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辭職考研的年輕人怎麼樣了

這段時間在學校上課,發現很多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談到他們的經歷都有是共同的,那就是很多老師原來都是因為分配等原因在各個縣裡的各個鄉鎮當老師,做了幾年老師後因為種種原因而選擇辭職考研。


他們當時有的已經是縣裡小有名氣的老師;有的已經是獨擋一面的學科帶頭人。但是,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辭掉公職選擇考研,走上這樣一條未知的路。


這幾年老師辭職已經是很常見了,但是在十年之前甚至更早,老師要辭職那肯定是要經受很大的壓力的。


同事會勸你:“就這樣了,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反正教書也就這樣。”有的人鄙夷你:“還想怎麼樣,還想上天不成?”當然,也有的朋友會好好分析,有希望也有很大的風險。加上很多老師都已經成家生孩子,單單從經濟壓力來說就已經夠大了。就更不要說考試的競爭、就業的不確定性了。


但是,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這些老師還是頂住壓力走了出來,放棄眼前擁有的一切,兩手空空,鏗鏘有力走向了更加寬闊的未來。


那個辭職考研的年輕人怎麼樣了


從現在看,他們當時被人嘲笑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無論是從社會地位還是經濟收入來說,都不是原來那種境況可以想象的。


但其實,我很想問一問他們當時的心路歷程,問一問當時會不會也有某個時候眺望著遠方充滿了不安和迷茫;問一問在沒有結果的長途跋涉裡會不會心力交瘁。儘管現在已經雲淡風輕,一切不過是前塵往事。



這也讓我想起我的一個同學。一個女孩子,在一個偏遠的鄉鎮教書,一個月回一趟家。但是她很愛教書,很愛這個工作,她是把這個工作當作事業和信仰來看的。按照一般的套路應該是會在三四年的時間裡談戀愛、結婚生子。然後買房子、滿了五年之後進程考試進入縣城的學校。


但是,命運開了一個玩笑。


學校有元旦文藝演出,很多孩子留下來排練。她班上也有,孩子彩排完天色已經不早了,其中有一個孩子在回家的路上摔了一跤,腿骨折了。


第二天家長就來了學校找她,要她負責,要她賠錢。她當然是不肯的,因為一開始就已經和家長說清楚了要排練,孩子的回家安全要家長來負責。但是,很顯然,一個文弱的女教師會敗下陣來。家長辱罵她,到學校領導那裡鬧,甚至揚言要到教育局去上訪。


後來,學校為了息事寧人,要她親自去道歉並且賠償醫藥費和家長的誤工費等等。


那一刻,她知道她待不下去了。不是因為錢,也不是因為面子。而是,有什麼東西轟然倒塌了。


她說,從來沒有時候像這一刻這麼累;也從來沒有時候像這一刻這般清醒。


於是,她很快去道了歉賠了錢然後交了辭職性考研繼續讀書。研究生讀的還是和教育類有關專業,她並沒有失去信心,只是她覺得或許要換一種思維方式。


那個辭職考研的年輕人怎麼樣了



有人會問了,這些老師辭職考研了,就這樣啊。這樣的事情已經司空見慣了。的確,每年都有這樣那樣的大神湧現出來。


但是,我們更應該知道有更多更多的人對自己的現狀不滿,對遇到不公正的事情不滿、滿腹憤憤之情。在微信裡抱怨,在空間裡訴說。在小巷裡談論,在房間裡爭執,但是也僅僅是這樣而已。


天亮了,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了,都過去了。都好像好了。


那個辭職考研的年輕人怎麼樣了


而有些人,卻不願意這樣將就,不願意一直這樣混沌下去。他們選擇用一種力量把自己拉出來,從當前生活的泥潭裡拉出來,看一看能不能走一條還沒走過的路。雖然,荊棘刺眼,泥濘不堪。甚至,都不知道有沒有路。


於是,當別人在刷手機刷微信的時候他們在看書;當別人在葛優躺的時候他們在分析。這些人擁有強大的自控力,同時對未來又有強烈的渴望。


這樣的人就算不會辭職考研,他們在自己的普通的崗位上一樣風生水起,讓人望塵莫及。


我們很多人未必會和他們一樣去辭職去考研,也未必就要選擇用辭職來對抗。但是,至少在生活的大流中,我們應該試著和他們一樣跟著自己的內心,去做去清醒。


那些辭職考研的年輕人,大部分都過得挺好的。經受住生活的溫水煮青,自然也就值得擁有別外洞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