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幕悄悄再現,機構開始抱團這個板塊

市場回顧

受到週末外圍疫情繼續發酵的影響,今日A股盤前,外圍股市再度下跌,拖累兩市低開,早盤科技股普跌,創業板一度下跌近4%。午後,兩市有所反彈,但力度非常有限,尾盤再度回落。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9%,深證成指跌2.03%,創業板指跌2.28%。盤面上,農業、中船系等少數板塊逆市走高,旅遊、酒店餐飲、軟件、半導體成下跌重災區。兩市全天成交6331億,和上週五基本持平。

北向資金方面,今日全天波動不大,尾盤加速流入,截止收盤,滬股通淨流入6.19億元,深股通淨流入6.61億元,雙邊合計淨流入12.80億元。美元荒危機緩解後,美股流動性明顯改善,外資從上週開始重新迴流,後期大概率還是常態。一些績優藍籌已經跌出了價值,在外圍負利率資產頻現的背景下,這些品種的配置價值凸顯。

盤面觀點

目前各大指數當中,唯獨上證50還在2小時布林中軌上方,大盤要擺脫當前的弱勢局面,權重藍籌的表現至關重要

。明日只要不大幅低開,上證50兩小時級別的MACD指標即將金叉,上週三的跳空缺口仍是短期支撐所在。

反觀創業板,前期流動性充裕,助長了炒作氛圍,估值炒的很高,目前量能開始退潮,市場態度立馬發生了180度轉彎,存量資金在裡面天天互相傷害,尤其是融資盤,割肉橫飛。技術面上,目前創業板我認為主跌段已經過去了,短期處在最後的盤跌當中,1800附近不會輕易跌破的,而且一旦創新低,背離結構出現,盤中隨時會有反擊。

最近其實指數波動相對還是有限的,但是個股表現參差不齊,尤其是科技股非常受傷,歐美疫情的失控,讓大多科技股的邏輯,短期出現了鬆動,今年的業績預期大多面臨下修,加上市場風險偏好迅速降溫,所以,最近科技股面臨估值和業績雙殺,要等疫情結束之後,才會再度崛起,但短期的煎熬是免不了的。

進入4月上旬,創業板、中小板、深圳主板的一季報預告將開始密集披露,其中4月10日是創業板業績預告截止日(強制披露),4月15日是深圳主板、中小板業績預告截止日(有條件強制披露),上海主板沒有強勢披露要求。

雖然市場對大部分公司一季報較差有心理準備、同時近期一些大幅負增長的一季報披露後股價跌幅也有限,但畢竟還是負面拖累。從行業分佈來看,一季度仍然維持正增長或者較高增長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醫藥、化工、計算機、電子、遊戲中。


2017年一幕悄悄再現,機構開始抱團這個板塊 | 3月30日A股收評


在這樣的背景下,資金更加追求確定性,2017年機構抱團取暖一幕再次上演,部分消費品種甚至創出階段新高,如海天味業、三全食品、絕味食品等。除此以外,逆週期政策發力的新老基建也是資金配置的重點。

剛剛過去的週末,中央會議明確提出: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今日早盤,央行調降了逆回購的利率,A股收盤後,有消息稱2020年專項債資金用於項目資本金的規模佔該省份專項債規模的比例提升至25%,穩增長的預期更加明確。四月份會迎來經濟恢復加快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的有利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會議明確提到“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沿用了決勝和決戰兩個重量級詞彙。

從細節上,如果希望能實現5.5%的小康目標,三駕馬車裡我們需要消費與投資的大幅提升來彌補出口的回落。

目前的消費結構中,汽車及相關的佔比43%,地產相關消費佔比9%,基本消費佔比40%,高端消費佔比8%。考慮到基本消費的波動不大,高端消費不做期待,那麼消費增速的提升主要靠汽車及相關行業。

投資方面,製造業受外需和內需影響很大,更加值得期待的是基建方面。基建投資佔比大概在30%,這裡新基建、老基建都要共同發力,缺一不可。未來會大力提振新老基建、汽車,略放鬆地產,穩住家居和製造業,降低外需和高端消費降幅,難度不小,但是不會現階段就放棄。

價值機會

最近資金重新抱團消費白馬,短期再次陷入了偏熊市的思維。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我認為需要客觀看待,在一團迷霧中看清未來確定的方向。

目前沒有新基建老基建二選一的選項,不一起上的話,目標很難達到,形勢逼人只能全都要。

從這裡開始,市場風格將出現細微變化,以新基建為代表的部分科技股後面當然會繼續表現,一部分老基建、傳統消費(汽車、家電)、新型消費(互聯網),大概率也會迎來機會。

投資者需要把目光從貨幣政策轉向財政政策。年初以來,流動性非常充裕的背景下,分母(流動性)很關鍵,題材股炒作一度很熱,不過接下來,要盯住分子(業績)了,風向會逐步偏向均衡,績優藍籌在連續下跌後,估值和安全邊際都讓資金重新審視配置的價值。

操作上,大王建議大家根據風險偏好及投資期限長短配置四大方向:

1)在近期全球共振中回調已經被壓至極端估值水平的部分大市值品種;

2)配置“純內需”應對海外疫情繼續演繹;

3)高質量個股:反應中國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優質龍頭的低吸機會;

4)高股息策略在超低利率環境下之下也是穩健之選

今天,大王給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份【低估值+純內需+高質量+高股息】四個方向的組合名單,作為給大家下階段佈局的參考,有需要的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索取。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留言和大王交流。如果認為有收穫,記得點贊、轉發支持大王。大王會繼續跟大家分享有價值的信息,歡迎股民朋友繼續留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