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斩首为什么都选在午时三刻?

秦潇铭



古代斩首,大多是在午时三刻,为什么会这样?

阳气:午时三刻阳气重



古人科技没有那么发达,但玄学、阴阳术比较发达。

从阴阳术来看,午时三刻,阳光正好,阳气最盛。此时杀人,不会出现阴魂不散,更不会出现死者变厉鬼,作乱人间。

同时,不是所有人都是午时三刻,要犯、重犯的“阴魂太过强大”,必须在午时三刻杀之,这样魂魄更容易溃散。其他人,午时左右都行。



有人问了,如果下雨了,没有太阳,阳气很弱,能在午时三刻杀人吗?

不能,不仅不能在雨天杀人,电闪雷鸣,刮风下雾,都不能。也不能在夜晚杀人,更不能在忌讳日杀人,也最好在秋后杀人。

所以,被判死刑的人,如果运气够好,那么死起来不容易。特别是春天犯了死罪,妥妥地能活两个季节。

饭点:吃饱好上路



午时三刻,不仅是阳气最盛时,也是饭点时刻。处于人道主义考虑,会让吃完饱饭,再送上路。

这样,罪犯的怨气就会轻一点。

有人说,死都要死了,还管什么吃饱饭?

这是要管的,因为,儒家思想是几千年来影响我国人民最深的思想,让人吃饱,让人好死,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也是响应天时,顺应天时,不要有太多的怨气。

精神:易疲乏,痛苦少



午时三刻,太阳当空,在烈日炎炎之下,人的精神容易恍惚,再吃顿饱饭,身体的生理反应导致人比较疲乏。

此时,行刑人员动刀时,死者疼痛会少一点,恐惧会小一点,这也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



古人有讲究,玄学、阴阳术发达,儒家思想比较深入,所以将午时三刻作为了最主要的行刑时间,因为阴魂能快散,死者

吃了饭、疲乏后,怨气相对少。


蓝风破晓

搬个小板凳,听老麦与大家说说那些不科学的事情。首先,这个问题提的有问题,古代并不是所有犯人都午时三刻斩首,只有那些罪大恶极,犯下滔天大罪,人人得而诛之的重犯、要犯才会选择在午时三刻斩首。其他的犯人,基本上午时就可以。

那么,咱们就再来讨论一下为什么选择在午时三刻这个时辰,也就是说差不多是在11点45左右。

第一想到的自然是这个时辰是阳气最盛的时候,过了这个时辰,阴气就开始升起。如果你有心发现,在午时三刻人的影子最短。而在阳气最盛的时候斩首要犯,一方面是用至阳之气来化解被斩者的戾气、怨气,再其次是按照古代的说法,以这样的形式来剥脱被斩者重新轮回投胎的资格(当然这个说法有待商榷,但在这个时辰斩首有损被斩者阴魂,确是有一定道理)。

同时,你会发现,古代斩首犯人的地方,往往会选择在闹市区,之所以选择在此,并不是主要起到以儆效尤,杀鸡给猴看的目的,而是在闹市区,人来人往,人群聚集之处,阳气旺盛。同样,也是为了集聚阳气。

午时三刻是至阳之时,而至于一些阴地,则是至阴之时,所以在这个时刻最好远离一些阴地,因为自身的阳气根本无法抵御此时阴地的侵袭,可能很多人会问,至阳之时咋阴地会至阴呢?这时候我想起一个笑话来,说一单位,领导来检查工作,特意选择去厕所看看,去了之后发现,厕所里一个苍蝇都没有,不禁大声赞叹这个单位卫生工作搞的好,厕所里一只苍蝇都没有。而只有单位领导知道,这时候正好是饭点,苍蝇全跑到食堂去了。好了,就是这个道理了。



老麦说说

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是“阴事”,而午时三刻,在古代是阳光最强,“阳气”最重的时刻。

被斩首的人,就算罪有应得,可还是会有一口怨气,死了之后会去纠缠刽子手,或者下令的官员,所以古人就将斩首时间定在午时三刻,借阳气抑制阴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行刑者或者下令官员。

还有另一层意思,人的精力在“午时三刻”,处于“伏枕”的边缘,就比如我们很多时候,站在中午刺眼的阳光下,不过多久,眼睛就会泛酸,意识就会有些朦胧。

所以此刻斩首犯人,犯人也会有些昏昏欲睡,脑袋落地的瞬间,可以减轻几分痛苦,如此说来,也不失为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

