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死後要人殉葬,這種行為是怎麼發展起來的?有何影響?

春樹情感說


古代皇帝死後要人殉葬,這種行為其實就是古代的人殉制度,是一項在封建統治下而產生的“畸形制度”。在大多數以歷史題材為背景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帝王駕崩之後,後宮的嬪妃要有一部分去殉葬。其場景慘絕人寰,等待她們的下場,都是一死。而完整的殉葬制度,並不只有所謂的人殉,一般還有牲畜、珠寶等陪葬,有時還會有專門說明墓主人的身份物件。而其中的人殉,無疑是最慘無人道的做法,卻被歷代君王所喜愛。在《論語·八佾》中記載這樣一句話: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意思大概是,君王對臣子以禮相待,臣子才對君王盡心盡力,這並非是奴役性、強迫的。孔子提倡的人人平等,即便後世君王,尊崇儒家,卻對人殉這一制度照樣施行。人殉制度經過幾千年的沉浮和歷代君王的實施考量,幾經撇棄卻又被重新啟用,直到清朝才被徹底取消。今天,我們就從古代的人殉制度,淺談一下古代封建統治下的辛酸。

人殉制度的起源背景

人殉制度,最早要追溯到遠古的奴隸社會。熟悉歷史的都知道,遠古時代的人群,是經過了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的演變,最終男人佔據主要地位。所以,那一時期的氏族首領都是男子,而且有著至高無上的統治權。最早的人殉制度,就是在遠古時期,因為舊時的古人崇尚鬼神與祭祀的說法,只要出現災難,就會以人和牲畜來做祭祀之禮,通常就是活埋或者用火燒死。藉此來祈求福運。而首領死後,在其墓葬中,也會有人去陪葬。這樣的說法,並非是空穴來風。據考古學發現,最早的人殉現象,就出現在5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當時墓中的景象,是墓主人旁邊陪葬幾名別的屍體,從目中的位置,很容易區分哪個是墓主人,哪個是作為殉葬的。而且,從特徵上看,陪葬者並非只有女子。可見,最早的人殉現象,的確出自遠古時期。而且階級分別清楚,即便是殉葬也有獨特的制度。

從遠古社會過渡到商周時期,人殉制度漸漸演變成宮廷的一種殉葬禮儀。而遠古時期的人殉,太過簡單,也沒有詳細的區分。這種現象,在商周得到了改革。在《墨子·節葬下》中記載:

“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輿馬女樂皆具。……此為輟民之事,靡民之財,不可勝計也。”

人殉制度只要按墓主人的身份加以區分,天子至高無上,殉葬者幾十人,其後是將軍和大夫,按其身份尊卑殉葬數人。可見,這一時期的人殉已經有了發展的趨勢。在《西京雜記》中也有這麼一段:

“廣川王好聚無賴少年,遊獵畢戈,國內冢臧一皆發掘。”

廣川王喜歡夥同地痞無賴去挖掘古墓,曾經就挖出過周幽王的大墓,其中有很多女子殉葬。為人殉制度從遠古到商周延續下來,留下了有力的證據。

人殉制度的發展與改革,幾經撇棄再度啟用

商周時期,由於朝代更替過快,而後的國家權力並未完全被周天子掌握,在東周後期,出現了群侯割據的政治格局。因此,人殉這一制度,不僅在天子身上,各路諸侯,甚至是朝廷官員,也大都可以按照如此制度施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秦始皇統一六國,並不在單單是帶來了殺戮,從正面意義來看,是結束了先前的幾百年動盪紛亂的政權。秦始皇建立秦朝,並第一個稱自己為“始皇帝”,將中央集權盡掌握在皇帝手中。而人殉制度從這時開始,在民間或者官員之間,就極少出現了,而漸漸演變成專屬於天子的待遇。

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

“秦始皇死後,墓葬中的情形: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二世日:“先帝后宮, 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藏,皆 知之,藏重即洩。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者,無復出者。樹草木以象山”。

其中秦二世的這句詔言很有深意,從表面來看,是說出了秦朝的人殉制度要求,後宮嬪妃是否需要陪葬,要看“非有子者,出焉不宜”,也就是依據是否有子嗣來評判。而這句話的深層意味,是秦二世登基後,為了掃除障礙,對兄弟姐妹十分殘忍,而其後宮嬪妃多為其母,是秦二世集中政權的一種殘忍做法。

漢朝興起儒家之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說法,被漢武帝所接受,並大力提倡。加上《漢書.食貨志》中記載:

