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二中班主任 415:能夠自律我情願不釘釘,但這不可能!!!

早晨我要出門上班時候,老媽問我,學生沒在學校,你們去了做什麼?我說,去了看看學生督促一下,學校效果會好一些。老媽接著說,這不開學,踏實的學生可沾光了。老媽教了一輩子學生,什麼情況都遇到過,我也認可這句話。我說,是,自律性差的學生在學校大環境下也會學習,和自律性強的差不多少,但是在家裡,自律性強的學生能夠繼續踏實學習,自律性差的學校效果很難保證。我說完這些,看看癱在沙發上的兒子,恨不得拉過來大道理講一遍,不聽再踹一腳,最終叮囑好好做作業,中午回來檢查,威脅一番上班去了。中午回去兒子倒是主動說自己語文、數學做完了等等,也怕我和他較真。學校在沒有通知上班前,我在家陪兒子做作業,基本上午能完成兩科,下午完成一科再寫個作文或者背誦英語,課外閱讀,出去玩玩都能保證。自己上班後,感覺作業質量和完成時間明顯下滑,問題也暴露很多。這也是大部分家長共同面臨的問題,也只能是直面問題,解決問題。


01、心態

昨天和小Y的談話也說到了這個問題。小Y性格開朗,學習成績在實驗班屬於中等靠上。在昨天開始視頻班會時候,我習慣一邊說一邊把學生頭像點一遍,看有沒認真聽,點到小Y時候,看著倒是挺開心。再想想小Y考試成績,比在學校出現明顯下滑。

我在和小Y單獨談的時候,提醒小Y在學校壓力大情況下心態好絕對是一個優勢,不會的題可以主動問,被老師批評依然會繼續主動問,基礎能力不夠情況下依然是樂觀心態,這是自己優勢。但是在家時候,沒有老師可以去問,沒有學習氛圍可以助力,封閉的學習環境是否還能保持樂觀的學習,如果無法保持,學習最大的優勢不再,成績提升的依仗在哪裡?

我對小Y說這些心裡擔心其他學生,在家長反饋中,實驗班學生依然會有晚上睡的晚,早上起不來,或者和老師視頻完繼續睡覺,網課打盹發睏,作業敷衍或者少些了事的情況發生。實驗班如此,其他同學的自律性更讓人擔心。疫情停課將近兩月,很多同學每天感覺很累,再加上自律不夠對知識吸收比較淺,對學習畏懼轉化為對抗。

在學校,雖然學生嚷著說累,但是每天按時起床、跑操、自習、上課、班會、睡覺等都有安排。學生每天學的很充實,對高考也充滿了期待,期待趕緊結束這熬人的高中。但在家裡父母上班,學生多了自由,潛藏的個人自律差導致學習變得懈怠。我擔心小Y好心態被時間磨滅,造成成績後退,開學檢測備受打擊。

我在諮詢小Y目前是否該如何做才能解決目前問題時候,小Y倒是給了我兩答案,一是制定時間表,才能逼著自己完成,形成學習習慣。二是完成每個小目標,這樣才能有成就感。這兩條並不是什麼靈丹妙藥,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的方法,但是我相信每個人的理解不同,做事也就有了差距。家長和學生的心態都是萬事都要有方法,但不要忘了,你現在知道的就是你最好的方法,只是你瞧不上,繼續尋求幻想中的完美的學習方法。過去時光無法悔,未來時光不可追,唯有做好眼前事,方能不悔過去不畏將來。

02、學習漏洞

學生是要通過學習這個過程,學會思考、學會技能、學會語言文字等。過程所有人都會經歷,舉個例子,網絡小說中經常把武功每個境界分成四小類:入門、小成、大成、圓滿,等過了這四個才能邁向下一個境界。那學生在學習中做題改錯,最終能夠到達什麼類別呢?自由學習可以查找自己漏洞,有針對性的提升薄弱板塊,能夠靈活應用掌握的基礎知識,能夠對某一類問題提出個人看法,哪怕是錯誤也代表了自己思考,基礎知識是否紮實,是否能夠舉一反三,是否有知識體系,是否看到不同知識點之間聯繫,是否能夠解決原來錯誤。

