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缘堂里住着一个什么样的丰子恺?

大家好,我叫铁火。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是丰子恺著的《缘缘堂随笔》。

丰子恺(1898-1975),本名丰润,号子恺,浙江桐乡石门湾人。我国现代卓有成就的文学、艺术大师。师从李叔同、夏丏尊先生, 并深得弘一法师和夏老的真传。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从丰子恺那里,我学会了朴素。”朱自清讲:”你的文和画就像一首首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考砸着那滋味儿。”

现代作家巴金更是说:“我的脑子里有一个‘丰先生’的形象,一个与人无争无所不爱,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

该书是丰子恺先生的第1本散文集。1931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收录了20篇文章。

作者在33岁的年纪里,既有对自己儿时的回忆《忆儿时》,养蚕、吃蟹、钓鱼,一幅幅生动温馨的画面依次展开,又通过自家孩子《华瞻的日记》进行陈述,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天真的童趣。更有对世间百态、宇宙人生的感悟,无不深刻隽永,意趣悠长。

一开篇就用“白相真开心,但是一想起铜钱,就不开心。”这句极平常的话语,道出人们生活的无奈,他们是多么渴望“尽情投入”啊!没关系,只要我们能剪掉因果之网《剪网》, 就能自由出入于大千世界,宇宙的 《大账簿》便从此变得毫无意义,一切自然之《缘》,也将任由它随意出现,随意消散,在我们“心之力”的怀抱中成就《艺术三昧》,每一次的聚、散都是全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再需要《晨梦》的经营,也没了《楼板》的隔离,我们将一同进入《秋》之和谐。

全书强调《自然》的生机之美,主张《颜面》表情,是最微妙、最丰富的灵性呈现,全靠艺术家用《闲居》自性的心去体验。有太多的人被束缚在“生存的法则”中,障碍了自己的眼睛,这是《从孩子得到的启示》,似乎这些法则只对成人有用,《儿女》都是例外。我们只要像《立达五周年纪念感想》那样,专心做事,就能包容世人特有的意识空间《姓》,《东京某晚的事》将再也不会发生,用广博的思想,成就《天的文学》般的“多样统一”。

阅读本书,我们体会到,只要胸怀足够宽广,整个宇宙都在你的怀抱。听任世间潮起潮落,每一次的起落都是优美的音符,壮美的人生就此展开,每一个瞬间, 每一个泡沫《阿难》,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就是全体,全体就是一,过程即结果,便是《渐》的魔力。

你想仔细地品味“源头活水”吗?就请读读这本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