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種植土豆怎麼獲得高產?播種後發生腐爛的原因是什麼?咋辦?


春季種植土豆怎麼獲得高產?播種後發生腐爛的原因是什麼?咋辦?


大家好!我是

土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蔬菜,在全國各地皆有分佈,而隨著種植面積增大,很多農戶都有低產的現象發生,這樣嚴重影響到農戶收入。春季正值土豆播種的時期,那麼怎麼做才能獲得高產嗎?土豆作為目前廣泛種植的一種植物,其種植技術還是比較成熟的,但是同樣的其播種的時候問題也很多,尤其是腐爛的問題,這個可能在播種的時候最常見,那麼具體原因是什麼呢?


春季種植土豆怎麼獲得高產?播種後發生腐爛的原因是什麼?咋辦?


春季種植土豆的高產栽培技術
1、種薯質量
現在全國範圍內土豆種植戶很少有人使用脫毒種薯,這就導致土豆哎種植過程中病害一年比一年頻繁,一年一比一年嚴重,而且發病後極難治癒,造成減產。還有很多人採用多年種植的土豆做種,不引進新種,這樣造成種薯不斷的退化,極易導致病害的發生,造成產量低。而解決方法也比較簡單,就是儘量選擇脫毒種薯,而且一旦要嚴格規範,不宜連年使用土豆做種。
2、溫度管理
土豆在發芽、生長以及結薯期對溫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在發芽期需要保持溫度在7-12度之間,而在種植生長過程中,最適宜生長溫度哎18-22度之間,一旦溫度超過35度或者低於7度,會停止生長,當溫度低於零下3度,植株會直接凍死。土豆最適宜生長溫度為16-20度,當晝夜溫差大,是養分消耗減少,可以一定程度上增產,夜間溫度高於25度,會停止生長,造成減產。所以在種植時一定要遵循土豆生長溫度,不宜過高或過低,結薯時儘可能的拉開晝夜溫差。
3、施肥


很多農戶在種植過程中,為了節約養分,施肥只施化肥,很少施用有機肥和農家肥,而且施肥量嚴重不足,這樣會造成土豆在生長過程中缺乏養分,不能正常生長,也就會導致產量低下。所以施肥時一定要施足,一般每畝施入15-25公斤,還有施肥時儘量選擇農家肥、有機肥混搭化肥,確保土豆生長所需。
4、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對土豆的產量和品質影響加,尤其是在山區地帶種植時,受二十八星瓢蟲危害較嚴重,而草荒期間會和植株生長爭奪養分,另外鼠害對土豆產量也不可小視。種植時對病蟲害防治不可輕視,加強日常管理,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發現病蟲害及時處理,對症下藥。


春季種植土豆怎麼獲得高產?播種後發生腐爛的原因是什麼?咋辦?


1、沒有芽
土豆的種子是需要有芽才行的,切塊的時候要保證每塊土豆上面都有發芽的,有些切塊的時候沒有在上面預留芽,那麼種植到土裡以後,這個土豆就是死的,其沒法正常的成長。在土裡悶了一段時間後,這個土豆塊自然就慢慢的腐爛了,因為和外界接觸的多,細菌入侵,這又是個沒活力的土豆鍾。切塊的時候一定要留意,確保每個上面都有才行。
2、積水
土豆種植的初期對水分有需求,但是水分多了卻一樣的不行,尤其是土壤裡面出現積水的時候。土豆切塊以後,本身的切面就很脆弱,很容易收到細菌侵襲,這時候土壤積水過多,就會導致切口一直被水分寢室,讓賓軍更容易侵蝕土豆,直到最後土豆成功的被水腐,出現腐爛。種植前一定要了解下土壤的溼潤程度,還有後續的降雨情況才行。
3、病害
在種植物生長,病害可以說是比較常見的,有些種土豆切實都攜帶有病菌,只是沒種植前期處於萌芽狀態,看不出來,等到種植後,病害迅速發展,最後導致土豆種子腐爛,這就是病害帶來的腐爛。所以土豆播種前基本都會消毒,但是有些消毒沒到位的還是會腐爛,這個主要靠自己細心一點,很難避免的。


4、溫度不適
對於種子而言,溫度永遠是個大問題,不少品種的作物都經常會因為溫度大的問題導致無法發芽,在土豆這邊則顯得更嚴重,溫度不適最後還可能導致腐爛。土豆悶在土裡,溫度如果過高,一些病菌則會很活躍,嚴重影響到土豆的生長,要知道土裡面的細菌一點也不少的,最後的結果就是腐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