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被围后,邱清泉奉命拼死增援,结果10天才走了20公里

黄百韬被围后,邱清泉奉命拼死增援,结果10天才走了20公里

1948年11月10日,淮海战役刚刚拉开帷幕,从鲁南、苏北两地分兵出击的华东野战军迅速行动,将自新安镇驻地向徐州撤退的黄百韬第12兵团5个军,合围在了徐州以东、以碾庄圩为中心的十几个小村庄里。虽然刚一接战,左翼的63军就被歼灭了,但身为兵团司令的黄百韬却并不特别担心。

黄百韬被围后,邱清泉奉命拼死增援,结果10天才走了20公里

黄百韬兵团外围有近70万援军

因为他知道,就在西面不足50公里处,驻扎着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在他南面不足200公里的蚌埠,驻扎着李延年第6兵团和刘汝明第8兵团近20万部队,这两路大军随时都可以东进或北上增援。同时,国民党军在关内最精锐的黄维第12兵团也正星夜兼程,从豫南地区赶来。

这6个兵团加在一起将近70万大军,其中超过一半都是美械精锐部队,绝对可以将他救出包围。事实上,黄百韬兵团被围后,蒋介石就急忙从四面八方调兵遗将,并勒令徐州“剿总”,“仰倾全力,不顾牺牲和损失,严督所部,兼程东进,限期会师解围”,“倘有延误,决按军律从严惩处,不稍宽贷。”

黄百韬被围后,邱清泉奉命拼死增援,结果10天才走了20公里

徐州方向的30万援军10天仅前进20公里

在严令督促下,徐州“剿总”于11月12日留下孙元良兵团镇守徐州,抽调邱清泉第2兵团、李弥第13兵团组成东进集团,由邱清泉任总指挥,在飞机、大炮及战车配合下,沿陇海路两侧向碾庄圩方向攻击前进,扬言要在3天内与黄百韬会师。

为了阻击这股援敌,华东野战军3个纵队在南北长达30里的防线上,“坚守阵地,寸土不让”,并充分发扬近战、夜战的特长,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阵地争夺战。邱、李两个兵团在顽强的阻击下,只能以龟行速度,缓慢的向东爬行。直到10天后黄百韬兵团被歼灭的时候,也总共向东推进了不到20公里。

黄百韬被围后,邱清泉奉命拼死增援,结果10天才走了20公里

远道而来的黄维兵团被中原野战军围歼

黄维兵团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头等精锐部队,辖4个军加1个快速纵队,共12万人。其中的第18军还是参谋总长陈诚一手培植起来的“土木系”骨干部队,全部美械装备,军官清一色都是军校毕业生,士兵多是经历过抗战的老兵,因此战斗力很强,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中建立最早、思想最顽固的部队。

该兵团从11月8日奉命增援淮海战场,10天后就已经到达淮海战场边缘的浍河附近。但此时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中原野战军主力已经提前赶到浍河北岸,并利用附近的河流水网地区处处设防,逐步诱敌深入,将黄维兵团一步步诱入包围圈,直至从南、北、西三面将其包围,使黄维最终成了第二个黄百韬。

黄百韬被围后,邱清泉奉命拼死增援,结果10天才走了20公里

除了上述两股援军后,南面的蚌埠集团是距离黄百韬兵团最远的,徐州到蚌埠之间的宿县已经被中原野战军提前攻克,截断了两地之间的铁道干线——津浦线,增援部队完全靠两条腿北上增援,速度缓慢。同时,该集团中的刘汝明兵团是西北军旧部,惯于保存实力;李延年兵团主力54军、39军等都是从辽沈战场刚撤回来的,惊魂未定,军无战心,因此在随后的战斗中始终没有发挥太大影响。

黄百韬被围后,邱清泉奉命拼死增援,结果10天才走了20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