對於漏洞要回歸課本,重視課本,比如語文中字詞作文、數學公式定理、英語單詞作文、文綜中基本框架、課本後的例題等都要反覆看才能真正變成一種下意識只是儲存,做題時候能夠迅速提取出相關知識點,才能做到不遺漏信息不失分。對於試卷中錯題,不要一看答案就會就真的認為自己掌握了,這種虛假的會在下次做題依然會錯。對於錯題不要緊盯難題,把那些基礎題掌握好了不丟分才是高分的關鍵。

錯題一定要抄寫一遍,尤其是一看就會的題,不認識的知識點反覆背誦等。錯題不重視,學生不論如何玩命努力,都很難考出高分,方向錯了,努力越多離成功越遠。


03、學習也是拼爹

同樣的青春,同樣的班級,同樣的老師,孩子之間差異卻很大,這種差距來源於不同家庭的綜合素質和付出。比如孩子性格內向,遇到一個霸氣的班主任會感到恐懼,遇到一個溫柔的班主任則會迸發學習熱情。孩子人際交往有障礙,遇到一個只談學習的老師會感到逆反,遇到一個擅長與學生分享自己人生經驗的則會親近。孩子遇到老師會有不同性格,老師也很難適應每一個學生的口味,唯有家長可以讓孩子健全人格。

孩子出生到住校,接觸最多的是家長,孩子對事情第一反應往往來源於父母或者長輩的處事方法原則。小孩背手走路肯定有一個背手走路的爺爺,能夠隨時搖擺身體的背後肯定有一個跳廣場舞的奶奶,父輩或者祖輩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對性格養成遠遠大於老師的影響。

真正的教育是拼家庭氛圍、父母做法、甚至祖輩看法。

家庭教育做不好,會抵消學校的教育,還會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這次延長假期,老師督促不要讓孩子玩手機,父母卻擔心孩子出問題,把手機給孩子熬夜玩遊戲,用一次錯誤方式去代替一個正確做法,如何還能談學習。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過度玩遊戲,透支耗費最美好的歲月。

父母的教育在假期起到至關重要作用,我可以視頻監督學生學習,但無法管控視頻之外的大部分時間,我可以和學生聊天解決孩子問題,但隔著冰冷屏幕問題根本建立談話氛圍,我可以去批改作業,但不能保證作業是否抄襲。

父母是孩子鏡子,孩子是父母影子。有怎樣的父母就有怎樣的孩子。在群裡積極響應的家長,孩子基本都很自律,這是一種重視。當父母埋怨孩子不聽話說了不聽的時候,先問問自己是否做到孩子眼中的家長。比如是否看看孩子課表?是否詢問過孩子今天是否快樂?是否對學習進步有所表示對退步表示不滿?是否對群裡老師信息能夠及時反饋?是否能夠保證吃飯時候不談學習?是否和孩子一起閱讀?是否制定過計劃?是否和孩子一起鍛鍊身體?好習慣開始都是陪伴、督促、獲得成就感、繼續堅持形成的,

衡水二中班主任 415:能夠自律我情願不釘釘,但這不可能!!!


04、八二法則


家庭教育是根,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延續,只是越來越側重社會性,但最終都是把孩子培養成才。八二法則在這方面得到體現,比如20%的學校佔據了好學校80%的名額,家長群公佈信息無反饋的20%的家長佔據了老師80%的時間去挨個通知,學生試卷20%的難分80%的學生會拿到一定分數,80%的中低檔題只有20%學生完全作對。只有明白這個,解決問題才會更順利。比如有的家長會列舉還是十條不好的地方,但是最關鍵問題只有兩條,用80%的經歷解決最關鍵的兩條,其他八條也會隨之解決。

孩子在家學習,如果視頻督促,會有20%的學生總是不到場,雖然每次人不同,但比例大致不變。

在教育路上,只有學校、家長、老師、學生懂得這個法則,才會忙而不亂,才會讓學生自己得到最大提高。不然即便有優秀的老師、負責的家長、努力的孩子遇到問題眉毛鬍子一把抓,很累也沒有效果。

家長在家學習多關注孩子最關鍵問題是什麼,家長要積極實踐老師給出的建議,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如果你這樣做了,你會解決80%的問題。

很多學校都在釘釘進行授課、講課,效果比學校要差很多,老師無法面對真實的學生反饋,學生無法及時得到老師的指導。現實就是這樣,高考不會因為你沒有聽懂課就會降低難度,高考不會因為你學習效率低就增加招收名額。在學校會學習會分出檔次,在家也同樣會分出檔次,自律的學生總能夠得到更多機會。

(喜歡則轉發,作者為衡水二中高中部班主任、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