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下如何佈局城市更新和盤活閒置資產

伴隨著房地產存量時代的到來,房地產行業也將面臨從傳統的產銷模式向資管模式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企業將駛入“輕資產”賽道,資產管理、資本運作、運營和品牌內容輸出會越來越多地被納入事關企業未來的戰略層面。未來,圍繞著“資本”“資產”和“資管”的競爭將日趨激烈。如何挖掘存量市場價值,提高資產運營管理“造血”能力,成為決定企業成敗與競爭格局的關鍵。


疫情下,大資管行業有哪些有價值的冷思考不容忽視?


此次“疫情”對新零售新商業新服務產業的衝擊是不言而喻的,但疫情也推動了產業數字化、服務社區化、業務協同共享化等具有深刻意義的轉型。


影響層面

短期影響

長期價值

招商運營時機

錯失春節後招商黃金期

生態共享空間,尤其是強生命力產品內容空間需求激增

收租效率

復工率和企業生存壓力迫使催租更難,現金流壓力增大

資產管理運營增效系統需求增長增強

商業贏利模式

“賺租賃價差”為核心的二房東模式受到挑戰

要求構建資產端和資管端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長效合作機制

空間場景

空間成本增高,運營資金壓力增大

重新定義空間場景:健康/安全/智慧化/成為必選項,健康宜居/溫馨溫暖,“人性”“軟性”將是“最大賣點”


正所謂“危”與“機” 並存,“後疫情時代”的存量資產盤活將迎來更多的機會,尤其是城市更新板塊:“疫”後重建的“新基建”機會;老舊小區和存量社區更新提速的機會;危機後行業重組帶來的存量資產收併購的增值機會;5G時代智慧化場景建設機會等等;成功往往眷顧善於在“危機”中洞察商機,並如獵豹般迅速出擊的人!


後疫情時代,如何打造具有頑強生命力的商業新物種?


當下資管行業長期存在的“痛點”是:產品高度同質,產品精準定位越來越難;消費需求嬗變,用戶召集運營越來越難;商業內容不足,資管服務生態鏈不健全。表面上是出租率(銷售)不好,背後都是產品力出了問題!


那如何打造具有更強生命力的“爆款產品”?


爆款產品=定位獨特 + 用戶精準 + 社群黏性 + 現金流穩定 + 組織協同+品牌營銷力

“衣食住行”永遠是生活之剛需根本,空間是一切生活場景的載體,不可取代!“創新”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美好生活場景的期待只會日益強烈,線下永遠無法取代!“資產”的“金融”屬性不會改變,盤活資產,需要從資本角度,服務社會和價值創新!


“政策、產業、空間、資本”永遠是制約城市更新和資產運營的“四大天王”!

城市更新其核心是“產業驅動更新”和“智”“娛”結合的消費升級!


後疫情時代下如何佈局城市更新和盤活閒置資產

什麼是存量資產“黃金三角定律”?


不動產離不開“金融”,只不過增量時代強調資產規模——抵押標的大;存量時代強調資產價值——現金流良好!中國傳統文化向來講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存量資產盤活,同樣需要依託自己的“道”,創造價值唯“一”,平衡好經營價值和資產價值“二”元結構,平衡與處理好了“資產、資本、資管”三者關係,便可讓“三生萬物”!


例如:“資本+資管”的典型案例:鏈家左暉的佈局

自如(存量空間運營)

鏈家(存量資產交易)

願景(城市更新資管)

後疫情時代下如何佈局城市更新和盤活閒置資產


背景鏈接:【願景明德】

105億收購北京盈科中心;鏈家左暉通過“天津維航商務”持有57.6%的股份,同時吸引了:新希望、經緯創投、華興資本、源碼資本等資本投資。

介入“勁松北”社區更新,做成老舊小區。


後疫情時代下如何佈局城市更新和盤活閒置資產


“資產+資管”的典型案例:【越秀集團】

越秀是中國第一個登錄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商業不動產RETIs,並通“資產+資管”的模式跑通了資本融資的路徑,成為城市更新時代國企發展的典型案例。


後疫情時代下如何佈局城市更新和盤活閒置資產


國企存量大戶如何盤活存量資產?


存量資產的更新改造不僅是改變舊物業的結構、內外裝修,更重要的是對存量資產的歷史文化、周邊生態及產業結構等軟環境方面的更新改造,工業遺存、老舊社區、低效園區、城市騰籠換鳥、轉型升級產生的諸多舊資產都是這天產業鏈中豐富的載體,而國企在其中具有先天的優勢和機遇,尤其是資本、資產、資源核心層面。


後疫情時代下如何佈局城市更新和盤活閒置資產

後疫情時代下如何佈局城市更新和盤活閒置資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