还有后来神鬼小说中常用的概念:

在午时三刻开刀问斩,阳气最盛,阴气遇则消散,如果要斩首的是罪大恶极之犯,或许"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再说明确点儿,就是说让他无法接触到阴气,死了就死了,连鬼都让这个犯人做不成。

所以这跟上边所说的人道主义相反,属于对罪犯的加深惩罚。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说斩刑在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

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

皇城的午门附近毫无遮挡物,阳光直射,阳气最盛。

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其实说白了,都是一种震慑作用,用这些神鬼玄说,让世人对大刑本身产生恐惧,从而抑制犯罪,就古代的封建迷信大环境来看,这种做法其实很奏效。

最后补充一点,午时三刻的确切时间,应该是在清朝有了具体规定:

即相当于现在的11点44分到12点之间,这大约16分钟的时间内,统称为:

午时三刻。


————————


钱品聚


我们在看古装小说或者是古装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午时斩首”或者是“午时三刻斩首”的说法!刚开始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特别疑惑,斩首我们都知道,那就是杀头,那午时呢?为什么要选择在午时或者午时三刻呢?为此,有书君特意去查了一下。

以前人们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每个时辰又分为时初和时正两部分,而时初和时正又各分四个时刻,时初的时刻叫做初刻,而时正的时刻叫做正刻,所以一个时辰共分为了八刻。


而午时指的是中午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午时三刻是指午时的正时正刻,也就是时正段里的第三个正刻,即12点45分。

古人比较信奉阴阳之说。而在阴阳说当中,午时三刻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古人信奉鬼神之说,认为杀人是阴事。杀了人,那么被杀者的鬼魂就会来纠缠活人,所以要选在在阳气足而阴气衰弱的时候斩首。因为阳气最强的时候正是鬼魂之力最弱的时候!这个时候做阴事才不会被鬼魂给缠绕!

而古人斩首一般有两个时辰,一个是午时,一个是午时三刻。


如果犯人犯的罪不是特别大,或者是犯人不是穷凶极恶之辈,一般会选在午时斩首,给他一个做鬼的机会也给他一个投胎的机会。


而如果是穷凶极恶之辈,或者是当权者特别憎恶之人,那么就会选在午时三刻斩首。因为午时三刻是一天中阳气最足的时候,古人认为在这个时候被斩首的人会魂飞魄散,连做鬼的机会都没有,更不会存在重新投胎了。在古人看来午时三刻斩首是对人最大的惩罚!

不过也有种说法是午时三刻人处于“伏枕”的边缘,这个时候人的精力特别的疲惫虚弱。因为人处于迷迷糊糊昏昏入睡的状态,这个时候被斩首了他们就感觉不到痛苦。


这个说法偏向于为犯人着想,是在体恤犯人!

不过结合中国古人的迷信思想,有书君还是倾向于赞成选择午时三刻斩首是因为午时三刻阳气最足的原因!




有书共读

古代的处斩,主要是要求在秋后问斩,至于为什么很多人潜意识里都是午时三刻问斩,主要是这么多年影视剧和野史小说的影响罢了。

清末轰动全国的秋瑾案,秋瑾在1907年7月15日凌晨时分被处斩,在很多唐宋明清的文人文稿里,都记载了不少凌晨、黄昏处斩人犯的事例。

古代在规定行刑的时间上是有严格限制的,比如唐朝,正月、五月、九月和闰月属于“断屠月”不准行刑,在国家主要节日、节日、国家重大祭祀、朔望、上下弦月等不行刑。

至于行刑的主要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赏在春夏,刑在秋冬”的说法,历朝历代一般都在秋冬行刑,很多时候还有冬至后不杀、秋分前不杀的做法,总体来说,古代死刑执行是能缓就缓的,即使犯人被判了“斩立决”,那也是一般要到秋后择期处斩,很多人在此期间还能获得免死。

当然,那些谋反、杀父母等在统治者看来极其严重的犯罪,甚至要吵架灭族的大罪,都是立即执行的,以绝后患。

如果某犯人被判了死刑,正好又出现了天灾啥的,那侥幸就可能获得皇帝大赦天下的名额了。


云中史记

斩首,是古代的一种刑法,顾名思义就是砍头的意思,是处死死刑犯人的一种手段。那么古代斩首犯人为什么会选择在午时三刻呢?

