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持续保持支援湖北医护人员战斗力?火箭军让“生命线”在战“疫”中焕发出活力魅力

江城三月天,春回大地暖。一个多月来,支援湖北的火箭军部队118名医疗队队员,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日夜鏖战抗击疫情。

如何持续保持支援湖北医护人员战斗力?火箭军让“生命线”在战“疫”中焕发出活力魅力

特殊战场攻坚克难,战斗精神始终高昂;挺进“红区”治病救人,红色基因赓续传承;使命在肩砥砺前行,先锋战旗高高飘扬……

战“疫”前线,一件件鲜活的事例,彰显出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强大魅力!

从“微信支委会”到“战地交流群”—— 信息化为政治工作插上腾飞之翼

夜幕降临,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临时党支部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微信支委扩大会。45分钟时间,完成多项议题,集中传达学习了习主席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交流学习体会,并研究解决10多个具体问题。

如何持续保持支援湖北医护人员战斗力?火箭军让“生命线”在战“疫”中焕发出活力魅力

医疗队队长尹建设说,微信会议、云办公等已经成为战“疫”前线开展政治工作的新常态,这不仅是工作模式的转变,更是思想理念的刷新。

医疗队抵达武汉,政治工作随即展开,可面临的困难也不少:人员分兵把口聚不到一块儿,特殊时期扎堆开会、促膝谈心都不现实。

怎么办?此次部队千里援鄂,依托社会化保障,“云平台”助力“生命线”势在必行!

医疗队紧贴官兵认知特点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探索实践的“互联网+”政治工作在战“疫”一线焕发新活力。

如何持续保持支援湖北医护人员战斗力?火箭军让“生命线”在战“疫”中焕发出活力魅力

医疗队建立的“武汉加油”微信群全天候运转,既有工作交流,也有思想互动;既有军歌联唱,也有影像展播;既开展远程心理咨询,也在线畅谈心得体会。很多队员说,这个“战地交流群”,成为大家眼中不关门的学习课堂、不落幕的文化广场、不下班的政治机关。

这些工作点滴,大家看在眼里,思考也逐渐深入:互联网不仅是一种生活需要、社交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工作模式,今天在战“疫”一线的探索与实践,将为今后工作带来借鉴和参考。

从“寄语‘疫’线”到“六个一活动”—— 思想激励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

特殊任务、特殊战场,兵车未动、思想先行。

各级党委机关始终把思想激励作为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任务实际因地制宜,既摸透“活思想”又讲好“大道理”。

从“红区”到宿舍,从网上到线下,思想激励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点点滴滴滋润心田。

如何持续保持支援湖北医护人员战斗力?火箭军让“生命线”在战“疫”中焕发出活力魅力

——逆行出征时,火箭军党委首长致信壮行;抗疫吃劲时,大礼包、慰问信送到一线官兵手中;日常工作中,电话、微信传递关心。医疗队员说,千里之外的牵挂,让他们倍感温暖,备受鼓舞。

——运用“中国火箭军”和“东风快递”微信公众号、微博和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寄语‘疫’线”“抗疫日记”“战‘疫’歌曲”等栏目,时代楷模、先进典型、官兵家人纷纷上线寄语。95岁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老人发来加油短视频,在微信群里引发热议:“像老英雄一样冲锋。”“不同战场,同样担当!”

——没有座谈问卷,唯有网上观澜。几名政治工作干部采取“朋友圈里看心情”“微信聊天听心声”等方式摸透思想脉搏,及时开展以“多一次交流、多一句鼓励、多一点互助、多一丝体贴、多一份担当、多一段回忆”为内容的“六个一”活动,扎实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

如何持续保持支援湖北医护人员战斗力?火箭军让“生命线”在战“疫”中焕发出活力魅力

战疫月余,虽说没上过一次大课,没留下诸多笔记,思想激励工作“丰富多元、喜闻乐见”,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从“三留一让”到“五个当先”—— 生死考验更加彰显先锋本色

“重症监护室一名患者病情加重,血氧饱和度大幅下降!”得知消息,本不担负值班任务的麻醉科主任单润刚主动请缨,挺进“红区”加入抢救患者的队伍,凭着过硬技术片刻间便成功“插管”,让患者化险为夷。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主动往前冲了。当先锋、打硬仗不仅要能拉得出、冲得上,还要能打得赢、治得好,这一点在他身上体现得很明显。”医疗队副队长吴永胜说。

