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買一包鹽花了“50元”,寶媽不滿找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不少父母對孩子關心過頭,遇事第一時間想的不是瞭解實際情況,而是自家孩子是怎麼吃虧了,一定是別人的錯。這種以孩子為中心的想法,勸父母們趕緊改掉,這不僅不是愛孩子,還有可能助長孩子的一些壞習慣。

兒子花50塊買“天價鹽”,寶媽不滿找上門質問,問清原因尷尬道歉

葉女士(化名)的兒子上小學二年級,葉女士平時很注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常常會讓孩子幫忙做做家務、跑跑腿什麼的。有時候幫忙買東西剩下的零錢,葉女士都會讓孩子自己保管,存到零錢罐留著買文具。

兒子買一包鹽花了“50元”,寶媽不滿找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這天過節,葉女士打算做一桌大餐,忙得不可開交。準備炒菜時,發現鹽罐子空了,葉女士手上還有活,就讓兒子到便利店買包鹽。錢包裡十塊、二十塊都花完了,葉女士也沒多想,抽了張五十元遞給兒子。

孩子回來了,卻沒像往常一樣把找回來的錢交給葉女士。葉女士起了疑心,問他錢去哪兒了,兒子低著頭說:“這包鹽就花了50塊。”葉女士聽後心裡很是不滿,覺得店家看孩子年紀小就故意賣“天價鹽”。她連飯也不做了,找上門去質問。

兒子買一包鹽花了“50元”,寶媽不滿找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收銀員被葉女士的質問搞得一頭霧水,不過她調取了監控證明自己:“我確實找了四十多的零錢,您看監控。”不是店家黑心,那就是兒子在說謊?在葉女士的逼問下,兒子說出了原因,是他想買一款玩具,自己的錢還沒存夠,今天看到找回來的四十多塊錢,忍不住藏起來了。問清原因的葉女士非常尷尬地向店員道歉。

分析

葉女士的兒子之所以向媽媽說謊,主要原因在於這兩點:一是家庭的誠信教育力度不夠。孩子想要東西可以先跟父母商量,讓父母給自己買,而不是自己偷偷把找的零錢昧下來;

兒子買一包鹽花了“50元”,寶媽不滿找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二是金錢教育不到位。應當教育孩子買東西剩下的錢要先還給父母,至於父母是否要將零錢給孩子保管是另一回事,不能讓孩子以為找的零錢可以由自己支配。

家長如何對孩子開展金錢教育?

1.知道錢從哪來。

如今,手機支付遍佈大街小巷,買把青菜都可以手機付款,孩子們對金錢的來源越發模糊,甚至有孩子童言無忌:“錢從手機裡來的。”家長們可以趁週末或者假期,帶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讓孩子知道錢不會憑空得來,要靠雙手掙來。

兒子買一包鹽花了“50元”,寶媽不滿找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2.知道賺錢辛苦。

以往家長們可能會覺得,讓孩子用做家務換取零花錢,是個不錯的辦法,現在想來這種做法並不妥當,做家務和金錢觀念兩者應當分開來。家長們可以在孩子要求買一些便宜的小文具時,鼓勵孩子們通過勞動來換取。這樣孩子既不會把做家務要給錢,當作天經地義,又能明白即使是很少的錢,也是要付出汗水才能獲得。

兒子買一包鹽花了“50元”,寶媽不滿找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3.知道錢用何處。

家長可以選擇性地告訴孩子,家裡錢的用途,比如花了多少在買菜上,出去玩又花了多少。讓孩子明白家中每個成員都有要花錢的地方,並不是孩子想要什麼就買什麼,要根據必需程度來決定買不買。

孩子花錢不可怕,亂花才可怕

阻止孩子亂花錢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知道錢該怎麼花,所以家長們不要覺得錢不能交到孩子手上,要適當地鍛鍊孩子的理財能力。

今日互動話題:你會給孩子多少零花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