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不上朝,坐拥朝中臣子"赤子之心",原因为何?

纵观历史,历代君王都会到朝廷处理国务正事,也就是所谓的上朝。

但明神宗万立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上朝。其实,皇帝不上朝,并不是不务国家政事,只不过不和朝中臣子面对面对谈而已。而之所以不上朝却能坐拥朝中臣子赤子之心,无非是因为君王的谋略手段、威震朝廷的声望以及未立太子、掌握军权的原因。

万历不上朝,坐拥朝中臣子

万历帝皇声威和名望

1、皇帝在之前的10年时间,在政治家、改革家的帮扶下大臣的帮扶下,勤务政业,进行多方改革。"鞭法"的实施,使大明王朝兴盛。处理手段与明世宗、明武宗不相上下,君王如此正气,必然使朝中臣子与人民甘心臣服。

2、还有一点就是帝皇通过两次政事把朝中笼络大臣的头目给灭了。明穆宗在位时,为自己儿子万历挑选辅佐大臣,其中包括高拱、高仪还有张居正。因帝皇善有谋略,通过自己眼线心腹臣子联手灭掉高拱、高仪。然后利用心腹实现了大明的兴盛。张居正死去以后,帝皇在位整整10年,抄家大臣张居正,也拿下另一个头目冯保。就这样皇帝身边再无威胁之人。

3、追究来看,其实这种联谋手段是朱元璋在位时就开始了。大明后期,帝皇虽然大多没有才谋,但大明确实顽固没被推到。善用谋略,帝皇实现了无人可窥视他皇座的目的。如此手段,无人能及。

万历不上朝,坐拥朝中臣子

明朝失败的原因

1、 首先皇宫臣子来自民间,外面没有靠山,无法做到独权。

2、 其次,帝皇撤罢宰相一字职,而内阁只能负责帮君王传达旨意根本没有实权。

3、 再次,铁证王牌根本不给官员干涉政事的机会。即便当时的朱元璋立了铁律,还是被后来的王振给消除了,即使消除此制度,宦官行为仍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更无法走上朝廷,更别说能处理任何国事了。

4、最后,大明整出另一种制度,通过厂位制度对文武百官进行全方位管制。这一招是想当年朱元璋和武媚娘学来的。帝皇不管身处何地,对文武百官都了解,也就是后来的,帝皇不上朝,一样理事。

不好的一点就是这种理国之策会使朋党争执很大,这一点从大明不能完胜后来的起义军,不能战胜清军就可以看出。毕竟朋党只会互怼暗地使坏,不能凝聚其力,共献朝廷。

万历不上朝,坐拥朝中臣子

帝皇未立太子

1、帝皇之上都是因为太子的事,和众臣出现争执。不立太子,帝皇心中有数,即使当时大臣都对他不满,谋反的目标也找不到。这一点可以从下面看出。

唐玄宗当时也是勤于政事,后来沉迷美色,无心执于国事。安史大乱发生后,唐玄宗因为大家拥护太子李亨,才丢了皇帝的饭碗。

2、康熙帝在位时用两次来把太子废除,再没立太子。原因就是帝皇立太子后,会清楚朝中奸臣会勾结太子,抢走自己的皇帝之位。因此,康熙即便晚年荒政,但政权依然在手。

还有就是在太子继位的问题上,自古就是长在为太子,首先是皇后自己亲生的太子,如果有3、必然选老大,皇后没有儿子就把妃子的儿子最大的一个立为太子,当然妃子在宫中的位置不重要。即便是主子临幸的宫女之子也没太大关系,讲究的就是长子在前,至于孩子品行咋样,也不是很重要,只要没有犯过大忌,智商也不是问题,总是太子上位有群臣辅佐,帝皇根本不担心这个问题。

万历不上朝,坐拥朝中臣子

帝皇不朝,避免了与大臣出现意见分歧

大明谈论政事,臣子各有看法,一旦意见不同,必然争执不断。帝皇不朝,臣子无法与君王讨论国事,只能听命帝皇,直接执行。即便大臣有不满,因见不到帝皇,无法起争执,时间一久,听命于万历,别无他法。

权利牢牢在手

军权在手,才有指挥权。帝皇不朝,但仍然多次出征。足以看出,帝皇掌控真正实权。朝中任何风吹草动,奸臣谋反都是不存在的。随便一挥手,满门抄斩。

足以看出帝皇有足够的胆识与谋略,这是历代皇帝不能匹及的。

总结:

帝皇之所以不早朝牢握皇权主要是因为自己足智多谋、威震朝廷的声望以及未立太子、掌握军权的原因。20岁之前,就努力勤政,即便后期懒于政事的管理,沉迷酒色,但却能牢固30年大明王朝,无人推翻也是厉害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