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吳楚的三次大規模戰爭,被史家冠以"拓土益大"的評價

在壽夢以前,吳國的軍事力量一直是以水軍為主。這主要是由自然地理條件決定的,吳國起家時佔領的第一塊土地就是三面臨水一面靠山的平原,而後又跨長江作戰,這些戰爭需要的都是水軍。其戰爭中的打法也以水軍的作戰方式為主。

我們甚至可以由此產生一種猜測,壽夢的父親去齊向楚國人稱臣很可能與此有關,因為楚國對吳國發動戰爭很可能是在陸上作戰,吳國這樣的軍隊構架顯然有著極大的弊端和地理束縛,第一無法有效地防禦來自陸地方向的進攻,第二也無法向有水區域以外擴張。

然而,一個與楚國有仇的楚國人幫助吳國解決了這個軍事方面的難題。他的名字叫做申公巫臣。

春秋時期:吳楚的三次大規模戰爭,被史家冠以

吳國的軍事實力,學會了先進的車戰技術

吳國人從巫臣那裡學會了先進的車戰技術,現代專門研究古代軍事的學者多認為,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在戰爭中採取的主流陣法便是戰車陣。由戰車和步兵共同構成一個作戰單位,一輛戰車上配備三名人員,分別是御手、射手和盾手。御手負責駕車,射手負責攻擊,盾手負責防禦。這樣,即便是有戰車落入重圍,也可以單獨作戰衝殺一段時間。而圍繞著一輛戰車,配備50—75名步軍士兵。作戰時,以一輛戰車所構成的軍團為單位佈陣,衝鋒、防守都要遵循陣法,變換自如。

壽夢通過巫臣的指引,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大增強了吳國的軍事實力。為日後的聯晉抗楚,以至於進一步逐鹿中原奠定了基礎。

可能是出於對新式裝備新式打法的絕對信心,可能是為了向晉國表表態,自己沒讓人家白忙活一場,也可能是對"臣屬"這件事情早就忍無可忍,在巫臣來到吳國的當年,吳王壽夢就發動了對楚國的戰爭。這次戰爭在春秋史上也算得上是一次大戰。

春秋時期:吳楚的三次大規模戰爭,被史家冠以

吳國對楚國發動戰爭

吳國對楚國的邊境重鎮及鄰近吳國的附屬國都發動了攻擊,結果吳國大勝。這一場戰爭令吳國收穫頗豐,除了正式宣佈脫離楚國的懷抱,不再向楚國稱臣外,吳國幾乎把當時在位置上臨近吳國、附屬於楚國的蠻夷各國統統收入了自己的地盤。這是吳國走向"文明"之後第一次發戰爭財,這令壽夢欣喜若狂。

這樣一次巨大的勝利,讓吳國安心經營了將近十年。經過十年的積累,吳國的國土面積、人口、經濟、軍隊數量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飛躍。而楚國可能是為了積蓄能量準備繼續討伐中原,也可能是因為此時內部的矛盾已經逐步暴露,無暇對外發動戰爭,並沒有主動報復吳國,而是採取了守勢。

壽夢十一年(前575年),楚國在對晉發動的鄢陵之戰中失敗了,養精蓄銳了十年的吳國終於迎來了針對楚國的最好戰機。

春秋時期:吳楚的三次大規模戰爭,被史家冠以

鄢陵之戰

鄢陵之戰,楚國投入數萬兵力,由楚共王親率三軍與晉國決戰。司馬子反、令尹子重、右尹子革都作為將軍,參與了這次戰爭,可見此次戰爭的規模之巨大。然而由於戰術失誤等多方原因,楚國的軍隊被晉軍大敗,楚共王趁夜遁走。

楚國的這一次大敗使其軍事力量、整體國力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而且戰爭結束後楚國的司馬子反被子重所逼自殺,這直接導致了楚國內部的政治格局出現重大變化。

以前由子重、子反分庭抗禮的格局被打破,變成了子重一家獨大。這一系列的變化導致楚國在中原的霸業宣告結束,而晉國通過戰爭的勝利,穩固了中原霸主的寶座。

春秋時期:吳楚的三次大規模戰爭,被史家冠以

吳王壽夢發動第二次伐楚之戰

公元前574年,吳王壽夢痛打落水狗,趁著楚國剛剛戰敗、內部空虛時,發動了第二次伐楚之戰。這次戰爭還是瞄準了楚國的附屬國,先後攻打了舒庸、巢、駕等國,吳國再次大勝而歸。

吳國兩次對楚的戰爭使楚國意識到了這塊阻礙他們向中原進軍的絆腳石。在楚國眼裡,吳國畢竟還只是一個弱小的國家,一個曾經臣屬於自己的國家,前面兩次較量雖然獲勝,但那不過是小打小鬧,自己因為有著更加宏偉的目標,無暇顧及才被吳人得逞。心中抱有這樣的想法,當楚國的元氣逐漸恢復以後。

春秋時期:吳楚的三次大規模戰爭,被史家冠以

楚國主動出兵討伐吳國

在壽夢十六年(前570年)楚國主動出兵討伐吳國。楚軍首先攻克了吳國的附屬國鳩茲,當楚軍大部隊士氣高昂,懷揣著必勝的信心,撲向吳國國都的時候,卻在衡山一帶遭遇了吳國的伏兵。

於是,戰爭的結果和以往兩次的結果一樣,吳國大勝,楚軍首領鄧廖被俘虜,楚國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吳軍乘勝追擊,又攻佔了楚國不少的地盤。

經歷了這三次大規模的戰爭,吳國的地盤又擴大了不少,原來附屬於楚國的諸多小國都成了自己的勢力,吳國也正式與楚國接壤,這為後來吳國滅楚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壽夢也因為這些卓著的戰功,被史家冠以"拓土益大"的評價。

春秋時期:吳楚的三次大規模戰爭,被史家冠以

​總結

吳國聯晉抗楚的軍事方針,或者說晉國"聯吳制楚"的戰略謀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春秋後期整個中國大陸的格局,也徹底改變了吳國的命運。吳國因此發了戰爭財而迅速崛起,當徹底制服楚國以後,吳國又與晉國反目,爭奪霸主之位。

再後來,與楚國之屬國的越國爭霸於東南,最後被越國消滅。這一切的一切,都與吳晉兩國之間的這一重大決定脫不開干係。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說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眼前的既得利益若放在一個更加長遠的時間段上,就不一定是好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