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心狠手辣的隋文帝杨坚,汉族可能就没有了

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弘农郡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朝开国皇帝。他建立的隋朝统一了已经分裂四百年的中国,公元581年-604年在位,历24年。


如果没有心狠手辣的隋文帝杨坚,汉族可能就没有了

杨坚是汉族,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鲜卑姓氏为普六茹,这个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后来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之前受鲜卑化政策影响而改姓的汉人恢复了汉姓。东汉灭亡后中国经历了漫长而混乱的四分五裂的时期。汉民族陷入了长达四个世纪的撕杀战乱之中。仿如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的黑暗时代。东晋时,经过漫长的战乱的汉族已经消沉、疲惫、颓废、迷惘。汉族人建立的文明已接近死亡了。这时,实际统治中国的已不是汉人,而是被汉人称之为蛮夷的民族。汉人已没有能力阻止异族的入侵。

据《晋书》记载,至少有一百万外族进入中原大地,其中匈奴有数十万人,还有白皮肤的羯族人,以及北方游牧民族鲜卑人。而这些只是有记载的,未入史载的更不计其数。


如果没有心狠手辣的隋文帝杨坚,汉族可能就没有了

这些外族在中原大地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例如:公元306年,巴氐族人李雄称帝,定都成都,建国号大成,史称成汉。 公元319年,汉臣刘曜称帝,定都陕西西安,改汉为赵,史称前赵。前赵臣羯族人石勒称王。公元337年,东晋臣鲜卑人慕容晃建燕,史称前燕。公元351年,后赵臣氐族人符健称王,定都陕西西安,建国号大秦,史称前秦。公元384年,前秦臣鲜卑人慕容泓称王,建国号燕,史称西燕,占有陕西地区。前秦臣鲜卑人慕容垂称王,建国号燕,史称后燕,占有河北地区。公元386年,前秦臣羌族人姚苌称帝,定都陕西西安,建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前秦臣拓跋圭称王,建国号魏,史称北魏。公元407年,匈奴人赫连勃勃称大单于,建国号大夏。这时的中国开始蛮夷化,比起汉朝,这完全是一种经济文化的倒退。而多年的战乱使中国的文化、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多少百年的文明古城成为灰烬。多少文化宗卷遭焚毁。战国、秦汉时期的艺术基本是看不到了。外来的宗教文化逐渐统治中国,中原大地上到处兴建大大小小的庙宇,供奉着外来的神。


如果没有心狠手辣的隋文帝杨坚,汉族可能就没有了

隋文帝杨坚上台后立即恢复了自己的汉姓,停止了公元500年以来历时80年的军界鲜卑化和公元535年以来历时46年的政界鲜卑化趋势,力行汉化。他对平民百姓实行宽仁的政策。在政权基本稳定之后,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治体制、赋税、土地制度、法律、钱币、对外关系等方面。杨坚内修制度,外抚四夷,崇尚节俭,勤理政务。隋文帝采用长孙晟的“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战略,主要运用和亲拉拢分化突厥,使突厥耗于内战,从而各个击破。公元599年(开皇十八年)突厥内讧,突利可汗奔隋。公元602年(仁寿二年)隋军大破突厥,夺回了河套地区,把边界扩展到阴山以北。隋的统一标志着胡汉文化转接的完成。此时,春秋、汉代的文化典籍因几百年来的混战,因战火焚毁、遗失大半。公元583年隋文帝下诏求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民间异书,往往间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据载,这政策最终令隋朝藏书最多时有37万卷,为中国历代最多。此外,隋文帝力行汉化的举措还有:他统一了币制和度量衡。废除胡人残酷混乱的法律,恢复并完成了自汉文帝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修订后的法律基本都被唐太宗继承。废除胡人的官僚体制,恢复并改革了汉朝的体制,后来又被唐太宗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国古代官僚体制自隋定制,一直沿袭到清朝。开创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留存长达一千三百多年,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如果没有心狠手辣的隋文帝杨坚,汉族可能就没有了

隋朝国祚尽管只有37年,但对后世中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隋朝的军队拖延阻止了周围异族的强大与崛起,为盛唐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唐太宗继承了隋文帝创立的国家体制以及政治经济制度,接过隋文帝的火炬,终于造就了中华盛世。同期的西方文明,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随即陷入了分裂的黑暗深渊,古代罗马文明也随之消失,此后欧洲从未再次统一。而对比当时的东方文明,汉帝国崩溃后,正是有了隋文帝,中国重新走向了统一的道路,华夏文明从此远离了被摧毁的危险。隋文帝由于对中国的统一和华夏文明的延续做出的卓越贡献,难怪被很多西方史学家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帝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