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年报解读:跑赢大市的“48%”与差异化加速度

(作者|多面视界DMviews 来源|风财讯)

世茂年报解读:跑赢大市的“48%”与差异化加速度

在2019年的第一梯队房企(TOP10)中,销售增速可以用“跑赢大市”来形容的,只有世茂房地产。全年销售金额增速近48%,对比五大巨头4%-21%的增速,世茂房地产仿佛在用“二梯队的速度”奔跑。

世茂年报解读:跑赢大市的“48%”与差异化加速度

实际上,在TOP10-20房企中,也仅有金科增速超过56%,增长的平均线卡在25%。世茂房地产2019年的销售目标完成率124.2%,是TOP20房企中最高的。

世茂年报解读:跑赢大市的“48%”与差异化加速度

正如世茂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许世坛在业绩会上说的,“2017-2019是我们的快速增长年,2020-2021会继续快速增长,期待会比前十甚至前二十(房企)平均增速,还要快。”

二梯队房企增速快,普遍原因是销售基数比一线房企小,但世茂房地产2019年销售金额2600亿,基数并不算小。

据风财讯了解,世茂房地产土储总货值超13000亿元,目前可售资源5000亿,其中一年期的可售资源占比70%。

按照其2019年65%的去化率、75%回款率估算,2020年销售能够保持20%以上的增量,的确是在平均增速以上,并将大概率超额完成3000亿的全年销售目标(不含战略合作)。

▲▲蹄疾步稳▲▲

蹄疾,却也步稳。

相较诸多房企10%以上利率,多面视界DMviews留意到,世茂在境内分批发行的74亿元长期公司债,7年期债券利率仅在4.8%,五年债券利率也控制在4.6%-6.9%;境外的20亿美元债,7年期利率也仅5.6%。

年报显示,世茂房地产的整体加权发债成本仅5.6%,处于行业低位,且同比再降0.2%。2019年世茂整体的资产负债率75.3%,即使同比略增,依然在行业平均线以下。

而债务结构中,短期借款占比仅29%,长期借款占比71%。

世茂年报解读:跑赢大市的“48%”与差异化加速度

▲▲打破历史轮转?▲▲

历史的相似性,总会引人深思。

2012年和2013年,世茂的销售增速也一度保持在50.16%和45.55%。彼时世茂也拥有大体量的货值。

然而让它在2014-2016年增速进入波谷的,就是这些货。

彼时为了平滑债务压力,世茂自动选择放缓增速,主攻去化和回款。这两项,在2013年许世坛只给了“B+”的分数,称为不满意。

世茂年报解读:跑赢大市的“48%”与差异化加速度

2020年,同样的高增速、同样的大货值,世茂已经“截然不同”。

今年,世茂的去化率和回款率目标,分别在60%以上、75%以上,截止2019年末,已经回款1950亿,回款额增长42%。

并且期内,世茂账面现金有596.2亿,同比增加20.3%。银行和机构的1555亿授信额,还有500亿未动用,在这一过程中,世茂房地产的对外担保只有36.11亿。

这意味着,世茂的可动用资金,可以至少覆盖半年以上刚性兑付。

世茂年报解读:跑赢大市的“48%”与差异化加速度

对于如今的消化能力,许世坛没有打分,或许他言语间的从容,已经有了足够信息。

即使吞下“福晟、泰禾、万通、泰禾、明发”的世茂,还将面对超4000亿体量的旧改项目(其中世茂福晟旧改货值超3000亿,今年销售目标300亿)。

但用曾经许世坛的话来说:“并购来的项目有可能对方已经开发了一半,我们买回来能很快周转,前一季度的并购甚至能在第三季度实现销售。”

世茂年报解读:跑赢大市的“48%”与差异化加速度

许世坛并不是很担心合作项目的消化,相反,他更在意收并购项目的质量。

据其透露,世茂在2020年还将用回款的50%做土地/项目投资,主要就是看标的条件。

另外还有则30%用于工程支出、25-30%用于三费支出。这意味着,世茂这艘巨轮,还将加速度。

▲▲5项差异化带来的可能性▲▲

世茂的加速度,更值得关注的不是速度本身,而是“差异化”的打法。

当前,大多数房企都是相似的,差异是未来生长能力的一个重要加权。在风财讯看来,世茂房地产的差异化主要有5项。

除了上面已经提到三项——比民企更低的杠杆、比一梯队更快的速度、比以前的自己更高的效率。第四项是布局、第五项是多元业务(主要是酒店与物业)。

世茂年报解读:跑赢大市的“48%”与差异化加速度

目前世茂在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储备的可售货值已经达3800亿元。

许世坛就笑言,以前被认为是福建企业、长三角企业,现在大湾区占比追上来了。

实际上,2019年世茂在长三角、大湾区、福建、华北地区的货值占比分别为27%,25%,21%,16%,相对比较均衡,基本占据了三大重点城市群的一二线及强三四线城市,这是未来规模的可能性所在。

世茂年报解读:跑赢大市的“48%”与差异化加速度

酒店和物业子业务,则可能是世茂未来的估值可能性。

世茂表示,维持酒店和物业2年分批分拆上市的预期不变。

数据显示,2019年,世茂服务签约面积逾1亿平方米,世茂的酒店业务收入22.4亿、商娱业务收入17.5亿。

而目前,龙头房企旗下的物业公司,在港股市场的估值能给到40XPE;酒店股,参考锦江资本的估值,基本能达到9XPE。目前世茂整体估值7.5X,在物业和酒店分拆上市之后,估值预计至少有20%的提升空间。

业绩和盈利高速增长的低风险企业,加上估值提升带动收益的超额空间,这是世茂房地产在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欢迎向作者爆料、沟通更多信息WY_163_SC)

世茂年报解读:跑赢大市的“48%”与差异化加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