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央行“放水”500億,為何A股卻不漲?

立足價值、做多中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純正價值投資家園】

,這裡我們一起成長、共贏牛熊!


01


週末這兩天,全球疫情繼續攀高,兩天增長12萬人,而美國方面的專家稱“這次疫情美國可能死亡10-20萬人”,這個數據非常嚇人!


中國最先爆發新冠疫情,到現在總確診人數也只有8萬2,美國好一傢伙,單單死亡人數就說要超過中國的確診人數,這不免令市場擔憂。按照中國新冠疫情的死亡率,也就意味著250-500萬人要感染。


所以即使有大量的救市政策,像今天央行“放水”500億,市場的心態依然是恐懼的……


這種狀況導致A股繼續受到拖累,整體市場沉悶,毫無生氣。


顯然,正如我們之前一直所說的,解鈴還需繫鈴人,全球市場的回暖還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畢竟人命比金錢更重要。低迷階段要忍耐再忍耐,不能輕舉妄動,更不要在這個時候盲目追高、尋求刺激。


對於中國股市,我認為中國股市前景是光明的,現在人氣渙散,總覺得毫無希望,其實一根陽線改變觀點,只要走起來所有的利空都是利好,走不起來的時候所有的利好都是利空,過去哪一次不是這樣?


所以不要被恐懼和擔憂衝昏了頭腦!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2018年貿易戰,風風雨雨都過來了,一個疫情也會過去。擔心國外疫情當然是對的,但事實上在國家採取有效應對措施的情況下,對我們的影響不會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而且全世界科學家也在努力尋找治療的藥物、在研發相關的疫苗,人類終會戰勝病魔,就像歷史上每一次戰勝過的一樣。所以,這一次疫情很可能給未來的行情挖下一個黃金坑,而不是一頭栽下去的斷崖!


全球風景這邊獨好,當市場下起黃金雨的時候,不要擔心被黃金砸,因為黃金總是值錢的。


02


不過,我們上一週一直在給大家說“純內需”的概念,這是主要的黃金坑的標的,因為他們往往僅僅受到國內消費的影響,不會受到太大的損失,當然餐飲、電影等服務業除外。


有人問我純內需有哪些?

我說水泥建材、新老基建、必選消費、金融保險,必選消費的品類較多,包含米麵糧油調味品,這和吃的有關;包含醫療器械、醫藥,這和疫情有關;還有菸酒等成癮性消費;以及農化養殖等。


關注這些領域,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我國是全球唯一把疫情控制住的國家,而且現在全球蔓延遠超預期,預計對中國未來一到兩個季度的外需衝擊超過之前的估計。


多國發布封城令使得生產消費暫時休克。海外大廠紛紛宣佈停產,涉及汽車、半導體、消費電子、飛機制造、奢侈品等多個行業,地區覆蓋北美、歐洲、印度、東南亞。海外消費者信心指數顯著下滑,極大打擊全球需求和生產供應鏈。


所以有一些公司在這次已經過程中確實比較難過,比如PCB等就是全球供應,本來想趁著5G火一把,結果遇到疫情之後,全球需求銳減,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我記得我很早之前就跟大家說過,未來的十年會是動盪的十年,是國際格局重塑的十年,所以各種各樣的衝擊和事件會層出不窮的發生,如何防範這隻“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黑天鵝,是投資者投資必須考慮的問題!


我們的考慮是盯緊中國低估的核心資產,只要中國蒸蒸日上,他們就蒸蒸日上。


03

今年已賺20%!街邊大爺炒股為何如此牛?


雖然戴著口罩,雖然氣溫驟降,但週末的上海街頭,廣東路露天股民沙龍卻熱鬧依舊。久經股海沉浮的大爺大媽們,有的今年以來已賺到20%!


一些經驗之談頗為精彩,摘錄供大家參考:


股民一:“人家虧錢我都是賺的,近兩年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保持在30%到40%。在股票交易上,今年到現在已經有20%的收益了。春節後又一波急速下跌我的消費股也回撤了,不過後來又很快向上反彈。”


股民二:“我不會眼紅別人買了某隻大牛股,只要堅信我持有的是好股票,早晚會上漲,不必操之過急。做了這麼多年股票,我的信條就是,市場裡永遠是輸錢容易,贏錢難。短期急漲急跌的板塊我不考慮參與,就是賺個穩穩的收益就可以咯!”


股民三:“我這隻股票套得深,但現在也回本了。要相信自己,堅定地拿住好股票,有價值的股票趨勢肯定是要往上走的,損失的不過是時間,千萬不要割在底部。”


對於大盤點位怎麼看?科技股行情怎麼看?看看老股民怎麼講:


對於大盤點位,很多老股民們對指數的上上下下已經不太在意。“我們現在炒股票不看大盤點數了,就看自己手裡的個股。只要是好股票,總歸會漲的。”


對於科技股行情,多數老股民還是頗為冷靜。他們普遍認為,科技股是未來的大方向,肯定是要關注的,但至於說炒哪隻現在也說不準,得再觀察觀察。


投資是認知的變現,炒股難,炒A股更難!面對股市的短期波動,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等待。


本文觀點由孫文勝(執業編號:A0600611010005)編輯整理,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意見!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