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飲食的正念——是否吃?吃什麼?如何吃?(想減肥者必看)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以及消費主義的盛行,飲食已經儼然離正常的人類生理需求越來越遠,飲食更多的成了人類的心理需求。這種趨勢導致了人類的健康狀態越來越差,各種慢性病的比例也越來越高。


Jon Kabat-Zinn在他的正念鉅著《多舛的生命》中提到了有關食物和飲食正念的提示和建議,其中列出了九條非常好的建議,可以供我們參考。這些建議有助於人們思考飲食中的三個重大問題:是否吃?吃什麼?如何吃?


  1. 開始關注生活中關於飲食的整個領域,就像關注身體和心理一樣,把飲食當作人生中一個重要的問題來了解和思考。
  2. 嘗試一次正念進餐,安靜的進行,這樣人們可以仔細的觀察整個過程,就如同正念吃葡萄一樣,調動自己所有的感覺,眼、耳、鼻、舌、身,去慢慢的感受食物,就如同第一次吃一樣。在進餐的時候,隔絕其他所有外部的干擾。
  3. 在吃食物之前,觀察食物的顏色和紋理。思忖此種食物來自哪裡?它們是如何生長和製作的?它們是如何來到這裡的?它們是由什麼組成的?是否可以感知到人們為了讓你享受到食物所作出的努力?是否可以意識到它們的出現是大自然的饋贈?
  4. 在吃進去之前,問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它?需要多少?在進食過程中,聆聽自己身體的聲音,關注自己身體的回饋,身體說夠了的時候,你是否聽到了?如果聽到了,你有什麼反饋呢?這個時候,在你的大腦中會出現什麼念頭呢?
  5. 覺察進食一個小時後身體的感覺。感覺輕鬆還是沉重?感覺疲憊還是精神飽滿?身體試圖告訴你什麼?你是否有身體的不適感?這種不適感是否跟你吃的食物有關係?
  6. 購買食物的時候,試著閱讀標籤條目,特別是成分和能量條目,看看這些食物裡面有哪些成分?是否有不健康的成分存在,比如脂肪、人造色素、防腐劑或者其他的食品添加劑?
  7. 覺知自己的渴望。問問自己的慾望來自於何處?問問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是否準備通過吃特別的食物來滿足它?是否可以少吃或者不吃?是否已經上癮?這一次可否嘗試放下渴望,然後拉開自己和渴望之間的距離,想象自己遠遠的看著它,觀察它?是否有其他更健康、更能讓自己滿足的替代方案?
  8. 在準備食物時,是否可以做到正念?嘗試正念的切菜或者削水果。在切菜或者削水果的時候,全然的調動自己的感覺,關注於當下,去看顏色和形狀,去聽切菜或者削皮的聲音,去聞菜或者水果的氣味,去觸摸菜或者水果,感知紋理和表面的起伏,去感知身體的姿勢和動作。想想如此正念的準備食物時,自己是否有不一樣的感覺?
  9. 想想你最喜歡做的菜。需要哪些材料?是否有更加健康的替代品?是否可以在不影響口味的情況下,讓自己做的菜更加的健康?

以上的九點建議充分的體現了正念的力量,確實滲透了飲食的所有過程。如果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的按照這些建議來行動,形成習慣,健康的生活很快就會來到。

關於飲食的正念——是否吃?吃什麼?如何吃?(想減肥者必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