“鹽鐵皆歸於民,去奴婢,除專殺之威。”

“除專殺之威”,就是希望漢武帝能夠撇棄以人殉葬的這種制度。漢武帝在位期間,對儒家學說極為尊崇。而孔子提倡的寬幾待人,恰恰與人殉相違背,也並非是人道的做法。因此在多方努力下,人殉這一殘忍的制度,在漢朝幾經覆滅。這種殉葬的現象,在漢朝的確十分罕見,但卻並未完全摒棄。比如在同一時期的北方匈奴,還延續著人殉的制度。在《漢書匈奴傳》中就有記載:

“單于薨,近倖臣妾從死者,多至數十百人。”

可見,人殉制度雖然有違人道,卻因為歷史千年的傳承,而沒辦法一時取締,這也是古代統治的悲哀。

延續漢朝的儒家風氣,即便動盪的魏晉南北朝,對待殉葬也十分少見。即便偶爾出現人殉現象,也是事由緣由,比起秦朝的強迫性要好太多了。人殉制度發展到唐朝,由於唐高祖李淵相當於揭竿起義,隋朝的暴行才導致官逼民反,所以登基之後,對待臣民都是以仁德之心。而唐太宗繼位之後,更是大顯帝王的胸襟,四海列國,無不臣服。人殉制度,在這一時期也是被極力打擊的。相傳,唐武宗李瀍重病之際,他平日裡寵愛的一位才人,對皇帝情根深種,自願殉葬陪著唐武宗。《舊唐書》中記載:

“陛下萬歲後,妾得以殉。”

結果唐武宗駕崩之後,這位才人果然一同殉葬。而這樣的做法,卻與之前的人殉,有很大的區別。從這個細節也看得出,人殉制度在唐朝是皇帝並不願意施行的,而如果有人主動願意殉葬,那麼也是人家的自由。從唐宋開始,人殉制度幾經覆滅,即便有也是像上面所述,皆出自自願為之。而這種覆滅的現象,卻在明朝又再度被打破。

歷史上對朱元璋的評價,褒貶不一。他的確是推翻了元朝的統治,讓江山重新回到漢人手中。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是個殘忍的帝王。很多人都知道,當初同他出生入死的將士們,都是死的死,發配的發配。而人殉制度再次被提倡,也是朱元璋定的制度。《明史》中就有記載:

“太祖崩,伺寢宮人盡數殉葬”。

這裡面提及的“伺寢宮人”,可並不單單指後宮嬪妃,還包括侍奉朱元璋的宮女,也都要一同殉葬。殉葬當天,其聲勢浩大,在歷史上也並不多見。相傳,從朱元璋開始,似乎再無帝王殉葬的人數超過他。這種行為似乎與朱元璋晚年的性情多變有關。

朱元璋性情多變,源於他的出身,自古以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農民起義建立的政權,讓他時常感到不放心,到了晚年這種多疑更甚,看誰不順眼就是一個殺字。而如此大批量的殉葬,可能正是因為他無法排解壽命將至的苦悶。而這其中,他也曾對一個嬪妃網開一面,就是寶慶公主的母親張美人。相傳,朱元璋臨終之際,見到了自己年幼的女兒寶慶公主,而寶慶公主竟然不害怕這個冷血的帝王,反而安撫朱元璋,讓朱元璋感受到了一點親情。考慮到寶慶公主,這才決定放過了她的母親張美人,這種情況,在明朝幾乎是十分罕見的。後來的明英宗曾經主張廢除過人殉制度,卻在清朝再度被施行,沒有子嗣的後宮嬪妃,都要殉葬。直到康熙皇帝登基,這一荒唐的制度,才被徹底取締。

人殉制度有何影響和意義?

以人殉葬這種制度,原本就是中畸形、有違人道的做法。源於遠古時期,並未開化的氏族首領,為封建迷信而創造出的一種行為。本身並無任何意義,也沒有可取的地方,卻被後代君王,如此痴迷這種人殉的做法。自古以來,皇帝想要尋求長生的做法,並不少見。秦始皇九層派徐福多次去尋覓仙山;即便是文治武功的漢武帝,到了晚年也相信民間術士,煉丹服藥之說。但都是徒勞,真到臨死之際,才會把寄託賦予死後的世界,希望以人殉的方法,在死後繼續做帝王。當然,這都是古代帝王的一廂情願罷了。而這種做法,無疑是一項滅絕人倫的行為,其存在的意義,並未有實際的幫助,反而令統治者的江山,一度搖搖欲墜。

