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這些天,整個意大利都沉浸在死亡與悲傷的氛圍中。

傳到國內的不少消息,都讓人心碎:

北部倫巴第大區的小鎮貝加莫,是整個意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地方。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這裡有一位72歲高齡的神父,Don Giusseppe Berardelli,在兩天前去世了。

醫護人員透露,這位神父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後,當地的居民專門為他購置了一臺呼吸機。

但是,這位神父卻主動放棄了使用呼吸器的機會,而是把它讓給了素未謀面的年輕人。

不久後,他就因為新冠病毒而離世。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當神父的遺體被送回故鄉安葬時,居民們都來到陽臺上,流淚向他告別。

在意大利,新冠肺炎病的死亡率高達9.8%,80歲以上的老年人的死亡率更是達到了15%。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50歲的意大利老人丹尼爾·莫扎尼在推特上發佈了一則視頻,他說:

“在我們這邊的一些村子裡,整整一代人幾乎都消失了。

許多七八十歲的人去世了。有些孩子再也不能見到他們的祖父母了。

在有的村子裡,你甚至無法找到一個古稀之年的老人。”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小鎮上,有許多人甚至沒來得及確診,就死在了家裡。

老朋友的棺木擠滿了教堂,來不及火化,就要匆匆下葬;

更可悲的是,他們連葬禮都不能舉辦——因為意大利當下禁止民間聚眾集會。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另一則視頻更是讓人心碎:

一位老爺爺伏在窗邊,用沙啞的嗓音給隔離中的老伴唱著意大利情歌《瑪麗娜》。

他的聲音哽咽,一旁的人都在悄悄落淚。

窗戶對面的老奶奶患上了新冠肺炎,如今正在隔離。

她的親人、朋友都在害怕,她也許就會是下一個被放棄的人。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昨天,一位醫生在視頻中崩潰大哭。

他泣不成聲地說道:“我們有責任對病人負責,我們不能讓他們以這種方式死去。

有很多病人拉著醫護人員的手,說他們不想死。

但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年輕人活下來。”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據報道,意大利一所醫院每天收治50到60位肺炎患者。

他們中大多數情況都非常嚴重,需要輸入大量的氧氣。

由於呼吸機數量有限,他和同事們不得不親手拔掉老人的呼吸機,用一命換一命的方式,來救下更年輕的人……

哪怕病榻上的老人拉著醫生的手說他們不想死,醫護人員還是不得不含淚拔掉他們的插管,任憑這些老人在絕望與掙扎中死去。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他雙眼通紅地說:

“我是一個醫生,我是來救人的,我不是法官,我不能決定誰應該死。

我每天晚上都在為此哭泣。”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對於一個救死扶傷的醫生而言,親手斷送一個人生的希望,或許是最痛苦的事。

在意大利、西班牙的疫區,無數醫生正面臨著痛徹心扉的選擇。

巨大的負罪感與心理壓力,擊垮了很多白衣戰士的心理防線。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最近,威尼斯重症監護室的一名護士投河自殺;

她所就職的醫院,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之一。

如此慘狀,想必已經見了太多。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對這一切,意大利醫生Christian Sslaroli總結道:

如果他有多處內臟損傷,他100%會去世。

我們不會去幻想奇蹟發生。

儘管殘酷,現實就擺在這裡——

任誰都捉襟見肘的當下,放棄老人,已經成了各國心照不宣的共識。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23日,美國得克薩斯州副州長的一句話,引起了眾怒。

在接受採訪時,他表示:國家經濟比老年人的生命更重要;

老年人應當為國捐軀,拯救美國經濟,以換取美國未來幾代人的繁榮。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此話一出,就被罵了個狗血淋頭。

推特上,人們紛紛指責他是個“專殺老人的瘋子”。

可是,罵歸罵,人們卻不得不承認——

美國沒有應對這一切的能力。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截至發稿,美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累計確診人數超過82000,單日新增破萬。

至此,美國成了全球病得最重的國家。

數以萬計的增長,有限的醫療資源,也讓美國人不得不去思考“放棄誰”的問題。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呼吸機的數量是有限的,面對垂危的病人,該如何抉擇?