据史料记载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穿越”到古代想象一下这个行刑的场景。古代斩首犯人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在人多的“闹事区”或者“菜市场”等地。以示杀鸡儆猴,敲虎镇山起到震慑的作用。



行刑的最佳时间定在中午时分,也就是午时三刻,这时候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古代人们迷信的看法,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以及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现。阴阳排斥互相对抗。为行刑者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这应该是古人习惯在“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另外还有另一层寓意。就是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太阳光是照射是正厉害的时候,所以人难免会犯困,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加之人之将死气数已尽,精神自然萎靡不振。这个时候斩首,手起刀落,很快就一命呜呼了。所以死刑犯脑袋落地的瞬间,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算是人道主义的体现吧。 午时三刻,也是阳间最辉煌的时刻,选择这个时候斩首犯人,也是让他最后体会一下人间的冷暖,对自己所犯罪行的忏悔,最后再看一眼这个美好的尘世。



古代斩首犯人的情景就不解释了,有图为证,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古代选在午时三刻斩首犯人大概也就基于以上几种原因吧,好啦本次穿越就到此结束吧!

当然啦据相关资料显示,古代处决死刑犯人不仅仅都是选在午时三刻,也有少数的被选择在秋后某个时间段,也有选择在当日黄昏十分等等,由于朝代不同刑法戒律也大不一样,对犯人行刑的手段和时间也纯在很多差异。


所以大家可以看看历史,更多的了解一下,所谓读书识万卷,下笔才有神。没事你也可以玩玩“穿越”吧!


任驰赢天下

在各种古典小说和影视剧中的频繁亮相,使得“午时三刻”处斩成为现代人对古时印象最深的时间记忆。那么,“午时三刻”到底是今天的几点?古时处斩又为何总是选在这个时刻呢?

日晷

先要了解古人的计时方法和工具。和今天不同,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每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2小时。按地支排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即从夜间11时起到凌晨1时为子时,1时至3时为丑时,以此类推。而12个时辰又分为100刻。 “午时”即为中午11时至13时,而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分26秒。由此可见,“午时三刻”就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43分12秒。

“午时三刻”将近正午12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古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和他被处死有关的人员。

处斩电视剧照

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这就是“午时三刻”处斩刑最主要的原因。


手机用户58345598242

文|廖保平

在古代,行刑杀人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既不能随便杀,也不能随便不杀。很多朝代其实都选择慎杀。

这种不随便杀人,还表现在杀人的时间选择是非常之有讲究,不是随便找个时间就把人给杀了,而是有遵循一定的“要义”。

一般而言,古代杀犯人一般在秋冬,春夏一般不杀人。因为古人认为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适应天意,顺乎四时。

汉代法津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之后不得刑杀。唐、宋律规定:从立春到秋分,除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之外,其他罪均不得春决死刑。清代规定,经朝审应处决的犯人,也需在秋季处决。

杀人的时辰上也有讲究,一般在“中午三刻”行刑,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这个时间,太阳挂在天空中心,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间,这在古代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间。

中国古代迷信的见解,以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咎由自取,他的幽灵总是会来纠缠讯断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以及和他被正法有关联的职员的,在阳气最盛的时间行刑,可以克制幽灵不敢出现。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 此时可以用茂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

因此,选择“中午三刻”行刑,是吻合了天意、顺乎时辰的事。

所以,到了季节时辰,必须要按时行刑,除非皇帝降旨,或是十分特别的事情,不会中断行刑,这样既不符合法律程序,也不符合天意时辰要求。

还有一种说法:古代行斩刑是分时候开斩的,亦便是斩刑有轻重。一般平常斩刑是中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罪大恶极之犯,必选中午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最盛,不计时间,天子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可做。


廖保平

简单来说,"斩首之刑"就是刽子手用刀或斧砍下犯人的脑袋,让犯人身、首分离。这种处刑方式是谁发明的,无法考证。不过从史料来看,似乎是黄帝首创。远古时代,蚩尤北犯,黄帝在河北琢州与之决战,生擒蚩尤。最后黄帝命人砍下蚩尤的脑袋,挂在军门之上,以威示天下。

秦代将"斩首"正式列入法典,隋代以后直至明与清朝,皆有"斩首之刑",与"斩首"略同的就是"枭首",就是把人斩首,然后将头颅挂在木杆上示众,起到恐吓作用。 此刑隋唐宋曾经废除,但明清时又拿来处死强盗、杀人之类的重犯。"枭首"之名从何而来?有此一说是,远望时,悬挂的人头像是夜枭。



