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坚持这3个习惯比说教更管用

提起教育这个话题,家长总是忍不住感到头疼。还没到初中高中呢,幼儿园小学就已经走上了pk补习班的道路。抱着“别人孩子学的我的孩子也要有”的心态,结果就是终日奔波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的路上,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感到疲惫不堪。不禁反问自己:“这样真的是教育吗?

叶圣陶: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坚持这3个习惯比说教更管用

教育名家叶圣陶早就说过:教育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小阶段最重要的议题,也是我们最能也最急需抓住的教育切入口。

那么,什么样的行为习惯是幼升小阶段家长最需要重视的呢?经过采访数百名幼升小家长和老师,我们总结了3个最关键的行为习惯。只要坚持让孩子养成这3个习惯,家长少操一半的心,孩子的学习也会事半功倍。

叶圣陶: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坚持这3个习惯比说教更管用

1. 养成物归原位的习惯

常常听到老师或者家长抱怨孩子今天忘带课本了,明天把笔又丢了,上学丢三落四,或是做事马马虎虎,玩具图书经常丢了一地,作业本,书本皱巴巴的挤在一起,让家长每天忙于收拾残局······

其实这都是孩子没有形成“物归原位”的习惯造成的。如果孩子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就很难培养他的“规则意识”,那他的学习永远需要依赖家长或者老师的督促。可依赖外界监督的学习是不能长久的。

叶圣陶: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坚持这3个习惯比说教更管用

那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物归远处”的规则呢?

家长可以从小事开始,比如每天睡觉前,让孩子检查一下书包里的课本作业、学习用品都整理好了没,书撕破了及时帮他们粘好。这样时间长了,她就会自觉的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叶圣陶: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坚持这3个习惯比说教更管用

2.让孩子学会自我时间管理

网络上常见一些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的爆笑视频,在笑声的背后都隐藏了家长的心酸。孩子做作业磨蹭,一坐就好几个小时,不是要喝水,就是橡皮找不到了,一会再和妈妈说几句闲话,做作业的时间一长再长,吃饭、玩耍、睡觉等活动都要受影响。结果拖拉到最后,还没写完作业,孩子哭啼啼闹委屈,家长也着急发脾气,如此的恶性循环只会让孩子愈发抵触写作业这件事情。

叶圣陶: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坚持这3个习惯比说教更管用

所以让孩子养成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事情的习惯至关重要。家长要和孩子可以提前约定好,先写作业后玩耍,作业要在什么时间内写完。如果不按时完成作业,就缩短玩耍的时间,比如减少看动画片的时长。这样也可以督促孩子高效专注地完成作业,防止孩子养成拖延的坏习惯。这样的约定一开始执行肯定会有一些困难,但坚持下去,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会从中受益良多。

叶圣陶: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坚持这3个习惯比说教更管用

3.让孩子敢于表达,善于倾听

很多孩子进入小学后,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老师求助,甚至不敢主动认识新的好朋友,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后续的发展和学习。所以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养成敢于表达,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家长可以在生活中多给孩子提供表达的机会,比如去超市买东西时,可以鼓励孩子向售货员询问货品摆放的位置,让孩子去收银台结账,当孩子对身边的事物好奇时鼓励他们大胆问“为什么”,引导孩子大胆表达时,不打断他人的谈话。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学会倾听,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叶圣陶: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坚持这3个习惯比说教更管用

授“鱼”不如授“渔”,掌握这3个学习习惯,孩子自己就会主动地学习。知识本身的灌溉式学习只是一时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帮助孩子终身学习的真正利器。

叶圣陶: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坚持这3个习惯比说教更管用

推荐:《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

一套书共12册,12个成长主题,帮助2-5岁孩子孩子养成自理懂事的好习惯

,塑造健全的人格。通过小浣熊一家四口的生活,用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孩子。

让孩子富有爱心、更有勇气,敢独自睡觉,不抗拒洗澡、知道医生不可怕,会让自己很健康等。不用“硬碰硬”的对抗,也能让宝宝乖乖听话。

叶圣陶: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坚持这3个习惯比说教更管用

↓↓↓↓点击图片购买

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套装12册)儿童绘本故事宝宝情绪早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