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1300萬領土,為何到慈禧手中只剩下了960萬?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一帝 ,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 1644年明朝滅亡,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在隨後的二十餘年間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鄭氏臺灣,逐步掌控全國。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間,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原有的體系框架下達到極致,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清朝統治者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並在西南推行改土歸流政策。最終確定了中國近代的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 但是封建專制也推向了最高峰。中後期由於政治僵化 、文化專制 、閉關鎖國 、思想禁錮、科技停滯等因素逐步落後於西方。

清朝1300萬領土,為何到慈禧手中只剩下了960萬?

在清朝鼎盛時期,中國的領土東臨鄂霍茨克海,西達蔥嶺,北到大漠,南極曾母暗沙,整個中國的領土多達1300萬平方公里,這個數據僅次於元朝,超過了漢、唐、宋、明的全盛時期,當時有國外學者讚譽大清:“舉世最優美、最古老、最廣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國家。”

明朝遺留下來的蒙古問題,一直沒有徹底解決,清朝興起之時,先後征服了漠南蒙古、漠西厄魯特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清朝將蒙古分為內蒙古與外藩蒙古,後來康熙打敗葛爾丹,收復了蒙古,把蒙古地區納入中國版圖。

康熙元年,鄭成功趕走了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但不久鄭成功病逝,於是鄭氏家族想要獨立臺灣,所以清朝和鄭氏集團鬥爭數十年,康熙先是招撫,招撫不成又派兵征剿,最後終於使臺灣回到祖國,實現了國家的統一。

清朝1300萬領土,為何到慈禧手中只剩下了960萬?

19世紀60年代,沙俄侵佔了中國西部44萬多平方公里領土,並妄圖吞併整個新疆。1865年,浩罕汗國率軍侵入新疆,建立反動政權。1871年,沙俄出兵佔領伊犁地區。新疆面臨著被肢解吞併的危險。70年代末,清政府派左宗棠進行收復新疆的戰爭,最終終於贏得勝利,粉碎了英、俄企圖肢解和侵吞我國新疆的陰謀。

清朝1300萬領土,為何到慈禧手中只剩下了960萬?

19世紀末,英國勢力到達印度北部,威脅中國西南,自此西南邊疆多事,1902年英國要求中英西藏三方談判所謂“主權”之爭,後清朝派趙爾豐收復了西藏。

清朝1300萬領土,為何到慈禧手中只剩下了960萬?

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

同治三年俄國逼迫清政府訂立《塔城界約》丟掉了沙漬達巴哈到蔥嶺約43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道光二十年俄羅斯霸佔本屬於我國的哈薩克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

咸豐十年的《北京條約》丟掉了烏蘇里江以東約4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康熙二十七年《尼布楚條約》侵佔外興安嶺及額爾古那河以西,約25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雍正五年《恰克圖條約》又侵佔了中國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1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清朝1300萬領土,為何到慈禧手中只剩下了960萬?

清晚期,同治和光緒只是名義上的皇帝,慈禧才是真正的統治者,同治期間被俄侵佔143萬平方公里,光緒期間被俄侵佔40萬平方公里,總共183萬平方公里國土。慈禧統治中國47年,清朝丟失了大量的土地,原本有13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到慈禧手裡的時候,就還剩下960萬左右了,成為今天中國基本的領土版圖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