菜市口在当时是一个地处闹市的倒丁字路口,百姓来往十分频繁,因此成了斩首示众的绝佳地点。菜市口杀人最多的一次发生于清光绪初年,有七十多名土匪因为集体盗皇陵而被判处秋后斩首。当时防止劫囚与维持行场秩序的兵勇就出动数百人,拉盖尸席的马车就有七八辆。因为斩首的是土匪,怕余党劫法场,据说连街道两旁的送魂酒都免了。

时辰一到,监斩官手握朱笔,连连勾画,刽子手各就各位,依顺序砍头。因犯人实在太多,刽子手又少,砍了一轮之后,刽子手也气虚手软。眼看一颗又一颗的人头落地,跪在后方等着行刑的犯人早就吓得昏死过去。



北京有著名的刑场菜市口,清末,台湾也有自己的刑场,就在现今高雄县的凤山古城,具体位置就在古城澄澜炮台外侧。刽子手将犯人斩首之后,便会将斩下的头颅绑在炮台附近的芒果树上,用意当然就是"悬首示众"。之后,因为头皮腐烂,头颅就会与发辫分离而落地,这时官府才准家属拾走头颅与尸体合葬。日治时期,台湾此处刑场才作废。另外,古城的南门及东门也曾设置类似的刑场。

斩首的时间。说完刑场,接下来在谈斩首的日期与时间。明清时期,斩首的执行日期有两种形式,分为 ​​"立决"也就是立即执行,和"秋后决"就是秋天后执行。清律称前者为"斩立决",后者为"斩监候"。 一般来说被判"斩立决"的犯人,都算是重刑犯,所犯的罪几乎都是谋反、大逆、谋叛、杀人与强盗罪等等。这些罪皆是重罪,所以才会判"立决",其他的犯人都是等待秋天后才砍头。



为何要等秋天后才执行?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朝廷镇压叛乱,结果演变成将士为了邀功而随意杀生,有的兵将还割下乞丐的头要求奖赏。许多百姓都未经审判,就成了刀下亡魂,百姓出门都得提心吊胆。 历史上,除了秦时一年四季都可以执行死刑之外,其他各朝代处决犯人几乎都在入秋以后。斩首的运行时间原则上都是在午时,应该就是中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但是按照古老的习俗,一般都在午时三刻执行,也就是11点44分到12点整。之所以会在午时三刻斩首,有此一说是,避免鬼魂的报复!

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处刑是"阴事",无论被杀之人是否罪有应得,就怕受刑者的鬼魂会来纠缠执行处刑的人,譬如监斩官与刽子手等等。 因此,午时三刻太阳当空,是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能震慑鬼魂,还能让罪大恶极的罪犯连鬼都做不成!还有一种说法是,午时三刻是人的精神最为萎靡的时候,往往呈现昏昏欲睡的状态,所以此刻处决犯人,在被砍头的瞬间,犯人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


看娱说

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时,经常会看到处斩犯人的剧情,而处在犯人的时间,都是在“午时三刻”。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一定在选在“午时三刻”处斩犯人呢,难道“午时一刻”和“午时二刻”就杀不死人?

原来呀,这里面是有很多门道的。

古时候计算时间的方式和现在不一样,我们现在是24小时制,而古时使用的是12时辰制,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小时,一天的总时数还是24小时。

那么“刻”又是什么东东呢?

古人不仅将一天划分为十二时辰,同时还将一天划分为100刻,一刻相当于现在的15分钟。

每天的午时相当于现在的11点到13点之间,而“午时三刻”正好就是中午的12点。

杀人都是损阴德的事,不管这个人是不是犯人,他都是一条人命,杀了人始终都是不好的。

人的死亡分为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特别是斩首,那更是残忍之极。

犯人通过这样的方法死去,肯定会怨气极大,古人迷信,为了避免犯人死后变鬼纠缠,于是就选在“午时三刻”处斩。

那知问题又来了,为什么选在“午时三刻”处斩就可能避免死鬼的纠缠呢?

原来呀,一天中,“午时三刻”是阳气最强的时候,刚好能压制阴气。

选在“午时三刻”处斩犯人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为了犯人着想。

因为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低下,这个时候处决犯人,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犯人的痛苦。

所以说,选 在“午时三刻”处斩犯人,也算是对犯人的一种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