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魯迅】封建社會的文化糟粕真是毒害人們的精神!

毛主席評價魯迅:“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的民族英雄。”“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

魯迅是我最喜歡和敬畏的近代文學家!我最早知道魯迅,都是從《三味書屋》那篇課文!就是魯迅課桌上“早字的來歷”,所以魯迅也是對我啟蒙最早的文學家!

魯迅的書桌上刻著一個小小的“早”字。字橫著,很像一個還沒開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這個“早”字有一段來歷∶魯迅的父親害了病,魯迅一面上書塾讀書,一面幫著母親料理家務,幾乎天天奔走於當鋪和藥鋪之間,把家裡的東西拿到當鋪去換了錢,再到藥鋪去給父親買藥。有一天早晨,魯迅上學遲到了。教書認真的壽鏡吾老先生嚴厲地對他說∶“以後要早到!”魯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張舊書桌上刻了個“早”字,也把一個堅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裡。從那以後,魯迅上學再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毫不鬆弛地奮鬥了一生。

我們上學那會,最流行的就是在課桌上刻一個“早”字。魯迅的文章每次閱讀,都有一種特別沉重的感覺,他的文章逼著你去思考,假如你讀書,僅僅是為了消遣,我勸你最好別讀魯迅的文章,因為他的每個作品,都像是一把刀,直插人的心靈,讓人振聾發聵,發人深省!

【重讀魯迅】封建社會的文化糟粕真是毒害人們的精神!


魯迅對中國封建糟粕文化的批判最為深刻和透徹,他文筆犀利,用冷靜和深沉的語言,揭露了封建社會人吃人的文化,以及這種封建文化,對人心靈的毒害,拿破崙曾說過“中國是一頭睡獅,當中國覺醒時,世界將為之震撼”,我想說的是:魯迅就是喚醒這頭沉睡獅子的偉大人物之一

魯迅認為“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於是他棄醫從文

眾所周知,魯迅最開始的理想是做一名醫生,救治像他父親一樣被誤的病人的疾苦。當他在學校播放的幻燈片看到:一箇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捉住殺頭,許多體格健壯的中國人卻神情麻木地,站在旁邊看熱鬧”。這使魯迅受到極大的刺激,也使他認識到: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好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要改變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劇命運,首要的是改變中國人的精神!

【重讀魯迅】封建社會的文化糟粕真是毒害人們的精神!


魯迅用他的文字,洗滌了中國人的靈魂,喚醒了那個封建社會沉默的國人!

魯迅以實際行動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棄醫從文後,魯迅加入新文化運動,以手中的筆作為武器,發出了震人心脾的吶喊,他創作了《狂人日記》、《阿Q正傳》、《吶喊》、《彷徨》等作品,發人省醒,旨在喚醒國人沉睡的靈魂。他自己也說過他的寫作目的:一是為“黑暗中奔馳的猛士”吶喊;更重要的是改變民族的精神,改變民族的劣根性

【重讀魯迅】封建社會的文化糟粕真是毒害人們的精神!


魯迅對舊社會中國人“劣根性”無情揭露和深惡痛絕的批判,是對國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憤怒!這種憤怒是源於對中國的愛!

所以魯迅對那些生活在黑暗腐朽的舊社會的不覺悟的,精神麻木的人們的一種既同情又憤恨的感情。同情他們的疾苦和不幸遭遇,憤怒他們的不覺悟以及逆來順受,不懂得主動抗爭的性格。

所以舊社會中國人在魯迅的眼中盡是病態的樣子,渾沌、虛妄、不敢正視現實又不去反省自身,一天天墮落著卻自滿娛樂著,奴才卻不知道自己是奴才;遇狼則顯羊性,遇羊則顯狼性,見弱者一臉闊相,遇權貴則儼然奴才;愛面子喜談大話、逢場作戲。而幾千年的中國文明史在他眼裡就是“吃人”兩個字,“難見真的人”是他對中國人中國社會的總結。

【重讀魯迅】封建社會的文化糟粕真是毒害人們的精神!