人殉作為一種特殊的“刑罰”,對於統治者來說,是一種理所應當的行為。但對殉葬的嬪妃和宮女來說,無疑是要剝奪她們年輕的生命。在這種制度的壓迫下,也並非所以女子都老老實實地殉葬,在明朝就有想要逃跑的。而這些女子的下場,自然是無一倖免。人殉制度的大力提倡,可以理解為古代帝王的虛榮心與惡趣味,嚴重違反了儒家思想。尤其是對古代的女性,是非常不公平的。

總結:

從表面來看,人殉制度的大力扶持,是古代君王不人道的做法。但其實反映的,還在古代帝王統治下女子的辛酸。像那些辛苦半輩子的宮女,將半生都奉獻給皇宮,還有後宮的妃嬪,最後的生死也只在皇帝的一句話中。連生死都不能自己把握,無疑是古代女子的悲哀。


十點歷史君


說到殉葬其實現代社會也是一樣,但是換了種形式而已,用紙車,紙人,紙房子代替。古代皇帝,貴族最看重的就是面子,如果一個皇帝死後,首先陪葬的是他平時喜歡的生活用具,第二就是他的女人,大多女性很年青,怕她們不能守節,從而讓死去的人背上一個綠帽子罪名。而且家大業大,利益分配上也不能得到均衡,所以實力強的一方就給實力弱的一方一起埋了,美其名曰殉葬!!!





悟空帶上哮天犬


人殉是古人死後用活人陪葬的一種陋俗。現今我們可以從一些考古,古墓發掘中看出人殉是極其殘忍的。不同的身份地位,用來陪葬的人數是不同的,天子多則數百,少則也有數十;將軍大夫們多者數十,少者數人。今天,小編就來講講這人殉制度。

一.人殉的發展

起源:據現在的考古發掘發現,這人殉可以追蹤到原始社會,在我國的史前文明中就已經出現過。興盛時期(先秦):社會的發展,國家出現了,但是這人殉卻沒有停下腳步。到了商周時期,這是人殉最為興盛的時期。現在考古發現,商周時期的貴族大墓中都有殉葬人,這些多是內妾,寵妾,婢女,護衛等,但是有些墓中甚至出現了兒童。式微時期(漢至宋):隨著朝代的更替,漢朝推從儒家,講究仁道,與人殉背道而馳,所以此時人殉漸漸式微;至唐時,人殉已經快要消失了,但還是存在。隋末杜伏威起兵造反,

“所獲貲財,皆以賞軍士,有戰死者,以其妻妾殉葬……”

宋朝也是幾乎不見人殉,只有宋高祖趙構死時才有兩才人殉葬。復燃時期(遼至清):遼時人殉死灰復燃,流行了近七百年。

到了明代,朱元璋又開了明代人殉的頭例,陪葬的嬪妃有46人。

清朝人殉制度也是再度被實行,清朝入主中原以後,用定法的形式將殉葬擴展到全國上下,直至康熙上位登基,明令廢除殉葬制,但是清朝的實際行動卻是在鼓勵妻妾自願殉葬,為其立牌坊。所以,在清朝這人殉也並未徹底根除。

二.人殉的手段

從考古發現和古籍記載,這殉葬者是有多種死法的,都是極其殘忍的。砍頭,吊死,毒死,毒酒,活埋,鐵釘固定。這其中毒死採用的是水銀,水銀劇毒,食後即死,選來殉葬的人被強行灌入水銀;活埋,固定殉葬者的手腳,擺成一定的姿勢,將其活埋;鐵錠固定在野史有描述:

三.人殉盛起的原因

人殉這種其殘忍殉葬手法的興起不是沒有原因的:

1.我國綿延數千年的帝王獨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2.帝王的暴行,帝王一怒,血流千里;

3.奴隸制度的影響下,奴隸,農奴,奴婢的低賤,以及皇權專制下,權貴對奴婢擁有生殺權。

四.人殉制度的影響

皇權專制,一切都是為了能夠維護自己的權力,好的辦法莫於死亡的恐機,活著必須乖聽話,引頸待,任我宰割,天生的貴踐之分不斷自上而下的灌輸給整個社會,以至被整個中國認同了好幾幹年。人殉終究是帝王權貴利用他人的奴性面形成的恐怖統治:不可否認,站在社會最頂的總是最聰明的,為了維護其長治久安,在往會形成多諸多文化和體例讓所有人“理所當然”的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