如何持续保持支援湖北医护人员战斗力?火箭军让“生命线”在战“疫”中焕发出活力魅力

受领任务后,医疗队第一时间建立三级党组织,成立了1个临时党委、2个临时党支部和7个临时党小组,把党的领导贯穿任务全过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挺起脊梁、无畏前行,凸显共产党员责任使命。医疗队广泛开展“把危险留给自己、把重担留给自己、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别人”的“三留一让”活动,68名党员叫响“进入‘红区’我先行、收治患者我先上、危急重症我先治、夜班夜岗我先值、苦活累活我先干”的战斗口号,“五个当先”已成行动自觉。

如何持续保持支援湖北医护人员战斗力?火箭军让“生命线”在战“疫”中焕发出活力魅力

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永葆共产党员先锋本色。已经上报退休的老党员李惠珍、李晓莉分别担任感染十四科主任和护士长,每天从早忙到晚,工作时间长、操心事情多、肩上责任大,有时嗓子都喊哑了,仍任劳任怨带头奋战在一线。她们说,越是兵龄党龄长,越要让先锋本色“保鲜”。

不畏艰险、奋勇争先,展现共产党员担当作为。走进“红区”,“党员先锋岗”格外醒目、“党员突击队”忙碌冲锋,火线入党、立功创模等活动如火如荼,临时党支部成为“红区”坚强战斗堡垒,“党旗飘起来、党徽戴起来、党员站出来”成为共同行动。

堡垒无言,凝聚起强大力量;旗帜无声,鼓舞着磅礴斗志。对党员干部来说,战“疫”既是一次严峻的战斗考验,也是一场深刻的党性洗礼。

从“网络问需”到“千里解难”—— 网上群众路线走出新境界


如何持续保持支援湖北医护人员战斗力?火箭军让“生命线”在战“疫”中焕发出活力魅力

前不久,一批“大礼包”抵达一线。医疗队员打开一看,精心挑选的物品暖心又实用,大家纷纷点赞:“真是把好事办到了心坎上。”

火箭军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采取务实贴心的举措保护关心关爱奋战一线的医务人员。在准备慰问物资前,机关相关部门加入一线微信群,反复征求医疗队员的意见,“网络问需”几易其稿,件件物品皆有“说道”:一线工作强度大,健康手环既可检测心率又能接打电话;护目镜一戴就是几小时,蒸汽眼罩可以缓解眼部疲劳……

如何持续保持支援湖北医护人员战斗力?火箭军让“生命线”在战“疫”中焕发出活力魅力

“抗疫一线的医护官兵大多活跃在网上,民意也就上了网,只有运用网络转变工作作风、问计问需问效,才能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经过一个多月工作实践,大家的感触颇为深刻。

进入“红区”穿戴防护用品,医疗队员遇到护目镜起雾、皮肤过敏红肿、鞋套防水不防滑等难题,医疗队领导通过网络平台收集意见建议,在线互动交流,梳理出10多条“金点子”。当天晚上,添置的聚氨酯泡沫胶、防雾镜布、软底雨靴等物品就从各地发往武汉,反映的问题逐一得到解决。大家说,真可谓解难“不隔夜”、服务“零距离”。

如何持续保持支援湖北医护人员战斗力?火箭军让“生命线”在战“疫”中焕发出活力魅力

有一次,有位医生在群里反映:需要采集鼻咽拭子的患者较多,现有人员完成工作压力较大。第二天,科室领导和党员骨干率先进入“红区”,帮助完成患者鼻咽拭子采集工作,为救治任务“提速”。

护师焦莉的婆婆患重病需要定期治疗。前不久,到了检查治疗的时候,年迈的公公带着一岁的女儿难以分身照料。焦莉的“挠头事”反映到后方,该部队医院安排专人为老人送医送药,组成服务保障队为家里解难帮困。焦莉说,没有后顾之忧,就能一往直前。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党员干部必须修炼的基本功,更是必须解好的政治题。他们在战“疫”一线不断探索创新,用行动书写合格答卷。

如何持续保持支援湖北医护人员战斗力?火箭军让“生命线”在战“疫”中焕发出活力魅力

摄影:赵法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