魯迅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阿Q正傳》,《藥》,《孔乙己》和《狂人日記》,封建社會中國人的“麻木不仁,愚昧無知,自輕自賤,自欺欺人,欺軟怕硬,和看客心理”,都在這些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阿Q正傳》 主人公阿Q是一個生活在辛亥革命以前的貧苦農民,沒有家,也沒有固定的職業,靠給人打短工為生,“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儘管他真的很努力,但社會的沉重壓迫與剝削,使他時時處於生存的危機。他既有農民式的質樸,也沾了一些遊手之徒的狡猾。受盡欺凌的阿Q用精神利法來自我安慰,自欺欺人。辛亥革命勝利的消息刺激了他改變生存的慾望。他嚮往革命,但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並且勾結官府把他送上了“斷頭臺”,而阿Q對自己的悲劇至死不悟,反而還在囚車上高唱“過了二十年又是一個好漢”,於是在大團圓的歡聲中,阿Q的人頭落了地。

【重讀魯迅】封建社會的文化糟粕真是毒害人們的精神!

阿Q不識字,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但正因為如此,他才缺乏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從小生長在封建思想統治下的社會環境之中,在這些文化糟粕的潛移默化之下,才逐漸長成了一個人人憎厭的小丑。阿Q的身上,集合了封建社會底層貧民最典型的精神特徵,那就是:安於現狀、欺軟怕硬,甘做奴隸,甚至以能做奴隸為榮。

《孔乙己》講的是當時的一些制度的落後,民眾的愚昧以及深受毒害的知識分子。孔乙己喜歡讀書,沒錢可以買書,就去有錢的人家偷書,還自稱不是偷,是竊。咬文嚼字的窮酸知識分子,是多麼無知!以至於為了讀書連生存都不能生存,這種教育制度教不出人才,反而荼毒了好多知識分子。這篇文章同時也揭露了底層勞動人民的生存之艱難,還有人們對弱者的冷漠與自私以及社會的黑暗。

【重讀魯迅】封建社會的文化糟粕真是毒害人們的精神!


《藥》描寫了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說,因群眾的愚昧而來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說,革命者為了愚昧的群眾奮鬥而犧牲了,愚昧的群眾並不知道這犧牲為的是誰,卻還要因了愚昧的見解,以為這犧牲可以享用,增加群眾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重讀魯迅】封建社會的文化糟粕真是毒害人們的精神!

人血饅頭上的血是革命烈士的。在魯迅的內心世界裡,他是希望革命烈士的血能用來救中國,但卻沒能救華小栓的命。這一方面道出了作者的無奈和悲哀,一方面又體現出現實的嚴峻。革命的道路還很長很坎坷。

還有被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壓迫,迫害的《祝福》裡的祥林嫂和《明天》裡的單四嫂!是的,他們的難我們看不見,但能讓你在文字以外都為她的難感到悲哀。她們原本都是勤勞、善良、質樸、頑強的勞動婦女,但是在吃人的舊社會她不但不能爭得一個做人的起碼權利,反而成為一個被踐踏、遭迫害、受鄙視而終,甚至被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重讀魯迅】封建社會的文化糟粕真是毒害人們的精神!


可見,封建文化糟粕對普通人的毒害多麼可怕!

讀魯迅作品最大的感悟就是:優秀的文化能夠培養人們的健全人格,塑造一個民族的精魂。但有害的文化,或者我們常說的文化糟粕,卻會在潛移默化中侵蝕我們的心靈、扭曲我們的靈魂,甚至可能讓一個民族走向衰亡。

所以說魯迅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他解放了人們長期被封建社會禁錮的思想!

魯迅作為中國近代的精神戰士和“民族魂”他把畢生精力傾注於國民性的改造和民族精神的重建,傾注於對中國現實和人生問題的思考。他是在歷史轉折時期影響了整個民族精神的當之無愧的思想家。是我們民族進取精神和力量的象徵。

【重讀魯迅】封建社會的文化糟粕真是毒害人們的精神!

魯迅的作品和思想,仍然值得我們當代人去學習和研究,學習魯迅的批判精神,戰鬥精神,懷疑精神(向來如此,便對嗎!)!也希望這個世界多些,像魯迅一樣敢於仗義執言和吶喊的思想家!我們仍然需要有人,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的利益敢於挺身而出,需要有人面對陳腐,落後,敢於大聲疾呼,仍然需要有人俯首甘為孺子牛,用自己的生命與心血,築就民族的未來。

其實無論做事和做人,我們只要堅持實事求是,不人云亦云,不盲目隨大流,學會獨立思考,凡是做自己的主人,就能擺脫糟粕文化和弱勢文化對我們的影響!做一個擁有獨立精神,自由思想,心中有傲骨、胸中懷大志的中國人,我想這也是魯迅先生所希望看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