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听老师的,在家却不听爸妈的?专家这样说

很多妈妈会发现:自从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孩子嘴里就会经常说:“老师说的,老师说是这样的,老师是这样教的……”。当我们在家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不一定会听我们的,有时候还会跟我们唱反调,甚至是无理取闹。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都表现的那么乖,那么听老师的话,而在家却像个小魔头一样?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吧!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听老师的,在家却不听爸妈的?专家告诉你答案

在孩子上学之后,很多家长会发现:当我们教育孩子时,孩子经常会说:“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老师说应该这么做......”。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听老师的话?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听老师的,在家却不听爸妈的?专家这样说

是因为老师对孩子比父母更好吗?并不是;是因为老师给孩子买了更多的玩具吗?也不是

在一个关于儿童的访谈节目中专家说了这样一句话:

老师是孩子崇拜的对象,在孩子心中老师什么都知道,是一位有知识的高深长者,是一本百科词典,不管孩子问到什么问题,老师们都是耐心的回答,直至孩子能理解,能明白。老师也从不会打骂自己,甚至对自己发脾气。

贝贝妈妈下午去接贝贝放学,贝贝认真地和妈妈说:“妈妈,我明天要上图画课,可是图画本用完了,老师让重新买一个,要皮儿上有个小兔子那种。”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听老师的,在家却不听爸妈的?专家这样说

接着贝贝妈妈带着孩子去了文具店,可是没想到楼下的文具店却关门了。于是贝贝妈妈就打电话给孩子爸爸,让他下班的时候顺路捎来两个本子回来。

过了一会儿爸爸回来了,掏出两个挺精致的本子递给女儿:“呐,你要的图画本,好不好看?”

本以为女儿会开开心心的接过本子,没想到贝贝接过去一看,眉头一皱不开心地说:“哎呀,不是这样的,我要的是皮皮儿上有小兔子的那种!”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听老师的,在家却不听爸妈的?专家这样说

不就是个封面图案么,小兔子、小鸭子、小猴子的有什么区别吗?反正里面都是画画用的白纸。但女儿却转不过这个弯儿来,坚持说就要小兔子的,是老师拿着一本小兔子图案的本子亲口说的。

贝贝的爸爸和妈妈开导了半天,结果贝贝孩子坚持那句话:“老师就是让买那样的!”

然后眼泪就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爸爸只好又去买了一个,最后终于买到了贝贝口中“那样的图画本”。她也满意了,不哭了。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听老师的,在家却不听爸妈的?专家这样说

为什么孩子在学校特别听老师的?

人人都有惰性,做事完全凭自觉的话,几乎是不可能的。孩子也是一样的。

学校里有校规、班级中有班规,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几乎都规定得明确而具体。这样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就有种“有法可依”的底气,所以效果也更好。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听老师的,在家却不听爸妈的?专家这样说

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

以在制定规则的时候,也需要找一个孩子和家长都能心平气和的时间,然后一家人讨论“家庭守则”的具体内容,就相当于执行国家的法律一样。

切记这样做不是开“批斗会”,而是每个人都能发表观点,一家人都有话语权。同时开会的时候需要准备好纸笔,把建议和规则记录下来。当然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的,都需要有奖励和惩罚的措施,如果规则只是用来约束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觉得不公平,然后不去遵守。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听老师的,在家却不听爸妈的?专家这样说

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列出规则的清单,包括奖励的清单。这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针对比较小的孩子,我们可以用一些小红星之类的奖励,比如说达到一定的小红星数量,我们就会奖励玩具、礼物或者是一次旅游之类的。

然后把所有你对孩子不满意的、不可原谅的行为,就是把孩子的大问题给罗列出来,制定规则、奖励和惩罚。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听老师的,在家却不听爸妈的?专家这样说

在大家心情都不错的时候,跟孩子一起商定一下“家庭守则”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作息、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比如每天看多长时间电视、几点钟刷牙洗漱、奖惩措施等。为了让孩子感到公平可信,可以适当加几条针对家长的规则。

每当孩子有些出格行为的时候,不要急着批评,先委婉地提醒一下:“宝贝,按照咱俩一起制定的守则,你玩手机的时间有点超了哦!”

这时候,大多数孩子虽然有点不情愿,但仍会选择遵守规则。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听老师的,在家却不听爸妈的?专家这样说

通过制定符合孩子认知水平的规则,让孩子知道,想不想做是一回事,能不能做是另外一回事,每个人的行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和边界内。这就是自律。

目标之于自律,就像航海灯之于航向。灯不灭,船不偏,纵使有惊涛骇浪,也终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坚定而温和的态度

我们总以为四五岁、七八岁的孩子是幼稚无知的,但实际上,你真的小瞧他们了。很多孩子在跟父母交往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斗智斗勇”的能力,最突出的两点,就是“不断试探”和“得寸进尺”。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听老师的,在家却不听爸妈的?专家这样说

比如,当孩子只想看电视而不想去写作业时,当你催第一遍的时候,孩子会试图用央求、撒娇等方式“试探”你,要求多看一会儿。

如果你心软答应了,那么孩子就“得寸进尺”继续看,等你催第二遍、第三遍,直到你动粗为止。这也是绝大多数家庭的常态。其实这就是孩子的不自律。

正确做法是,父母要给孩子一个简单明确的指令,用坚定温和的态度很有力量感,也能明确的告诉孩子他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听老师的,在家却不听爸妈的?专家这样说

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未来社会负责。但是父母要怎样成功的培养孩子以上这些自律的好习惯,还让孩子遵守它呢?首先就需要让孩子跟自己站在统一战线

3~6岁是孩子性格、习惯养成期,这时候家长要学会利用绘本,让孩子提前知道自己应该做的和应该改正的,也会变得更加配合,更加听你的话。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听老师的,在家却不听爸妈的?专家这样说

为什么推荐绘本呢?首先孩子对图画比文字更敏感,其次,孩子看绘本时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将自己带入到绘本中的角色之中,这也正是孩子为什么看绘本学东西快的原因。

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3-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一旦错过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把握孩子人格培养关键期

孩子的品格影响着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决定着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孩子是否宽容和慷慨?是否学会理解和同情?是否懂得珍惜和感恩?都会在家庭、学校和周围环境中慢慢形成。好品格决定好未来,高情商更胜高智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要孩子长成什么模样,更多是在于父母如何引导!尤其在3-6岁的时候,是培养孩子优秀人格、优秀品德及良好行为习惯的最重要时期,多数父母忙于工作,缺席了很多对孩子的陪伴和教导。

父母再忙我们也要抽点时间陪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有套绘本故事我最近一直在读给孩子听,分享给大家,尤其对3-6岁的孩子很有帮助。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听老师的,在家却不听爸妈的?专家这样说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听老师的,在家却不听爸妈的?专家这样说

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是孩子基本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也是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基础。

我最近给孩子读的这套关于专注力训练的游戏书《专注力训练儿童益智开发游戏书》孩子听后变化很大,现在分享给大家。该套《专注力训练游戏书》共6册,

是由多名育儿专家共同编制而成,从多个维度对孩子进行引导,能够很大程度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