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联盟解决争端:各打五十大板,压制战败国,偏向西方大国

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个名为国际联盟的群在瑞士日内瓦成立,群主是英国,副群主是法国,群成员44个。这个群是以一战31个胜利国为基础的,但是美国拒绝入群。像美国这种实力的国家,除非不入群,否则在任何群都必须当群主,国际联盟也不例外。

国际联盟解决争端:各打五十大板,压制战败国,偏向西方大国

1920年群成立时,有四个管理员,也就是常任理事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

国际联盟的成立,使得许多悬而未决的争端得到有效解决。尤其是关于国界问题,这体现了国际联盟在当时的世界格局当中,起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国际联盟在1920年代成功解决了30多起重要的国际争端,这体现了国际联盟在解决国际争端过程中的富有成效性。

我们来看看国际联盟解决的四个具体案例。

国际联盟解决争端:各打五十大板,压制战败国,偏向西方大国

一、各打五十大板:瑞典和芬兰的奥兰群岛争端

对于奥兰群岛处理,国际联盟提出了令瑞典和芬兰都不能接受的方案,瑞典必须承认芬兰对奥兰群岛的主权,但芬兰必须承认奥兰群岛有自治权。奥兰群岛位于波罗的海,在芬兰与瑞典之间,如今是是芬兰唯一的一个自治省。这种做法令芬兰和瑞典都退了一步,双方都不满,不过这体现出国际联盟争端处理机制当中的公平性。这样的争端主要发生实力相近小国之间,如果是英法之间的争端,恐怕国际联盟要充当看客。

国际联盟解决争端:各打五十大板,压制战败国,偏向西方大国

二、打压战败国:德国和波兰争议的上西里西亚

国际联盟没有处理好的争端解决例子之一,德国和波兰争议的上西里西亚问题。上西里西亚原属普鲁士,德国传承下来。《凡尔赛条约》当中对于西里西亚地区的划定并不是十分明确,国际联盟打压一战的战败国德国,将上西里西亚给了波兰,造成德国与波兰较大冲突。直到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这类争端的解决当中,国际联盟明目张胆打压一战的战败国,采用分而治之的方式对待德国,德国人怎能不生气。

国际联盟解决争端:各打五十大板,压制战败国,偏向西方大国

三、西方优先:土耳其与伊拉克的摩苏尔争端

当时的伊拉克经过一战,已经是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土耳其与伊拉克的摩苏尔争端,实际上是英国和土耳其之间关于中东地区领土划界的冲突。英国声言要对土耳其进行军事打击,国际联盟直接将摩苏尔地区划归给英国控制的伊拉克。这类争端的解决,国际联盟的原则是西方优先,暴露出争端解决机制的非公平性,完全就是维护西方大国在某一特定地区地缘利益的工具。

国际联盟解决争端:各打五十大板,压制战败国,偏向西方大国

图-科孚岛的位置

四、常任理事国优先:意大利和希腊的科孚岛危机

意大利和希腊的科孚岛危机,意大利以军队高层在希腊被暗杀为由,悍然出兵侵占希腊的科孚岛。而意大利是常任理事国,凭借自己在国联当中的优势地位,通过英法等大国拿捏,希腊有苦难言。科孚岛的案例,打破了国际联盟内部公平性的原则。

总而言之,国联的争端解决机制,有助于解决势均力敌小国之间的矛盾,但是会打压一战的战败国,偏向西方大国,偏向常任理事国。本质上依然是维护西方大国优势地位的工具,甚至是西方大国压迫小国的工具,这也预示了国际联盟日后走向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