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6歲幼女獨留家中,攜另外倆孩子外出遊玩,媽媽自稱:一箭三雕


故事的起因是這樣的,育兒博主粥悅悅發文說,因為6歲的老二沒有按時完成完成作業,所以她決定一家四口去珠海長隆玩,將老二一個人留在家裡當作懲罰。

事後這位媽媽說:“孩子會從每一次經歷中吸取教訓,我家娃多,更能一箭三雕”。甚至表示“感謝自己變得如此心狠手辣”......


將6歲幼女獨留家中,攜另外倆孩子外出遊玩,媽媽自稱:一箭三雕

從這位媽媽的語氣中,能看到她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還頗為得意。但我真的不贊同用這種方式來給未及時完成作業的孩子懲罰。

口口聲聲說是懲罰,但在我看來,這位媽媽並不只是為了“小懲大誡”,而是在讓孩子感受被拋棄的痛苦和絕望。不僅無視孩子哭著抱腿請求原諒,無視孩子餓了卻煮不熟粉絲,無視孩子晚上一個人的恐懼,甚至不允許保姆和鄰居的幫助!

客觀上,剝奪孩子與家庭一同遊玩長隆的外出機會就已經是個懲罰了,那不允許保姆和鄰居的幫助又為何?要我說,她是不想看到孩子在保姆的陪伴下平淡地度過這一天,也不想讓孩子在鄰居家裡新奇地玩耍一天,她想讓孩子感受的是被拋棄的痛苦以留下一個刻骨銘心的印象,而非覺得離開家庭獨自生活也不太糟糕。


將6歲幼女獨留家中,攜另外倆孩子外出遊玩,媽媽自稱:一箭三雕


儘管她說,她也很放心不下孩子,一直從監控裡關注孩子。但我想問一句,真當發生了什麼意外,您是能從監控裡鑽出來制止悲劇的發生,還是一秒從珠海長隆歡樂世界飛回家中?

為人父母,這般教育,真的合適嗎?甚至還得意洋洋地發到公共平臺,自詡育兒博主,是希望別的父母也向您看齊嗎?

的確,意外並沒有發生。可是,難道對孩子心靈已經造成的傷害就不是真實存在的了嗎?也許你認為的“沒什麼”,對孩子,卻是一次信任危機,是一次心靈重創,更是一次童年陰影。

也許你並沒有明白,你對孩子而言意味著什麼。你的教育方式,又將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



我認識一個女孩J,她在高中非常努力拼命,成績是極好。在日常生活中,她表現出很強的執行能力,是一個被公認為強大又優秀的女孩。


將6歲幼女獨留家中,攜另外倆孩子外出遊玩,媽媽自稱:一箭三雕


但就是這麼一個女孩,有一天傍晚突然發信息給我,問:“我是不是很沒用,我很想死掉。”

我又驚又急,二話不說去找她。當我見到她時,她正一個人漫無目的地在街頭晃盪。我從背後叫住她,當她轉過來時,我才發現,她早已淚流滿面。我真的很難想像,這麼要強的一個女孩,也會哭成這樣。

原來,她父母鬧離婚,家裡雞飛狗跳。她說,她覺得自己很失敗,爸爸媽媽都不會想要她,她很快就沒有家了。她說她這麼努力這麼拼命就是希望能達到媽媽的期望,希望被愛,希望不要離開她。她說一直在害怕,害怕有一天跑不動的時候就被丟掉了。

我才知道,那些故作堅強只是偽裝,她其實很自卑很惶恐。小時候,父母對她要求就很高,如果達不到,那就是她自己的問題。


將6歲幼女獨留家中,攜另外倆孩子外出遊玩,媽媽自稱:一箭三雕


“我小時候也愛玩,哪個孩子不愛玩呢?可是有那麼多作業和補習班,我好累啊。那天我不是很舒服,沒有寫完作業,我想告訴媽媽我可能生病了。可是我還沒來得及說話,媽媽的臉就冷了下來,她說她就是對我太好了,好到找不著北了,說著她就把上次獎勵給我的連環畫撕碎扔進了垃圾桶......”


“我好難過,一直在哭,可是媽媽覺得我在撒嬌,她就把我關在房子裡,自己出去了。後來我因為高燒被送進了醫院。爸爸媽媽吵起來了,兩個人互相指責,我害怕極了......”


“媽媽一邊餵我吃藥,一邊笑著說,以後要是再這樣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她說她早就想離婚了,要不是為了我。她說如果我做不好,她就和爸爸離婚。她說要不是她拼命掙錢,供我讀書給我一口飯吃,我早就餓死了...”

將6歲幼女獨留家中,攜另外倆孩子外出遊玩,媽媽自稱:一箭三雕

女孩說著說著,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我拍著她的背,不知道該怎麼去安慰她。我沒有想到,對於有些孩子來說,父母的愛就像天上的月光,要好努力好努力才能追趕上。可這光照在身上是沒有溫度的,用手一握就消散了......



高考前,女孩的父母還是離婚了。當女孩告訴我這個消息的時候,她嘴角竟然微微上揚,好像無所謂的樣子。她說她好像從來不是為了自己而活,只是在滿足父母的要求而已,現在她終於覺得自己解放了。我側過頭看著她,最終也不忍心告訴她,其實你笑的很可憐,並沒有你想的那麼瀟灑。

在高考她發揮失常,但她笑著說已經無所謂了。我勸她,好好填志願,還是能扳回一局的。她什麼也沒說,仍是那副笑嘻嘻的樣子。後來,她填志願滑檔了,又錯過了補錄。

她再也沒有和我聯繫過,她的消息我只是聽聞。但當我知道她讀了一個專科的時候,還是為她難過。明明,她這麼優秀,可以讀重本的。也明明,她這麼好的孩子,應該被愛著的。


將6歲幼女獨留家中,攜另外倆孩子外出遊玩,媽媽自稱:一箭三雕


我不止一次去想,為什麼就變成這樣了呢?後來,大概有些明白了。她認為自己一直都在為了達到父母的要求而活著,可父母最後還是辜負了她。那麼,毀掉自己,是她最後的反擊。現在想起這些還是覺得很悲哀,生而為人,卻不是為了自己。她沒有過叛逆期,老老實實地當個好孩子。

也許,在她第一次沒有完成作業的那晚,就已經畫地為牢,戰戰兢兢沒再敢越過紅線。

不知道那晚上,女孩的媽媽是否為自己的教育方式而自豪,為一個恐懼而乖順的孩子而滿意。但我猜,當她被孩子唯一一次的叛逆所回擊時,想必不太愉快。也許她會發怒,孩子沒有考上好大學,也許會不屑一顧,因為她早就拋棄過這個孩子了。

我真遺憾,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讓自己的孩子明白:你不必成為一個滿足他人要求的孩子,你不必為他人的規則而侷限了自己的一生,不必為他人的期望而失去自己生而為人的風采。

孩子,你首先是你自己,蓬勃生命裡,沒有唯一的價值標準,我願你活的肆意且瀟灑,願你愛著且被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