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性”字母歌,直接插入你的靈魂

“A啊B波C呲D的E額F夫G哥……”以前學的字母歌 [笑哭]

  • 字母歌


“魔性”字母歌,直接插入你的靈魂
  • 錯了重來


“魔性”字母歌,直接插入你的靈魂


今天看見小學的語文書學拼音,突然記起我們宿舍某天的熄燈夜話時,一哥們不知怎的回憶起字母歌還十分自信的放聲高歌:“啊波呲的額夫哥,喝一寂科了摸呢……”頓時引起了我某些奇怪回憶,連忙相和,隨後兩人齊聲同唱,震的一眾室友目瞪口呆,並都表示奇怪的知識點增加了。

我都不知道為什麼會記得這麼清楚,就很離譜,我當時都沒怎麼過腦子就脫口而出。而且我倆還不是一個地的,兩個地方的老師教的也是這麼的整齊劃一哈。其實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英語禍害漢語拼音的,我還記得我高中語文老師都是用英語的讀音讀拼音字母,想不到這兩是互相霍霍啊。

不是,我查了一下原來真有這麼教的,不是我們的問題啊!

“魔性”字母歌,直接插入你的靈魂


“魔性”字母歌,直接插入你的靈魂

解惑

不過話說回來,為什麼漢語拼音要用英文字母呢?原來如今的使用的漢語拼音是1958年才正式統一推廣的標準,採用羅馬字母也叫拉丁字母,來源於希臘字母,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的字母體系,當然也包括英語。直到1982年,成為國際標準。2008年9月,中國臺灣地區才確定中文譯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為採用“漢語拼音”,涉及中文英譯的部分,都將要求採用漢語拼音,自2009年開始執行。

發展

那麼,在此之前,前人是如何學習生字,標註讀音的呢?

古代 人民採用直音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反切上字與所注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注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唐代守溫和尚在分析漢語聲母韻母和聲調的基礎上,制定了描述漢字語音的三十六字母,說明當時我國的語音分析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當然他還是用漢字來表示。

拉丁字母的傳入是直到明朝才開始出現(補充最早是1500年前部分穆斯林少數民族中曾經使用“小經”文字屬於阿拉伯文字,使用阿拉伯字母標註)。所以準確說是給漢字注音由明朝西方傳教士開始。而中國人則是從清末切音字運動開始。

此運動是由梁啟超、沈學等愛國知識分子提出的教育普及活動。盧戇章是我國第一個創制拼音文字的人。1892年,他在廈門出版《一目瞭然初階》,公佈了他創制的“中國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變體來拼廈門音,聲韻雙拼,左右橫寫,聲母在右,韻母在左,另加鼻音符號和聲調符號,增加聲母后還可兼拼泉州音和潮州音。他認為,漢字“或者是當今 天下之文字之至難者”,而切音新字“字母與切法習完,凡字無師能自讀”,他主張“切音字與漢字並列”。後來,他又編寫了《中國字母北京切音教科書》和《中國字母北京切音合訂》,用切音字來拼寫官話。

他們希望切音字能夠成為一種拼音文字,與漢字分工,並行使用。然而,他們的願望沒有實現。在切音字運動中提出的拼音字母方案是多種多樣、琳琅滿目的,大致可以歸納為①假名系② 速記系③ 拉丁系

1913年2月讀音統一會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審定一切字的國音發音”和“採定字母”。五年後,當時政府發佈推廣。這是中國第一套由國家正式公佈,並且在中小學校普遍推行過的拼音字母。一直使用了近40年。

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後,我國知識分子又受國際影響,推出國語羅馬字運動,開展了拉丁化新文字運動,甚至有人提出要廢除漢文。但終究沒能出圈,延續到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公佈時為止,歷時近30年。

如今,人們早也已經熟悉了漢語拼音,也融合進了漢字文化,甚至隨著我國國際影響力提高,有些漢語拼音的中式英語,進入英語體系,為牛津詞典收錄。這就是文化的交流交融吧。i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