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萬畢業生迎史上最難就業季:疫情告訴我們學歷有多重要!

近幾年,就業崗位不斷增加,就業形勢卻愈發嚴峻。

“年年就業難,今年特別難。”成為求職者們的口頭禪。其實找工作不難,但是找到一個自己滿意的好工作卻十分困難。

在疫情給各個行業帶來的巨大沖擊下,今年畢業生的求職之路更是雪上加霜。

874萬畢業生迎史上最難就業季:疫情告訴我們學歷有多重要!


01

招聘崗位縮減,競爭壓力增加

教育部近期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屆高校畢業生將達874萬,再創歷史新高。

同時還有60萬左右留學生將回國找工作,一批往屆畢業生也在蠢蠢欲動尋找機會。因此,參與就業競爭的人數遠不止於此。

然而求職人數急劇攀升的同時,招聘需求卻出現了銳減,就業市場變得更加複雜。

根據智聯招聘調查數據顯示,春節復工後的第一週,企業的招聘職位同比下降了71.66%;Boss直聘數據也表明今年應屆生新增崗位同比增幅下降49%。

疫情爆發後,很多企業因為無法正常運作,損失慘重,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不得不進行大量裁員。與此同時,一些企業也開始提高招聘門檻。

最近清華大學法學院發佈的一封信中提到,不少學生迄今未能拿到理想的offer;很多985高校畢業生開始憂慮工作;年前收到“年後可以入職”的求職者,如今卻被通知“公司不在考慮招收新員工”。

在被稱為“地獄級”就業難度的2020年,很多人無奈的嘆息:壓力山大呀!

874萬畢業生迎史上最難就業季:疫情告訴我們學歷有多重要!


02

裁人,同時也在搶人


為了緩解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教育部部長表示今年將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的規模,同比去年可能會增加18.9萬;同時擴大普通高校專升本的規模,同比爭取增加32.2萬人。

伴隨著擴招,巨大的就業壓力似乎可以得到減緩,但也說明崗位對於學歷的要求也在不斷加碼。

官方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增勞動力大約是1300萬,其中城鎮新增1100萬。


這就意味著,大學生已經佔到了城鎮新增勞動力的85%左右,佔到全部新增勞動力的72%。

本科學歷,已經成為很多崗位的最低限制。而大學畢業,也僅僅意味著你是一個普通勞動力。

一個剛剛在尚德報名自考的學員說:“疫情搞得我有點煎熬,不知道是我不行,還是客觀環境影響,現在找工作要求太高了、太難了。

疫情導致有些崗位的競爭,比公務員還激烈。很多公司意識到一名高質量員工帶來的價值是巨大的。

而高質量、能力強的首要選拔標準就是高學歷,因此企業紛紛開始追逐、爭搶實力強的人才,對於個人學識以及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

如今,對未來更有利的思維方式便是提高學歷、提升能力。

874萬畢業生迎史上最難就業季:疫情告訴我們學歷有多重要!


03

是困難,更是機遇

因為疫情,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學歷的重要性,將眼光放的更加長遠。

我們的學習規劃師,全天在線,為一個又一個學員做出專業的規劃與引導。他們是失業的年輕人、焦慮的求職者、迷茫的上進生。

一位從事線下服務的學員表示,假期一直躺在床上刷抖音、看視頻,時不時打開遊戲和朋友一起開黑。復工遙遙無期帶來的只有焦慮。

正是我們的一通電話,讓她意識到現在是學習與提升的黃金關鍵期,擁有更高的學歷,將會有更多的機會,更大的發展空間。


如今的被動等待也會變成將來的主動選擇。

作為一名學習規劃師,我們規劃的不僅是學歷,更是個人未來的發展;不僅是專業知識的答疑,更是對於當前困難的消除,對於機遇的傳遞。

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化轉化為大眾化,進而實現普及化。

學習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信仰,提升學歷已經是社會發展的一大規律。

唯有抓住規律與機遇,才會無往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