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师学作文,叶圣陶《荷花》中的写作方法:与植物成为朋友

向大师学作文,叶圣陶《荷花》中的写作方法:与植物成为朋友


叶圣陶先生被称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也是著名的现代作家、教育家和文学出版家。他的作品《稻草人》,是我国第一个童话故事。

三下部编语文,第1单元的第3课《荷花》也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这篇文章堪称我们写景状物的范文。

很多三年级的同学觉得“我的植物朋友”这篇作文啊,好像写起来干巴巴的,或者字数不够。《荷花》这篇课文的讲解,能够带给你很多重要的写作方法启发。

01 用好“五感”

我们首先来看它的开头: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你看闻到清香。

这事实上是我们讲的五感当中的哪一种感觉呢?是不是嗅觉呀?

五感,还包括哪些呢?看,是视觉;然后呢是听觉,听觉当然就是用我们的耳朵去听了;然后是触觉,触觉是指用我们的手,或者身体去感觉就叫触觉;最后一个是味觉,味觉呢是指我们用自己的舌头去尝能够感受到的味道。

5种感官,同学们在用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的特点,来选择和组合,比如说听觉啊,如果你写的是松,或者竹子就比较符合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松树和竹子,它们在风中的声音,就比较有特色。我们经常会说松涛阵阵;竹林,被风吹得哗啦啦响,像下雨,这就比较适合用这种听觉来写。

那如果是桂花,你就适合用嗅觉来写了。


向大师学作文,叶圣陶《荷花》中的写作方法:与植物成为朋友


因为桂花的香味比较突出,这就是根据不同的植物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感官来写。当然你也可以组合起来写那就更好了。

《荷花》的开头方法,作者叶圣陶首先用嗅觉来引出他对荷花的描写,这样的开头方法,就非常适合写这种有香味的植物了。

好,这个开头方法你学会了吗?

你看,紧接着第2句话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赶紧"这个词,就跟前面闻到这个"清香"互相之间有一个呼应。

02 从视觉角度写整体印象


我们再看第二自然段。

作者马上就转到哪一个感觉去写的呢?“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同学们应该已经发现了,这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的,也就是作者看到荷花荷叶的样子对吗?好我们来看,第1句话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这是一个总的感受。

我们在写植物朋友这篇作文的时候,首先要给别人一个总体的印象。如果你的总体印象没有写,那么很可能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就不会完整。

接下来我们来看具体他是怎么描写的:

荷叶挨挨挤挤的,挨挨挤挤是什么样的感觉呀?唉唉挤挤,我们同学可以在想一想,坐公交车的时候,挤地铁的时候,或者我们去银行、医院、食堂人比较多的时候,那种感觉就是挨挨挤挤的感觉,那很明显是把荷叶当作人来写了。

给我们感觉,这个荷叶非常茂盛,如果荷叶只有一两张,还会挨挨挤挤吗?当然不会啦,接下来又用一个比喻句,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作者叶圣陶看着眼前的何叶,想到了这个圆盘。所以我们在观察植物的时候,也要有这样的感受和联想,这才叫真正的观察。

这样的观察呢,才能使你写出生动的作文来。

接下来他观察到什么呢?荷花,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用一个冒字,我们书上有一个句话说它用得真好,好在哪里?


向大师学作文,叶圣陶《荷花》中的写作方法:与植物成为朋友


“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茂盛。“冒”好在哪里呢?同学们可以想一想,给人感觉怎么样?冷不丁地或者说偷偷地出来,出现了。

所以,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跟长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说啊,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就觉得怎么样很普通;冒出来呢,就写出了荷花的生命力——很有活力,对吗?这就是准确地选用动词。

03 分类描写

接下来我们再看: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作者给它分成三种情况,第1种有的,是两三片花瓣儿;第2种,有的是全展开的;第3种是花骨朵儿。

这就是分类描写。

我们在写“植物朋友”时,你能不能分类来进行描写呢?

对植物的花或者叶子,或者不同时间的美和姿态,都是可以分的。分类的方法也有很多,这里是按照荷花的不同的样子来分类。

那我们还可以按照时间来分。如果有一种植物是养在家里面的,我们可以分成早、中、晚。晚上呢,就可以从写一写它月色下的样子,非常美。

所以这两个自然段,叶圣陶先生的写作方法可以总结一下:

(1)用嗅觉引出主角——荷花

(2)简略描写总体印象

(3)分类描写

这样子一来,荷花的整体样子和形象就写得比较好了。


往期精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