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糖尿病“去根”四法

小 编 导 读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的高发病,中医对于此类慢病的治疗独具优势。虽然糖尿病看起来只是血糖的升高,但从中医辨证角度来看,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法大有不同。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学习下,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12大法中,针对“本虚”的四大治法。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的范畴,其基本证候特点就是虚实夹杂,以脾胃肝肾为其中心病位,热伤气阴是其核心病机。基于标本虚实辨证的思路观察发现:本虚证包括气虚、阴虚、气阴两虚,以及阴阳俱虚证;标实证可表现为胃肠结热、脾胃湿热、肝经郁热、痰火中阻、肝阳上亢证,以及气机郁滞、血脉瘀阻、痰湿阻滞证。基于此,笔者归纳了糖尿病中医治疗十二法。

实际上,糖尿病的本虚证与标实证,常互为因果。因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的不同,本虚证和标实证的表现各有侧重。一般说来,初病多以内热为主,病程较长者则内热与阴虚气虚互见,或表现为气阴两虚,甚至阴阳俱虚证。患者具体常表现为本虚证一证,同时兼有标实证一证、两证以致多证。所以具体治法,基于标本同治的思路,也常常需要两法并用,甚至多法兼施。

下面,先介绍本虚证的4种治法。

中医治疗糖尿病“去根”四法

本虚证

阴虚津亏——滋阴生津治法

症见:口渴引饮,咽干舌燥,兼见五心烦热,尿黄便干,或有盗汗,舌红或瘦,苔少甚至光红,脉象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增液,主方用六味地黄汤合增液汤加减。适用于少阴肾阴不足、阳明胃热阴虚、厥阴阴虚肝旺体质或其他消渴病阴伤之人。

少阴肾虚体质,肺肾阴虚者,当以麦味地黄丸为主;心肾阴虚者,当以天王补心丹为主。厥阴阴虚肝旺体质,肝肾阴虚者,当以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为主。若少阴肾虚体质,阴虚兼热伏于肺,治当清解肺热,方可用泻白散、黛蛤散;若少阴肾虚体质,阴虚兼心火上炎或下移,治当清心导赤,方可用导赤散;少阴肾阴虚,兼相火妄动,治当清泄相火,方可用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黄连阿胶汤等。厥阴阴虚肝旺体质,肝阳上亢病机突出者,可用镇肝息风汤、建瓴汤等。少阴肾阴不足体质,复受外感,感受风热或温热邪毒,则治当疏风清热,方用银翘散、桑菊饮化裁。

中医治疗糖尿病“去根”四法

气虚脾弱——健脾益气治法

症见:神疲乏力,口渴不喜饮,或口不渴,小便频多。兼见气短懒言,腹满,食少,大便不调,或大便溏稀,舌体胖,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弱。

治法:健脾益气,主方用参苓白术散、七味白术散加减咸。适用于太阴脾虚体质,或其他消渴病脾虚者。

太阴脾虚体质,湿邪困脾者,治当化湿醒脾,方用平胃散、藿香正气散化裁;更兼湿热内蕴者,治当清热除湿,方用葛根芩连汤、茵陈平胃散、四妙散化裁;太阴脾虚体质,兼痰湿阻滞者,治当化痰除湿,方用二陈汤、指迷茯苓丸等;久病不愈,兼血脉瘀阻者,治当益气活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治法

症见:神疲乏力,口渴喜饮,口干咽燥,小便频多。兼见气短懒言,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大便偏干,舌淡红,或嫩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主方可用参芪地黄汤、玉液汤合生脉散加减。适用于少阴肾虚和太阴脾虚体质或其他消渴病气阴受伤之人。

兼胃肠结热,或阳明胃热体质,气阴受伤者,治当清泄热结,方用增液承气汤、三黄丸加味;兼肝经郁热,或少阳肝郁体质为病者,治当解郁清热,方用小柴胡汤、龙胆泻肝汤;更兼湿热内蕴者,治当清热除湿,方用葛根芩连汤、茵陈平胃散、四妙散等;久病不愈,兼血脉瘀阻者,治当活血化瘀,方用顾步汤、桃红四物汤、桃核承气汤等。

中医治疗糖尿病“去根”四法

阴阳两虚——滋阴温阳治法

症见:口干多饮,夜尿频多。兼见五心烦热,畏寒神疲,腰膝酸冷,四肢无力,汗多易感,性欲淡漠,男子阳痿,大便不调,舌体胖大,舌苔少,或有白苔,脉沉细,或沉细数而无力。

治法:培元固肾,滋阴温阳,主方用金匮肾气丸合右归丸加减。适用于少阴肾虚体质,或消渴日久阴阳俱虚者。

如阳虚突出,畏寒,男子阳痿,妇女带下清稀,治当补肾壮阳,方可用五子衍宗丸、玄菟丸等,药可用菟丝子、沙苑于、枸杞子、仙茅、仙灵脾加鹿茸片、雄蚕蛾、露蜂房、九香虫、蜈蚣等。兼脾肾阳虚、寒湿内侵,脘腹胀满,泄泻者,治当温补脾肾,散寒理中,方可用附子理中丸、四神丸;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者,治当通阳化饮,方可用苓桂术甘汤;体形肥胖,兼痰湿阻滞者,治当化痰除湿,方用二陈汤、指迷茯苓丸等;久病入络,血脉瘀结,出现多种并发症,治当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止痉散等;阴阳俱虚,虚阳浮越者,可用潜阳丸、驯龙汤等。

除了本虚证的四大治法之外,对于标实证还有8种针对不同辨证分型的选方用药法则。更多赵进喜教授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和心得,在本书中与你细细分享——

中医治疗糖尿病“去根”四法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读经典”,收录了作者对中医经典的临床感悟,包括对《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后世各家经典名著医论、医方的研究心得及临证体会。中篇“勤临床”,重点介绍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肾病、内分泌代谢病以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的多种疑难杂病的新见解与诊治经验,有医论,有验案,有观点。下篇“跟名师”,收录了作者总结导师以及曾经私淑或跟诊的多位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及其临床应用体悟。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赵进喜临证心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赵进喜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