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不了张文宏,至少学会“拎得清”


成不了张文宏,至少学会“拎得清”

一定说到做到。”

大使的再次承诺,其实也呼应了张文宏医生在当天在线对话中的一个“温馨提示”:所有电话都可以忘掉,一定把使馆电话记在身边。

新冠疫情在美国逐步蔓延,在美中国同胞、尤其是涉世不深的留学生,最担心的问题莫过于万一出现发烧等症状该怎么办。哪种情形下才该第一时间去医院?非常时期谁也不想往医院跑,何况在美国看病挺贵。

针对这个问题,包括张文宏在内的专家,之前也给国内民众解答过:呼吸有点困难,走楼梯有点走不动的时候,就一定要去急诊室了。可贵的地方在于,张文宏讲得很细,条分缕析。要点大致如下:一,即便只在美国买了最低等级的保险,也足够应付新冠;二,美国目前的医疗资源是充足的;三,如果发烧了,自己先熬一熬,多喝水、多吃水果牛奶鸡蛋维生素C,多睡觉;至于前面提到的使馆电话,实在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可以派上用场。

分析得清清楚楚,安排得明明白白。

我没有亲人在美国,老实说他们聊的事儿跟我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我看他们对话看得很入神。推荐大家也找视频来看看,你们不会后悔的。

疫情发生以来,张文宏医生受到了网友的热捧。张医生在社交网络世界的待遇,简直直追鲁迅了。我说的是,如果你在网上看到“张文宏语录”,最好予以其对待“——鲁迅”同等的警惕。搞不好,那又是哪个无聊的网友假借张医生之口胡诌的。

对一切“捧杀”的苗头,我向来是反感的。张文宏对突如其来的美名表现得也比较克制。与其把一个医生当“爱豆”去追捧,不如多看看他的身上,究竟有哪些值得称道的特质。

在我之前,已经有一些同行讨论过,张医生这样的专业人士究竟为何能受到尊重和喜爱,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专业、风趣、实事求是。张文宏确实属于知识分子中比较“稀缺”的那类,既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是某个领域的“大拿”,又有与公众对话的高超水平。用崔大使的话说,就是“接地气”。更重要的是实在,打眼望去就知道这个专家没说车轱辘话。

我觉得张文宏受欢迎,更重要原因的是他的话总能给人安全感。这绝不是说,他尽挑好消息讲,或者有意大事化小。相反,他在有的好消息面前都要泼泼冷水。比如2月27日,上海没有新增确诊患者,张文宏很担忧,正是大批人返回上海的时候,“这么多人进来怎么会是零呢?输入性的病例发现的越多,我们城市就越安全。”

“安全感”从何而来?实话实说本身就能给人安全感。还有一点,信息越充分、越详细,人们心里也越容易踏实。不知道你观察到没有,在疫情中比较受欢迎的那些专家,都在尽可能向公众解释原理,直面公众最关切的问题。一些地方疾控的官员,比如天津“女福尔摩斯”张颖,也因为对聚集性传播案例抽丝剥茧的解读广受好评。病毒很可怕,但未知和不确定性才是恐惧的根源。并不只有喜讯才能抚慰人心。

真正的安全感未必源自于居高临下、大包大揽的保护。张文宏给人建议之前,总要摆事实讲道理。在和在美同胞对话的时候,有留学生表示美国很多人不爱戴口罩,让人担心。他就给对方“算账”,所在的州人口多少,确诊多少,感染概率多少,算出来是万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强迫每个人都戴口罩,防控效率实际上很低,再说人家没有戴口罩的习惯,更何况美国生产的口罩根本不够,有限的资源该留给医护人员以及真生病了的人。

这一整套逻辑缜密的“碎碎念”,既发出定心丸,又潜移默化引导人换位思考、理解和体谅别人。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张文宏真的在“对话”,他把对话者当成有能力理性思考、独立判断的平等交流者。这何尝不也是对受众的尊重?他劝慰留学生的父母的方式很独特,“你们的子女都是非常了不起的、独立的人”,过度的担忧实在没必要,哭泣也帮不到他们。

这话是半开玩笑。儿行千里母担忧,无可指责。只是,把成年人当作成年人看待,的确能缓解许多不必要的焦虑。往远点说,如果大家都能把成年人当作成年人看待,很多事都能容易很多。

有句上海话叫“拎得清”,含义丰富微妙,在不同的语境下意思也有所不同。以我一个邻省人的粗浅理解,“拎得清”的要义在于既明事理、懂规则,讲究分寸、强调权利界限,又不缺圆融和人情味。我觉得张文宏值得称道的,除了专业素养,也有某种接近“拎得清”的品质。当然,遵从防疫大局乖乖宅家的我们,勉强也算“拎得清”。

现阶段国内疫情总体向稳,但不安全感恐怕在将来一段时间,依然会萦绕在人们心头。比如阴谋论又开始甚嚣尘上,从心理学角度看,阴谋论的市场就建立在不安全感上。对未知的事物,比如人类还没攻克的病毒,人们总倾向于寻找一个“解释”,仿佛这样能安心一点。再比如更现实的问题,离鄂通道渐渐放开,各地都将迎接大批湖北人,还有各地治愈患者也开始复工、回归正常社会生活。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在遭遇不适,即便不是明目张胆的歧视,也会被忌惮、被区别对待。

一场大疫之后,社会难免会有“创伤后反应”,恐惧是正常的。可既然道理都懂,何不试着唤回善意?多数人都不是钟南山、不是张文宏,无法以专业“护体”,时刻科学评判,但至少学会“拎得清”,多听靠谱专家的意见,多运用常识,多尝试理解。病毒离开后,社会生活还得继续,谁愿意生活在一个剑拔弩张的环境里?

“拎得清”其实不容易学会。用世俗哲学的眼光评判,“拎得清”是段位很高的夸赞。一起追求更高的境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