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里,越有能力的人越有个性,越有个性越不被领导真正喜欢

在机关里,越有能力的人越有个性,越有个性越不被领导真正喜欢

新单位里有好几个中层干部,都50多了还在一线拼命,其中还有一位女同志,也是巾帼不让须眉,整天下乡进田,研究麦苗长势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判今年粮食行情,工作群里他们在田地里工作的照片满天飞,让人不得不叹服他们的敬业和担当精神。

这几位中层干部都是一些重要科室及站所的负责人,担任职务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几年了。论能力有能力、论实绩有实绩、论担当有担当、论人品有人品,让人有点纳闷,这么多年来,为什么一直没获提拔呢?看起来领导们对他们也很尊重,见了面都非常亲切地主动打招呼,问长问短的,好的跟哥们似的,应该没什么矛盾和嫌隙,怎么就不愿意提拔他们呢?

有天和办公室主任闲聊了一会,顺便说起了这件事情,办公室主任叹了口气:你是不了解他们,他们有能力不假,也非常敬业奉献,可是性格也很突出。就拿我说吧,同样一件事,通知别人,分把钟就说完照办去了。通知他们,没有二三十分钟说不完,问得特别详细,特别具体,你得从头到尾,把始末原委给一点一滴解释清楚,不然不罢休。我都受不了,你说别人呢?

看来这几位中层骨干吃亏就吃亏在个性上面了。也难怪,凡是有能力的人往往都秉性突出,特色鲜明的,概莫能外。小说《鹿鼎记》就曾做过一段描述,让人印象深刻。说韦小宝受命攻打王屋山,想起了在天津卫有个一面之缘的赵良栋。当时韦小宝是钦差大臣,别人个个对韦小宝阿谀奉承、大加吹捧,唯独赵良栋不卑不亢,不为所动。这种反差,反而让韦小宝认定此人肯定为干才,将之收纳过来,并在日后的会见中说道“凡是没本事的,只好靠拍马屁去升官发财;不肯拍马屁的,一定是有本事之人”,说得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无论在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在厂矿企业里,只要有能力,大可以凭技术吃饭,靠能力生存,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不需要依赖和依附领导。在行为处事过程中往往能够坚持原则,无所顾忌,敢于直面领导,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坚持己见,据理力争,用不着、也看不上人云亦云、随声附和,这在一片唯唯诺诺、俯首帖耳中显得特立独行、格格不入,会让一些爱面子、重形象的领导领导觉得不舒服、不自在,认为你不懂事;有能力的人往往会恃才自傲,不管承认不承认,多多少少有点。对一些凭关系、靠门路上来的领导或者能力偏弱的领导从心里往外看不起,瞧不上,并在行动上自觉不自觉地有所表现。譬如不会主动向其汇报,遇事不会主动征求领导意见,能力范围内的会自作主张,独立完成,不会考虑领导的感情和心理,凡此种种。次数多了,难免会让一些领导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爱戴,纵然表面上不说什么,内心里肯定不痛快。

对这些有能力却有个性、有棱角的下属,领导心里是又爱又恨的。爱其才,工作中可当大任,不用操心,会为自己减轻负担,创造业绩,赢得名声,带来实惠;恨其人,用着不顺手,时不时会给自己脸色看,对自己发点小脾气,让自己的形象受损,威严降低,还拿他们没办法,天天受气。

对这些人,领导往往会维持表面上的和谐团结,天天哄着、捧着,多送些高帽子,可能的情况下给评个先进,弄个表彰,额外发点奖金福利什么的,让他们感到自己被器重、被优待、被高看,从而更加努力拼命地干工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冲锋陷阵在第一线上,为单位创造更大的成绩。但在关键提拔上,领导基本上是不会考虑的,毕竟社会上没有那么多宽宏大量、胸襟开阔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狗比猫更受欢迎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