鼓勵孩子快樂地完成它。大人都喜歡聽表揚的話,何況孩子,孩子是誇出來的,所以作為我們,請多誇誇孩子們吧。


二是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的好壞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成績,這是因為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學習目標明確,他知道,這是我需要完成的事情,我應該認真地做好它,因此,他上課的時候就會聽得比較認真,學習內容肯定能學會。好的學習慣需要老師、家長、孩子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三是在學校裡,老師要抓住課堂上的黃金聽課時間,做事講究效率。一般每節課五分鐘後是孩子集中精力學習的時候。最好把知識點的教在這個時間開始,堅持最多20分鐘。此後就知識點展開競爭訓練,對掌握的好的學生加以表揚,並告訴所有孩子這是認真聽課帶來得。


在家裡給孩子營造安靜整潔的學習環境:孩子的書桌上除了文具和書籍外,不應擺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抽屜和櫃子最好上鎖,以免孩子隨時翻動;書桌前方除了張貼與學習有關的地圖、公式、拼音表格外,不要貼其它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女孩的書桌上不宜放置鏡子;不要讓孩子養成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的習慣。


蒙特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作為老師,如果能讓孩子對每次來上老師的課有所期待,那是最好的。人在輕鬆的環境下最容易理解知識,所以善加幽默吧。作為家長,如果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了,家長不要強制孩子一定要專注。可以適時地轉移孩子的興趣點。比如孩子喜歡飛機,就給他多安排些和飛機有關的遊戲。孩子的注意力會在這些他感興趣的事情中慢慢培養起來。“聽”是人們獲得信息、豐富知識的重要途徑,“聽”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可以讓孩子聽音樂、聽說書,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描述所聽到的信息,努力培養孩子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最後,想提醒各位,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父母的某些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是會對孩子產生影響。若在陪伴孩子時,總是表現出一副不專心的模樣,或是時常看手機,或是時常和他人聊天的話,這樣肯定會影響到孩子的專注力,還不利於增進彼此間的感情。建議我們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應該高效率的陪伴,要用心。你可能很忙,但是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就專注去陪伴孩子,言傳大於身教,這樣不僅能促進親子間的交流還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何樂而不為。


邵瑩:感謝尹校長的分析和建議。當我們遇到問題,只要學生、家長、老師攜起手來,就一定能解決。也感謝今天參加節目錄各位家長和老師,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