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今年安排重點項目35宗總投資近500億

小編日前從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獲悉,中電北斗芯創谷項目涉及東江、青春、澄海3個村徵地面積共910畝。

截至目前,該街道已完成881畝徵地協議,還完成30畝徵地意向書的簽訂,為項目按時開工提供了保障。

陳江今年安排重點項目35宗總投資近500億

△惠州億緯集能有限公司軟包動力電池三期項目建設現場

今年春節以來,陳江街道在嚴密防控疫情的同時,重點工作也沒有落下,工作人員以誠心感動群眾,使徵地工作實現突破性進展,為重點項目建設提供用地保障。截至目前,該街道累計徵收土地727畝,清場面積共338畝。

據悉,今年陳江街道安排重點項目共計35宗(不含已投產項目),涵蓋電子信息、智能終端、新型顯示、新能源、大數據、北斗、激光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總投資約494.9億元,全部投產後預計年產值達1657.07億元,實現年稅收57.7億元。

今年預計新增可投產項目11宗,可投產產生經濟效益項目7宗,新增年產值122.6億元。


4項硬核舉措推進項目徵地拆遷

中電北斗芯創谷項目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資源整合與地方政府對接的平臺,園區以技術研發、技術轉化、產業孵化為主,擬引入中電華大北斗開放性研究實驗室、中國智能製造研究院、中電光谷OVU創客星等一批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旗下高技術機構及核心IP,打造一個擁有完整產業生態的現代產業園。

“為推進項目徵地拆遷,保障項目建設,我們主要採取了4項措施。”陳江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一是掛圖作戰,倒排工期。按照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工作要求,每星期召開一次工作例會,壓實責任,責任到人。同時,進一步細化工作臺賬,要求所有參加項目的街道、村幹部全力以赴,緊盯時間節點,只能提前,不能推後,確保完成徵地工作。二是部門聯動,形成合力。陳江街道主要領導到項目一線,研究解決疑難問題,工作組人員加班加點,現場勘丈對照,確保數據準確無誤。三是明確任務,壓實責任。陳江街道將涉及徵地遷墳農戶分包到人,利用中午、晚上農戶在家的有利時機,入戶做思想工作,與農戶溝通,宣講政策。四是加強溝通,強化機制。陳江街道主要領導每天召開碰頭會,研究當天問題,安排次日工作,實現工作有序推進。

小編在陳江街道辦事處大堂看到,LED屏幕每日滾動通報徵地、環保及“兩違”等工作包乾班子及完成進度情況,倒逼領導幹部職工比追趕超。

據統計,去年陳江街道簽訂徵地協議面積近6000畝,佔全區35%。


7宗項目預計年內投產產生經濟效益

陳江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陳江街道需供地166.38公頃(佔全區32.72%),計劃落戶儲備項目21宗(佔全區52.5%),佔地面積共計72.11公頃(佔全區36.62%)。

為此,陳江街道爭分奪秒搶抓時間推進徵地工作。疫情防控期間,該街道提前謀劃,在全區最早召開重點項目及徵地工作部署會,以班子成員帶徵地骨幹的形式下沉一線,著重破解“安置上樓選址、墓地搬遷談判、歷史遺留問題解決”等三大難題;出臺《陳江街道徵地工作績效獎勵實施細則》(試行),激發徵地幹部積極性,推動35宗重點項目早動工、早建設、早投產。

3月21日是星期六,陳江街道的領導班子全員加班。黨工委書記戴偉煥主持召開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工作座談會,對推動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建設作出具體部署:選派一批素質高、作風實、能戰鬥的幹部充實到項目徵地拆遷隊伍中,同時加強人員的學習培訓,進一步提升幹部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細化量化工作方案,根據工作要求,列出時間表、作戰圖;加強與上級對接,做到精準銜接、統籌調度,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工作合力,紮實推動項目徵地拆遷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據介紹,仲愷梧村人工智能產業園2018年9月正式簽約落戶,總額約240億元。該項目建成後,將打造成一個“留人才、留稅收、留產業”的“三留”科技產業園,預計打造20家孵化器,集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00家,每年接待旅遊人數300萬人次,吸納總就業人數11萬人,真正將357創新產業帶建設成為仲愷高新區乃至惠州市產城人融合發展的示範區。

小編了解到,陳江街道今年預計新增可投產項目11宗,年內預計投產可產生經濟效益項目7宗,即TCL模組、億緯集能、華智、關西、亞德客、粵泰翔、惠德瑞,新增年產值122.6億元(包含華星光電)、稅收3.1億元。

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促進

“3月10日,仲愷高新區2020年(陳江街道)現場調研座談會召開後,陳江街道以此為契機,奮力前行,在切實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做好經濟發展各項工作,把按時完成項目建設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確保省市重點項目建設儘快落地投產。”陳江街道相關部門負責人說,推進徵地拆遷最終是為了項目建設。

日前,小編在惠州億緯集能有限公司軟包動力電池三期項目建設現場看到,一臺起重機正將軟包疊片動力電池生產線設備吊裝進車間。工地上,多輛工程車裝載著設備進進出出,工人們堅守崗位協同作業。

億緯集能軟包動力電池項目是陳江街道的一個重點建設項目。該項目有關負責人介紹,項目投資30億元,主要生產電動汽車用動力鋰離子電池,產品將實現全球領先。項目投產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超50億元,年稅收超2億元,帶動1000多人就業。項目有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香港等海內外博士團隊支撐產品整體的先進性,並邀請日韓專家提供技術顧問服務。

復工復產進展如何?該項目總監鄧昊昆介紹,受疫情影響,項目總體上建設進度滯後約一個月。目前工人約有800人,返崗率為90%,正在增加人手,將單方面作業改為交叉作業,實現精細化管理,並追加資金。通過這些措施,預計可以搶回半個月時間,今年7月或可建成投產。

小編獲悉,為推進轄區項目建設,陳江街道從1月31日開始對在建項目進行全面摸底。2月7日,陳江街道根據前期摸底排查情況,下發《項目施工單位編排月度分解計劃表》《復工防疫工作自查表》《安全隱患自查整改情況表》《建工領域疫情防控復工承諾書》,指導復工申報單位做好復工備案、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員工信息登記等前期工作。在此過程中,陳江街道經濟發展辦、規劃建設辦特別重視對復工人員情況的摸排,全部如實登記在冊,確保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施工不放鬆,繃緊防疫弦。

疫情防控期間,陳江街道還為每個項目明確一名聯絡員,負責項目開復工調度和防疫措施落實督促,保障重點項目生產物資供給。


來源 | 惠州頭條

整合 | 仲愷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