在美國,每家醫院都會設有一個“倫理委員會”。

他們的職責,就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對病人進行篩選,並作出放棄誰、拯救誰的決定。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或許不久後,美國也會成為第二個意大利、西班牙……

無獨有偶,23日,烏克蘭衛生部長也直言:

“我一直在強調,防疫撥款要投入到那些年輕有生機的人口上,而不是對那些‘死屍’撥款。”

發表完這番言論後,他就乾脆地辭了職。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西班牙的手段就更“無情”了:

60歲以上的重症患者直接被禁止進入ICU,任其自生自滅,免得佔用醫療資源。

而意大利的醫院,早已由傳統的“先到先治”轉為“災難醫學模式”;

如今,醫院會評估病人的預期壽命、生存幾率,把年老體衰者拒之門外。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比起人情倫理,政策的天平似乎更傾向於社會與經濟的存續。

這就是如今世界的殘酷現實。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然而,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對老年人的逝去感到悲傷。

巴不得他們趕快死光的人,在國外也大有人在……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圖一當中,年輕的上班族供養著退休的老一代,生活吃力;

頻發的老年人肇事事故,還斷送了不少年輕人的性命。

圖二的畫面則讓人細思恐極:

包括學生在內的兩代人,表情輕鬆地把老人們送上了天堂,彷彿獲得瞭解脫。

博主的配文是:“真想快點實現啊。”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這幅漫畫在日本推特上發佈後,在短短五個小時內,已獲得7萬多點贊和1.6萬轉發。

看來,盼著老一代早日死去,好減輕身上的負擔,已經是很多日本年輕人敢想而不敢言的願望了。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via:Twitter

前段時間,推特上也出現了類似的苗頭。

人們給新冠病毒取了一個綽號,名叫“Boomer Remover(嬰兒潮殺手)”;

Boomer這個詞,特指二戰之後美國的“嬰兒潮”。

這一代人,如今都已經七老八十,賦閒在家,靠著政府的養老金過日子。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而在美國青年中,仇視他們的人不在少數:

許多年輕人認為,Boomer榨乾了美國的社會資源。

環境汙染、物價上漲、包括失業、經濟不景氣,都是老年人造成的;

彷彿歲數大的人只要活著,呼吸一口都是過量排放二氧化碳。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via:Twitter

這次的新冠肺炎,對老年人的致死率更高,不如說正讓這群人喜出望外。

在推特的“#Boomer Remover”話題下,你可以看到無數惡毒的言論。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via:Twitter

他們支持得州副州長,支持川普,也支持英國的“群體免疫”政策;

被禁足,沒有派對、度假和約會的日子裡,盼著老年人被消滅乾淨,就成了部分網民唯一的盼頭……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老齡化問題在各國日漸嚴重,面對有限的資源,矛盾似乎註定不可調和。

這次新冠疫情下,放棄老年人,就是西方社會的一種自救。

固然,此舉或許是理性至上的最優解;

但棺槨里長眠的,卻是昔日活生生、溫暖的人。

他們也曾是別人的兄弟姐妹、祖父祖母、父親和母親。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這一次“放棄”,對國民心理上的傷害,或許並沒有肉眼可見的那麼輕微。

誰都會變老。

你怎麼知道,下一次災難來臨時,自己不會是被棄置的那一個呢?

值得慶幸的是,中國的醫生們以最大限度避免了這個兩難的境地。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在病毒肆虐的兩個月裡,他們曾將無數八旬老人健健康康地送出診室,自始至終都不肯放棄一個病人。

我們有一句老話,叫“人定勝天”。

我相信,在那些最難熬的日子,他們一定拼盡全力,跨越了無數難關,終於踐行了這句話吧。​

- End -

微信搜索微·信·公·眾·號:有道詞典(dictyoudao),關注我們獲得有趣有料有用的文章!

在gzh對話框裡輸入單詞,還可實現實時翻譯。

西方“讓一部分老人先死”的抗疫政策背後,有一批年輕人在狂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